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1CB808902)

作品数:7 被引量:50H指数:4
相关作者:厉子龙励音骐余明刚胡逸洲汪惠惠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中国地质调查局河北地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岩浆
  • 2篇定年
  • 2篇岩墙
  • 2篇岩墙群
  • 2篇遥感
  • 2篇浙西北
  • 2篇同位素
  • 2篇基性
  • 2篇基性岩
  • 2篇基性岩墙
  • 2篇基性岩墙群
  • 1篇底侵
  • 1篇地壳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特征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演化
  • 1篇多金属
  • 1篇多金属矿

机构

  • 7篇浙江大学
  • 2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浙江省第一地...
  • 1篇河北地质大学

作者

  • 7篇厉子龙
  • 4篇励音骐
  • 2篇毛建仁
  • 2篇汪惠惠
  • 2篇董津津
  • 2篇陈宁华
  • 2篇胡逸洲
  • 2篇余明刚
  • 1篇蔡雄祥
  • 1篇周静
  • 1篇宋彪
  • 1篇骆学全
  • 1篇余星
  • 1篇李东旭
  • 1篇陈汉林
  • 1篇杨树锋
  • 1篇邹思远
  • 1篇杨孝强
  • 1篇任钟元
  • 1篇倪妮娜

传媒

  • 6篇岩石学报
  • 1篇矿物岩石地球...

