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2013KYA212)

作品数:8 被引量:62H指数:4
相关作者:杜金林戴剑徐叶进盛棋跃郭玉香更多>>
相关机构:金华市中心医院浙江大学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直肠
  • 5篇直肠癌
  • 5篇肠癌
  • 3篇术后
  • 2篇手术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2篇并发
  • 2篇并发症
  • 1篇单抗
  • 1篇低位直肠
  • 1篇低位直肠癌
  • 1篇新辅助治疗
  • 1篇修补术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机构

  • 4篇金华市中心医...
  • 3篇浙江大学
  • 1篇浙江省肿瘤医...
  • 1篇浙江省台州恩...
  • 1篇台州市路桥区...
  • 1篇台州恩泽医疗...

作者

  • 3篇杜金林
  • 2篇付跃娟
  • 2篇郭玉香
  • 2篇盛棋跃
  • 2篇徐叶进
  • 2篇戴剑
  • 1篇戴志慧
  • 1篇程斌
  • 1篇管敏昌
  • 1篇金晰函
  • 1篇金晓慧
  • 1篇陈敏丹
  • 1篇王建平

传媒

  • 3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慢性病预...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调查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调查分析干预前后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加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172例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行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为对照组,另选择2014年1-12月341例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行腹股沟疝经修补术患者作为干预组,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比两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药物使用时机与疗程及住院情况,研究结果采用SPSS20.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172例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179例次,共7类15种,169例干预组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161例次,共2类5种;对照组患者主要为术后使用抗菌药物,占45.35%,疗程为术后>2d,占56.40%,干预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主要为切皮前≤30min或麻醉开始时,占85.80%,用药疗程主要为术前一次用药,占37.28%;干预组药物选择不合理、术前给药时机不当、术后用药疗程不当、联合用药无指征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药物治疗费用、抗菌药物治疗费用等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股沟疝修补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存在用药起点高、时间长、无指征用药等不合理现象,采取干预措施后可提高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减少了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抗菌药物治疗费用。
陈金晖陈青青刘伟杨鹏李于红顾卫军罗华立范华平
关键词:抗菌药物疝修补术腹股沟
综合护理干预在直肠癌术后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直肠癌术后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5年2月我科病房直肠癌术后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7例,比较术后心理状态、并发症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组泌尿道感染(χ^2=4.44,P〈0.05)、肠梗阻(χ^2=3.85,P〈0.05)、肺部感染(χ^2=6.51,P〈0.05)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术后4周躯体功能(t=5.75,P〈0.01)、角色功能(t=5.50,P〈0.01)、情绪功能(t=6.08,P〈0.01)、认知功能(t=6.60,P〈0.01)、社会功能(t=2.92,P〈0.01)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组出院时SAS(t=4.05,P〈0.01)和SDS(t=3.11,P〈0.01)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护理能减少直肠癌术后并发症,改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陈敏丹金晓慧陈雅陈秀芳管敏昌罗华立杜金林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直肠癌并发症生活质量
开放性手术与腹腔镜术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不同风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1
2016年
目的:探讨分析结直肠癌开放性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术后并发症风险因素,为临床疾病治疗、预后及预防术后并发症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于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共324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开放性手术组168例,腹腔镜手术组156例,收集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选取性别、年龄、腹部手术史、结直肠癌TNM分期、手术相关情况作为待分析危险因素,从而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进行风险因素分析。结果:开放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1.67%,高于腹腔镜手术组的25%,经统计学分析,P<0.05。其中在术后感染率、吻合口漏的发生中两组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患者至出院后30天,324例中发生并发症的患者年龄、手术时间及术中失血量指标上差异显著,经统计学分析,P<0.05。而腹部手术史、性别分布及癌症TNM分期对患者并发症发生与否无明显影响,P>0.05。探讨手术方式对并发症的影响,结果显示,手术时间及术中失血量与并发症的发生有明确关系,P<0.05,而年龄影响不大,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治疗结直肠癌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术程快及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且可避免年龄、输血及失血量等多种术后并发症风险因素。
李辉惠广学戴剑
关键词:结直肠癌腹腔镜并发症
