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40015)

作品数:5 被引量:77H指数:3
相关作者:王宁闫小红周兵肖宜安李卫芳更多>>
相关机构:井冈山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同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篇植物
  • 3篇入侵
  • 2篇入侵性
  • 2篇入侵植物
  • 2篇生物量
  • 2篇生物量分配
  • 2篇物量
  • 1篇地理起源
  • 1篇异速生长
  • 1篇异速生长分析
  • 1篇游憩
  • 1篇游憩活动
  • 1篇生长型
  • 1篇生境
  • 1篇生态系统
  • 1篇生育
  • 1篇生育期
  • 1篇胜红蓟
  • 1篇土地利用
  • 1篇种群

机构

  • 5篇井冈山大学
  • 3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作者

  • 4篇闫小红
  • 4篇王宁
  • 3篇周兵
  • 1篇杜丽
  • 1篇吴承照
  • 1篇肖宜安
  • 1篇胡文海
  • 1篇尹增芳
  • 1篇李卫芳
  • 1篇何春兰
  • 1篇邹谭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中国城市林业
  • 1篇生态与农村环...
  • 1篇井冈山大学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不同生境下入侵植物胜红蓟种群构件生物量分配特性被引量:35
2015年
为探究入侵植物胜红蓟在种群构件水平上的生长特性,以更好地了解其整体的生存策略和入侵性,通过测定胜红蓟各构件的生物量、各构件生物量相关性、繁殖构件/营养构件比和根冠比,对Ⅰ房前屋后、Ⅱ菜园地、Ⅲ桔园和Ⅳ路边4种不同生境下的胜红蓟种群构件的生物量分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境下胜红蓟种群各构件的生物量既存在差异,又存在相同的趋势,即:茎生物量>叶生物量>根生物量>花果生物量;生境Ⅱ胜红蓟总生物量、茎、叶和花果生物量均最大,生境Ⅳ的均最小,两者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生境中胜红蓟种群的根、茎、叶、花果生物量分配与其各构件生物量大小顺序并不一致,前者各生境间的差异小于后者各生境间的差异;4种生境下繁殖构件与营养构件生物量比大小顺序依次为Ⅳ>Ⅲ>Ⅱ>Ⅰ,其值分别为0.069、0.061、0.050和0.042,根冠比大小顺序依次为Ⅲ>Ⅰ>Ⅳ>Ⅱ,其值分别为0.211、0.179、0.154和0.090;胜红蓟植株株高与各构件及各构件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株高与各构件的相关性中,株高与茎生物量的相关性最强,相关系数为0.525,各构件的相关性中,茎生物量与叶和花果生物量的相关性较强,其相关系数均大于0.900。胜红蓟种群在不同生境下各构件的生物量、繁殖构件/营养构件比和根冠比表现出的差异显示了其较强的表型可塑性和对异质环境的适应性,可能增强了其入侵性。不同生境下胜红蓟种群各构件生物量相同的趋势及生物量分配比间相对较小的差异显示了胜红蓟种群构件生物量分配模式的相对稳定性。胜红蓟种群各构件间的极显著相关性显示了其整体性的生存策略。
周兵闫小红肖宜安王宁旷志强
关键词:生境胜红蓟种群构件生物量分配入侵性
旅游干扰下风景区生态系统作用机制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文章分析风景区的游憩活动和土地利用方式对风景区生态系统格局、过程和功能的影响,归纳风景区生态系统作用机制,提出应用耗散结构理论调控风景区内的环境与人的相互关系,以保证风景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性,实现风景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利用。
杜丽吴承照
关键词:旅游干扰游憩活动土地利用
中国入侵克隆植物入侵性、克隆方式及地理起源被引量:23
2016年