年份

  • 1篇2017
  • 6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塔里木早二叠世大火成岩省的时空特征和岩浆动力学被引量:10
2017年
塔里木早二叠世大火成岩省是继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之后在中国境内发现的又一个二叠纪大火成岩省。近十多年来,对塔里木大火成岩省及其与地幔柱和大规模成矿的关系受到极大关注。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对塔里木大火成岩省的时空分布、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成因演化和动力学过程以及成矿潜力进行综述。塔里木大火成岩省的残余分布面积达25万km2,岩石类型主要有大陆溢流玄武岩(分布广泛),长英质火山岩类(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的北部)和基性-超基性及中酸性侵入岩类等(主要出露于巴楚、巴什索贡和皮羌等地区)。该大火成岩省事件的岩浆活动时间主要集中在292~285 Ma(玄武岩和第一期长英质火山岩类形成阶段)和284~274 Ma(侵入岩类、含钒钛磁铁矿床和第二期长英质火山岩类形成阶段)。系统和深入的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Hf-Pb同位素研究表明,塔里木大火成岩省从早期喷发的玄武岩到晚期的侵入岩类具有明显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指示其岩浆源区发生了从富集岩石圈地幔来源到地幔柱来源的明显转变。结合相关的地质学和岩石学证据及铂族元素(PGEs)等研究,提出了一个上涌的地幔柱不断向位于岩石圈地幔底部的岩浆源区注入亏损地幔物质、持续改变其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并最终形成塔里木大火成岩省各主要岩石类型的岩浆演化新模型。最后,巴楚瓦吉里塔格含钒钛磁铁矿的存在也表明在塔里木大火成岩省中具有找寻大型钒钛磁铁矿床的潜力。
厉子龙励音骐邹思远孙浩伟李东旭
关键词:铂族元素找矿潜力
塔里木柯坪地区二叠系沉积岩碎屑锆石U-Pb定年和Hf同位素特征及其对塔里木块体地质演化的限定被引量:9
2013年
塔里木早二叠世大火成岩省是我国继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得到国际公认后的又一个重要的大火成岩省,对其中广泛出露的多层玄武质熔岩的夹层沉积岩中的锆石年代学和Hf同位素特征研究可以对塔里木早二叠世大火成岩省的岩浆演化以及之前的地质史方面的认识提供重要的信息。本文选取塔里木西北缘柯坪地区印干村大湾沟剖面玄武岩的夹层粉砂岩中3个不同层位的沉积岩样品,对其中碎屑锆石u-Ph年龄和Hf同位素组成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研究表明3个样品碎屑锆石u-Pb年龄中最年轻的一组年龄峰值介于284~291Ma之间,与前人对塔里木早二叠世大火成岩省大规模溢流玄武质岩浆事件相吻合。此外,还存在老于1.7Ga、0.9~1.0Ga和750~850Ma以及410~450Ma的几组年龄,可能分别对应于塔里木哥伦比亚超大陆聚合、罗迪尼亚超大陆的聚合和裂解以及志留系地层的剥蚀沉积等一系列地质事件的发生。对上述3个沉积岩样品中锆石Hf同位素成分分析得出其碎屑锆石源区成分复杂,主要源自塔里木前寒武纪基底、志留系地层和塔里木早二叠世大火成岩省岩浆事件。具有二叠纪年龄的锆石εhf(t)值在-10~4之间,平均值为-4.8,Hf同位素亏损地幔模式年龄tDM^HF为801~1363Ma,表明这些玄武质熔岩中沉积岩夹层的碎屑锆石应该来自古老的富集岩石圈地幔。通过对柯坪地区这些夹层沉积岩的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成分研究,有助于对塔里木早二叠世大火成岩省岩浆演化的认识。
邹思远厉子龙任钟元励音骐杨树锋陈汉林宋彪余星
关键词:U-PB定年碎屑锆石岩浆事件
阿尔泰晚古生代超高温麻粒岩流体特征及其意义被引量:2
2013年
北疆阿尔泰造山带南缘晚古生代超高温麻粒岩存在高铝斜方辉石+夕线石+石英和尖晶石+石英等超高温特征矿物组合,其退变质作用主要以典型的降压反应矿物堇青石的形成为标志。对其中新发现的石榴子石及石英流体包裹体开展显微测温和激光拉曼探针分析,结果表明:基质中的石英以及被石榴子石包裹的石英中孤立分布的原生流体包裹体成分为近纯CO2(部分含少量的N2),均一温度在10.1~29℃之间,其对应的密度在0.631~0.861g/cm^3。石榴子石中的原生和假次生CO2包裹体费米峰差在104.1cm^-1左右,低于石英中CO2包裹体的费米峰差(~104.7cm^-1),暗示其密度低于石英中的CO2包裹体。由CO2流体包裹体密度所得到的等容线从P—T轨迹退变质阶段的下方穿过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我们初步认为阿尔泰超高温麻粒岩的形成与幔源岩浆底侵有关。基性岩浆的底侵不但提供了异常高的地温梯度,同时其所释放的大量CO2降低了水活度,使得变质作用峰期的特征矿物得以保存。低密度的CO2流体指示了阿尔泰超高温麻粒岩沿顺时针P—T轨迹紧随超高温峰期变质之后快速抬升降压,捕获的同变质流体包裹体因腔体体积增大而密度降低的一种退变质过程。
杨孝强厉子龙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岩浆底侵阿尔泰造山带
浙西北淳安银山地区银铅锌矿床矿石结构构造、矿石成分及成矿机制被引量:8
2013年
