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ZAZD006)

作品数:5 被引量:86H指数:3
相关作者:和少英李河罗明军许瑞娟李闯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篇代理
  • 1篇仪式
  • 1篇仪式研究
  • 1篇彝族
  • 1篇人文
  • 1篇培养模式改革
  • 1篇亲属
  • 1篇亲属制度
  • 1篇人才培养模式...
  • 1篇文化
  • 1篇文化建构
  • 1篇文化实践
  • 1篇摩梭
  • 1篇摩梭人
  • 1篇克木人
  • 1篇后人
  • 1篇后人类
  • 1篇埃里克
  • 1篇本体论
  • 1篇布朗族

机构

  • 4篇云南民族大学
  • 1篇云南省社会科...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3篇和少英
  • 1篇李河
  • 1篇许瑞娟
  • 1篇李闯
  • 1篇罗明军

传媒

  • 2篇云南民族大学...
  • 1篇民族研究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贵州民族大学...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直苴彝族倮倮颇祭“尼”仪式研究——兼与埃里克·缪格勒商榷被引量:3
2015年
在《野鬼的年代》中,美国人类学家缪格勒运用直苴彝族倮倮颇祭"尼"仪式素材,借助"野鬼"("尼"的一种)这一概念,讨论了民族国家与一个"受伤"的地方性社会之间的互动过程,由此展现了倮倮颇这一群体的记忆和空间。作为一种描述工具,祭"尼"仪式被作者碎片化地加以使用,而有关祭"尼"仪式的逻辑、本质、动力等更为深入和关键的问题却被遮蔽了,由此不能不影响到本书结论的可靠性。本文在深入调查祭"尼"仪式的基础上,指出"尼"是鬼、神、妖魔、灵魂等的总称,"尼"产生的基础是万物有灵,祭"尼"的目的是祖荫庇护。人"尼"之间的使者毕摩,通过祭"尼",实现众"尼"归位,有效实现了人"尼"之间的动态平衡。
和少英罗明军
关键词:彝族
“归族识别”后克木人的认同与发展
2013年
克木人的自我认同建立在原先长期以来处于主导地位的傣泰族群对其"认异"的历史记忆上,其族群边界在自我认同——被认异——强化认同的过程中建立并得到强化。突如其来的"归族识别"的强势介入赋予了克木人一个新的族属:布朗族。这一新族属在政策语境中与自我认同和社会定义间互动博弈,给克木人带来了身份认同与发展的双重困惑。随着特殊扶持政策的推进,"我们是谁"成为克木人在社会、经济以及文化发展过程中一个绕不开的心结。而"族"的隐喻与"人"的发展将在多大程度上得以统一?或许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和少英李闯
关键词:克木人布朗族
文化的建构与实践:永宁摩梭人亲属制度再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亲属称谓作为人类学中一个独特的研究领域,有其独特的性质。生活在泸沽湖周边的永宁摩梭人因独特的社会形态、两性关系与家庭组织而使其亲属制度具有独特的自身逻辑,为我们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中社会群体对亲属概念的分类提供了一个经典的、独特的个案,显示出极高的人类学研究价值,挑战了以往民族志资料中亲属分类的固有模式。本文将永宁摩梭人的亲属观念置于摩梭文化的整体观念体系中进行再研究,通过大量摩梭谚语、习语的引证,揭示了永宁摩梭人独特的亲属制度是其独特的文化建构与实践的结果,亲属体系的运作依赖其独特的社会制度、文化信仰与价值观念。
许瑞娟
关键词:亲属制度文化实践文化建构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0
2014年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是云南民族大学的特色和优势专业,在6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该专业充分发挥民族类院校的学科专业优势,为边疆民族地区培养输送了一大批高素质的民语人才。然而,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该专业却一度陷入了生源数量严重不足、招生人数逐年下降的困境,专业学科建设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制约。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学校抓住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机遇,从2002年开始了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先后与丽江市、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等12个州、市、县签订了联合培养纳西族、傣族、景颇族、傈僳族等民族语言与文化保护传承人才的协议,形成了"学校+地方政府"合作培养少数民族语言专门人才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为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语言文化传承作出了新的贡献。
和少英和光翰
从“代理”到“替代”的技术与正在“过时”的人类?被引量:71
2020年
技术哲学应成为当代“第一哲学”,更多关注技术向何处去、人文科学向何处去以及人类向何处去等问题。指向“身外自然”的技术无论怎样都只是“人体器官的延长”,只是人的“代理者”;但指向人的“身体自然”自身的技术则日益显示出对自然人体的“替代”作用。当代生物工程和人工智能分别代表着两条对自然人体进行“替代”的技术路线。“替代”是人类技术向后人类技术、“人类中心论人文主义”向“后人文主义”转变的核心主题,也应当成为当代“第一哲学”的第一主题。对这一主题的探讨,或对技术本质的再追问,离不开对“过时的人”、“普罗米修斯差异对比法则”、“后人类/后人文”(posthuman)、“算法本体论”、“数字人文的后人文含义”、“作者之死—经典之死—经典阅读之死”等系列概念的辨析和梳理。
李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