通过查阅和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分析了中国入侵克隆植物的入侵性、克隆方式及地理起源等。目前,在中国的515种入侵植物中,克隆植物至少有196种,占总数的38.1%。这些入侵克隆植物隶属46科,其中禾本科、菊科和豆科植物占多数,以人为有意引入为主。在入侵危害等级1–5中,属于第5等级(有待观察类)的克隆植物占多数。卡方分析表明,中国入侵植物的危害等级与其是否具有克隆性关系不显著,但显著依赖于其是否具有根状茎。多年生和1–2年生草本植物构成中国入侵克隆植物的主体,分蘖型、匍匐茎型和根茎型等繁殖方式在草本类入侵植物中较为常见。多数入侵克隆植物地理起源上来自美洲地区。这些结果表明,在我国今后引种活动中需要格外警惕根状茎型克隆植物以及美洲起源的克隆植物。此外,由于现有文献资料有待完善,入侵克隆植物的数量和比例可能被低估。因此,在今后工作中应加强入侵植物的野外生长观测,进而确切判定中国入侵克隆植物的数量和比例。
王宁李卫芳周兵闫小红
关键词:克隆性克隆繁殖生长型地理起源
美洲商陆光合光响应曲线及其模型拟合被引量:3
2013年
为探讨不同光响应模型对美洲商陆光合特性的适用性,利用4种典型的光响应模型拟合了美洲商陆的光响应曲线,通过分析光合参数模拟值与实测值的拟合相似度,在4个模型中筛选最佳美洲商陆光响应模型。结果表明,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指数方程以及修正的直角双曲线模型对美洲商陆的光合光响应曲线都可以进行拟合,决定系数均为R2>0.99,但只有修正的直角双曲线模型可以计算它们的饱和光强。由各模型计算的光合参数可知,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求得的Pnmax远高于实测值,指数方程与修正的直角双曲线模型求得的Pnmax与实测值最为接近。直角双曲线、非直角双曲线模型以及指数方程求得的Isat均远低于实测值,唯有修正的直角双曲线模型求得的Isat与实测值最为相符。因此,修正的直角双曲线模型对于美洲商陆的光合光响应曲线的拟合以及各光合参数的求取最为适合。由修正的直角双曲线模型计算得到的美洲商陆的光合参数可知,美洲商陆的Pnmax为16.98μmol·m-2·s-1,Isat为1614.54μmol·m-2·s-1,Ic为14.14μmol·m-2·s-1,表明美洲商陆对光强具有较大的适应范围。
闫小红胡文海王宁邹谭
关键词:美洲商陆光响应曲线
不同生育期入侵植物大狼把草的生物量分配格局及异速生长分析被引量:20
2017年
生物量分配格局和异速生长关系与植物生态策略的形成密切相关,对探讨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揭示入侵植物的入侵机制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对于入侵植物不同生育期之间的生物量分配格局和异速生长关系的差异研究较少。以入侵植物大狼把草(Bidens frondosa)为研究对象,采用挖掘法和称重法对大狼把草苗期、营养期和繁殖期的生长特性和生物量分配格局进行研究,并利用标准化主轴估计(standardized major axis estimation,SMA)方法对构件形态特性与生物量间的异速生长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株高、植株基径、分枝数和叶片数均随着生育期的推进而增加,根长、总叶面积和平均单叶叶面积均在营养期达到最高。叶生物量分配比在苗期最大(48.88%),茎生物量分配比在生殖期最大(59.89%);苗期和营养期根生物量分配比显著高于生殖期(P<0.05),茎生物量分配比随生育期的推进而升高,而叶生物量分配比随生育期的推进而下降,且不同生育期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大狼把草植株基径与各构件生物量间呈异速生长关系,总叶面积与茎、叶生物量大致呈等速生长关系,但不同生育期间、构件间的异速生长关系存在一定差异。可见,不同生育期大狼把草的生长特性、生物量分配格局及异速生长关系存在差异,显示了其灵活的生长和资源分配策略。
闫小红何春兰周兵王宁尹增芳
关键词:生育期入侵生物量分配异速生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