浙西北与同处钦杭成矿带东段的赣东北和皖南相比,由于其地质研究程度较低,在该区尚未能找到大型多金属矿床。近年来,随着地质勘查程度的不断提高,淳安地区银山一带发现中型以上银铅锌矿床。本文选取银山矿区钻井岩芯中富含银、铅、锌矿石样品,利用显微镜观察和电子探针分析等方法,对其中的银等多金属的矿石结构构造、矿石成分及成矿机制等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研究表明,银山地区多金属(银、铅、锌)矿体主要分布在蓝田组上段与上覆皮园村组之间的接触带中,另有部分处于蓝田组层内岩性变化的界面以及蓝田组底部白云质灰岩和下伏南沱组含砾泥岩之间,均呈似层状展布。矿石呈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他形粒状结构和交代残余结构以及块状构造、浸染状构造和网脉状构造。金属矿物组合主要分为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和磁黄铁矿-毒砂-闪锌矿两组,其中前者位于蓝田组顶部和皮园村组之间,属于中低温热液型的矿物组合,后者位于蓝田组下部和南沱组之间,属于中温热液型的矿物组合。通过对不同金属矿物中银含量的对比分析,得出银山地区银元素主要赋存在方铅矿中。脉石矿物有石英、方解石、白云母、绿泥石、单斜辉石等,尤其在矿石中多见的细粒单斜辉石按其成分上的差异分为透辉石和钙铁辉石两类,指示了热液作用对成矿的显著影响。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浙西北银山多金属矿床成因很可能为早期层控-后期中低温热液改造的叠生型矿床。其形成机制是:震旦纪时期海相火山喷流沉积使得部分多金属成层聚集,蓝田组地层为银山多金属矿床的形成提供了部分的物质来源,加里东期的变质变形作用及其发育的断裂构造也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随后,大规模的燕山期花岗质岩浆及其流体组分沿断裂带上侵,不仅使得原有地层中的
胡逸洲厉子龙毛建仁余明刚励音骐汪惠惠蔡雄祥骆学全
关键词:矿石结构构造矿石成分成矿机制银多金属矿浙西北
新疆北山地区二叠纪地壳伸展量估算:基性岩墙群厚度统计的结果被引量:4
2013年
新疆北山地区广泛发育晚古生代侵入岩和基性岩墙群。本文利用多源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ETM+,SPOT,CORONAKH4B.Geoeyel.Quickbird2)在该区约26880km^2范围定量提取基性岩墙1375条。基性岩墙侵入石炭、二叠系火山岩、侵入岩、沉积岩和前寒武纪变质岩。岩墙单体长250m至34km,平均长度5km,厚度从1m至31m,平均厚度7.9m,岩墙长度和厚度均呈负指数分布。约70%的岩墙呈NNW-NNE方向展布。受NEE向走滑断层影响,在断裂带附近岩墙发生强烈扭曲。从北到南垂直岩墙的主要走向,取3条剖面,分段统计岩墙的厚度并计算伸展量。结果表明:该区二叠纪地壳伸展量为0.59%~2.01%,自南向北伸展率逐渐减小,在侵入岩体伸展量高达8.32%,沉积岩/变质岩区的伸展量为0.05%~0.3%。该区二叠纪基性岩墙发育与侵入岩体有密切的时空关系并受断裂控制和改造。
陈宁华董津津厉子龙倪妮娜
关键词:基性岩墙群遥感
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基性岩墙群几何学与岩浆超压估算被引量:1
2013年
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发育大量密集的岩墙群,反映了该区所经历的岩浆活动及地壳伸展事件。本文基于多源遥感影像(Landsat 7 ETM+、SPOT、CORONA KH-4B、QuickBird2)共提取了区内2284条岩墙,在此基础上进行几何学分析和岩浆超压估算。这些岩墙主要侵入新元古代侵入岩及前寒武系沉积岩和变质岩。走向以NW向(300°~320°)为主,同时存在NE向(40°~70°)和近东西向岩墙。岩墙单体长90m^22.8km,平均4.3km,呈对数正态分布。垂直岩墙走向,沿NE60°方向取4条剖面计算地壳伸展率,由北至南分别为4.22%、1.83%、2.60%和7.40%。根据岩墙纵横比(长度/厚度),计算获得岩墙侵位时岩浆超压为7.9MPa(E=10GPa)~23.7MPa(E=30GPa)。该区同时出露新元古代和二叠纪岩墙群,其空间分布与花岗岩有密切关联,为多种构造背景的产物,且经历了多期构造叠加和改造。
董津津陈宁华厉子龙
关键词:基性岩墙群遥感影像几何学
浙西北木瓜燕山期花岗斑岩的定年、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21
2013年
浙晥赣相邻区形成于晋宁期的木瓜岩体中发现有花岗斑岩和两期辉绿岩脉的出现。对其中花岗斑岩中锆石采用LA-ICP-MS技术测年,结果显示其侵位时间为142.2±1.2Ma,即形成于早白垩世。花岗斑岩具有高的SiO2,K2O+Na2O含量和K2O/Na2O比值,属过铝质的花岗岩。花岗斑岩和早期辉绿岩比晚期辉绿岩富集K、R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Ta、Zr、Hf等高场强元素,但亏损Sr和Ti。花岗斑岩和两期辉绿岩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均为LREE富集的右倾型,花岗斑岩中负Eu异常明显,早期辉绿岩次之,晚期辉绿岩无Eu异常,反映它们的斜长石结晶程度不同。在微量元素蛛网图中花岗斑岩和早期辉绿岩有较明显的Nb亏损,而晚期辉绿岩Nb亏损不明显。花岗斑岩的Y/Nb比值>1.2以及Nb,Ti和Sr亏损可能指示其来自壳源或具有来自与俯冲有关的物质。Sr-Nd-Pb同位素组成分析结果表明花岗斑岩的(87Sr/86Sr)i值为0.71134~0.71748,εNd(t)值为-3.3^-6.4,Pb同位素比值(206Pb/204Pb)i为18.49~18.56,(207Pb/204Pb)i为15.62~15.65,(208Pb/204Pb)i为38.57~38.68;早期辉绿岩的(87Sr/86Sr)i值为0.71408~0.73010,εNd(t)值为-0.05^+0.85。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特征表明花岗斑岩为壳源成因,与早期辉绿岩脉和晚期辉绿岩脉均形成于陆内拉张环境中。而两期辉绿岩均来自地幔源区,且岩浆作用过程以部分熔融为主。通过对木瓜花岗斑岩与两期辉绿岩的研究并对比浙皖赣邻区的相关地质特征,笔者认为木瓜花岗斑岩和早期辉绿岩侵位于早白垩世早期华南岩石圈伸展背景下,随着拉张的持续,有广泛的晚期辉绿岩墙的侵位;结合浙皖赣地区123~129Ma时期出现的A型花岗岩也形成于陆内造山后伸展环境,指示了从145Ma以前的活动大陆边缘向145Ma以后陆内岩石圈减薄和伸展环境转变的一系列构造体制转换过程。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浙西北及邻区从晚侏罗世至晚白垩世岩浆-构造演化过程
厉子龙周静毛建仁余明刚励音骐胡逸洲汪惠惠
关键词:地球化学特征SR-ND-PB同位素侵入岩岩浆演化浙西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