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农业攻关项目(2009B020201003)

作品数:8 被引量:178H指数:6
相关作者:黄樟翰叶星卢迈新黎炯高风英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农业攻关项目广东省海洋渔业科技推广专项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8篇罗非鱼
  • 2篇代谢
  • 2篇代谢功能
  • 2篇药敏
  • 2篇药物
  • 2篇微生物
  • 2篇微生物群落
  • 2篇敏感性
  • 2篇鉴定和药敏
  • 1篇单胞菌
  • 1篇底泥
  • 1篇芽孢
  • 1篇芽孢杆菌
  • 1篇芽孢杆菌制剂
  • 1篇养殖
  • 1篇鱼养殖
  • 1篇鱼油
  • 1篇质量安全控制
  • 1篇喷雾干燥
  • 1篇气单胞菌

机构

  • 4篇中国水产科学...
  • 4篇中国水产科学...
  • 3篇上海海洋大学
  • 2篇暨南大学
  • 1篇广东海洋大学

作者

  • 4篇卢迈新
  • 4篇叶星
  • 4篇黄樟翰
  • 3篇黎炯
  • 3篇朱华平
  • 3篇高风英
  • 2篇林小涛
  • 2篇李来好
  • 2篇邓国成
  • 2篇郝淑贤
  • 2篇李卓佳
  • 2篇可小丽
  • 2篇吴燕燕
  • 2篇杨莺莺
  • 2篇袁翠霖
  • 2篇杨贤庆
  • 1篇王欢
  • 1篇迟妍妍
  • 1篇戚勃
  • 1篇杨铿

传媒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南方水产
  • 1篇水生态学杂志
  • 1篇南方水产科学

年份

  • 1篇2014
  • 4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罗非鱼绿色气球菌的鉴定及致病性研究被引量:15
2011年
研究首次报道了从广东茂名市茂南区患病罗非鱼体内分离的两特殊细菌菌株Mnlv1和Mnlv2,通过细菌形态学、培养条件比较、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RNA基因检测等鉴定了该病原,采用三种不同的感染方式对罗非鱼实施人工感染以期探讨该菌对罗非鱼的致病强度及致病条件,同时也比较了两菌株对29种不同的抗生素的敏感性差异。结果表明:两菌株均为绿色气球菌(Aerococcus viridans),革兰氏染色阳性(G+),α溶血性。感染实验结果显示,该菌株对罗非鱼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并且随着环境胁迫作用的加强,鱼体发病死亡率增高。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两菌株为对头孢曲松、米诺四环素、诺氟沙星等15种药物高度敏感,对麦迪霉素、壮观霉素和新霉素3种药物中度敏感,对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苯唑青霉素等10种药物不敏感。研究将为罗非鱼绿色气球菌病原的诊断及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可小丽卢迈新黎炯叶星高风英朱华平黄樟翰
关键词:罗非鱼绿色气球菌
喷雾干燥微胶囊化罗非鱼油的研究被引量:17
2009年
对高包埋率的微胶囊化罗非鱼油的壁材组成及喷雾干燥参数进行了研究。以罗非鱼油微胶囊产品的包埋率为主要评价指标,对不同类别的壁材进行了筛选,得到适宜的壁材,并优化了壁材配比及喷雾干燥参数。结果表明,罗非鱼油微胶囊适宜的壁材为明胶、蔗糖及黄原胶,组成比例经优化后为明胶4.5%,蔗糖13.2%,黄原胶0.3%,鱼油7.0%;喷雾干燥参数为进风温度115℃,出风温度75℃,喷雾压力100kPa。得到的罗非鱼油微胶囊经加速氧化15d后POV值仅为对照的1/2,抗氧化性得到明显提高。
黄卉李来好杨贤庆吴燕燕周婉君郝淑贤
关键词:罗非鱼油微胶囊壁材喷雾干燥
荷那龙罗非鱼ghrelin cDNA的克隆及表达特征被引量:4
2010年
以荷那龙罗非鱼胃组织中提取的总RNA为模板,采用RT-PCR方法克隆出荷那龙罗非鱼ghrelin前体基因的cDNA全序列。所获得的ghrelin cDNA总长为833 bp,包括97 bp的5′非编码区,412 bp的3′非编码区和324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07个氨基酸残基。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析显示,荷那龙罗非鱼ghrelin与莫桑比克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ghrelin序列的相似性达99.0%以上。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雌、雄荷那龙罗非鱼胃、肌肉和垂体等多个组织中ghrelin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荷那龙罗非鱼ghrelin基因有广泛的组织分布,ghrelin基因在雌、雄鱼胃中的表达量均最高,在其他组织的表达量存在雌雄个体差异。雌鱼肌肉中ghrelin基因的表达量明显高于雄鱼,是雄鱼的132倍。试验鱼饥饿4周后,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胃中ghrelin基因表达量变化,结果表明:饥饿组较对照组ghrelin mRNA表达量有增加,饥饿组个体中ghrelin基因表达量最高的个体的表达量比对照组中表达量最低的个体增加了47.3倍。
高风英王欢卢迈新叶星黄樟翰朱华平杨丽萍
关键词:荷那龙罗非鱼GHRELINCDNA克隆
罗非鱼养殖池塘底泥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的动态变化被引量:4
2014年
利用传统的平板培养法和Biolog ECO微平板法调查了罗非鱼养殖过程池塘底泥异养细菌数量和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底泥异养细菌数量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均较稳定,其波动高峰出现在6月份,波动范围为(8.4±5.7)×106^(5.2±4.2)×107CFU/g;池塘底泥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和功能多样性以在各个月份之间的差异性均不显著。此外,还分析了底泥微生物群落的碳源代谢特征,底泥微生物群落对4大类碳源的利用,各月份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对不同种类碳源的利用存在差异,对糖类的利用率最高,对氨基酸、脂肪酸、代谢中间产物和次生代谢物的利用率较低。
杨莺莺袁翠霖李卓佳杨铿林小涛
关键词:罗非鱼底泥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
罗非鱼创伤弧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被引量:17
2011年
2010年春季广东、海南的养殖罗非鱼苗种出现较大范围的死亡现象,在广东珠海某罗非鱼养殖场的发病罗非鱼体上分离到一株病原菌ZH1。人工感染试验显示该分离菌株具有较强毒力,该病原菌经ATB 32E细菌鉴定系统鉴定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为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株对诺氟沙星、头孢克洛、氧氟沙星和壮观霉素等19种试验药物敏感。本研究病原的鉴定与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为罗非鱼病害的有效防控提供参考。
黎炯叶星卢迈新邓国成高风英可小丽朱华平黄樟翰
关键词:罗非鱼创伤弧菌药物敏感性
罗非鱼维氏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被引量:52
2011年
从患病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鱼苗的病灶处分离到1株细菌GDZ1,人工感染试验显示,该分离株具有较强毒力。经ATB 32E细菌鉴定系统鉴定、补充生化鉴定和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该病原菌为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药敏实验结果显示,29种药物中,米诺环素等15种化学试剂对该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黎炯叶星卢迈新邓国成迟妍妍黄樟翰
关键词:罗非鱼维氏气单胞菌药物敏感性
芽孢杆菌制剂对养殖前期罗非鱼池塘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2
2010年
采用BiologECO微平板法检测了4口养殖前期投放或不投放芽孢杆菌制剂的罗非鱼池塘水体及底泥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的变化情况,研究芽孢杆菌制剂对养殖前期罗非鱼池塘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芽孢杆菌制剂对底泥微生物群落的代谢活性、功能多样性及6大类碳源的利用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对水体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和功能多样性的影响不明显,但促进了水体微生物对6大类碳源的利用。研究结果证实,在养殖前期投放芽孢杆菌制剂有利于改善罗非鱼养殖池塘微生物群落的代谢功能,主要体现在提高底泥微生物群落的代谢功能上。
袁翠霖李卓佳杨莺莺林小涛
关键词:芽孢杆菌制剂罗非鱼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
罗非鱼综合加工利用与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51
2011年
经过多年发展,目前中国罗非鱼产业正处于从规模产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关键时期,对罗非鱼原料进行高值化综合加工利用,同时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是提高中国罗非鱼产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依靠技术创新来实现产业升级,以保障中国罗非鱼产业可持续稳定发展。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罗非鱼综合加工利用与质量安全控制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旨在为中国罗非鱼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陈胜军李来好杨贤庆吴燕燕郝淑贤岑剑伟戚勃邓建朝
关键词:罗非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