微创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对男性盆腔自主神经功能影响情况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 探讨微创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对男性盆腔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10月浙江大学金华医院收治的低位直肠癌男性患者115例,其中50例患者接受开腹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治疗,设为对照组,65例患者接受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治疗,设为观察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肿瘤学指标以及男性盆腔自主神经功能指标(尿流动力学、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排尿功能、勃起功能和射精功能)。结果 对照组手术时间为(152.84±38.57)min,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48.57±40.28)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152.57±50.47)m L,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为(65.24±20.54)h,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62%;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268.52±68.25)m L、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为(95.47±19.37)h,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肿瘤学相关指标及盆腔自主神经功能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治疗低位直肠癌时行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全系膜切除术对男性盆腔自主神经的影响较小,与传统开腹手术相似,但具有微创的优势,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戴剑程斌
关键词:微创低位直肠癌
保护性横结肠襻式造口对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及狭窄的影响被引量:20
2014年
目的 探讨保护性横结肠襻式造口术对减少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及狭窄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2年2月浙江大学金华医院收治的128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接受新辅助治疗后行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其中61例采用保护性横结肠襻式造口(造口组),67例未采用保护性横结肠襻式造口(未造口组).比较两组患者吻合口漏及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病情程度和治疗转归.患者术后采用门诊复诊、入院化疗就诊及电话等方式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3年5月.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128例直肠癌患者术后总体吻合口漏发生率为7.03%(9/128),其中造口组发生为率6.56% (4/61),未造口组发生率为7.46% (5/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0,P>0.05).造口组患者中4例发生吻合口漏患者全身反应轻,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未行再次手术治疗;未造口组患者中5例发生吻合口漏患者全身症状重,其中4例行再次手术治疗,再次手术率为4/5,1例经保守治愈,两组再次手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8例直肠癌患者术后总体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为13.28% (17/128).造口组患者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为19.67%(12/61),其中重度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为8.20(5/61);未造口组患者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为7.46% (5/67),其中重度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为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33,P<0.05).结论 保护性横结肠襻式造口术不能降低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可减轻吻合口漏的相关症状,能降低再次手术率.但保护性横结肠襻式造口术可增加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因此应慎重选用该术式.
戴志慧杜金林王建平金晰函
关键词: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
贝伐单抗联合放化疗新辅助治疗局部晚期直肠癌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贝伐单抗联合放化疗新辅助治疗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为临床提供能预测贝伐单抗联合放化疗治疗效果的敏感指标。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6年6月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60例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患者接受贝伐单抗联合放化疗(联合放化疗组),30例患者接受单纯放化疗(对照组),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新辅助治疗前后血清VEGF水平变化,分析其与新辅助治疗疗效的关系。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用χ2检验,同组治疗前后计量资料的比较用配对t检验。结果联合放化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联合放化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放化疗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VEGF水平分别为(411.5±38.5)和(320.5±45.8)ng/L,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VEGF水平分别为(413.5±28.7)和(375.5±35.4)ng/L。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VEGF水平均明显下降,联合放化疗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联合放化疗组有效患者新辅助治疗前后血清VEGF水平下降程度明显高于无效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效患者新辅助治疗前后血清VEGF水平下降程度与无效患者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可能成为预测替贝伐单抗联合放化疗治疗效果的敏感性指标,同时也能指导局部晚期直肠癌临床治疗用药。
顾驰江陈科杜金林
关键词:直肠癌贝伐单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新辅助治疗
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为临床诊疗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596例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了解其医院感染率、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特点,并对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596例肝硬化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77例,感染率为12.92%;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腹膜、泌尿道、胃肠道、皮肤,分别占32.47%、25.97%、15.58%、11.69%、7.79%;年龄大、住院时间长、白细胞计数低、血清白蛋白水平低、肝功能分级C级、有侵入性操作史、有并发症、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率高,分别为18.6%、21.03%、16.72%、19.31%、22.16%、30.14%、37.76%、22.76%,是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针对感染因素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预防,是防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重要方法。
郭玉香徐叶进付跃娟盛棋跃
关键词:肝硬化医院感染
孕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孕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为临床预防治疗提供保障,并降低孕妇与新生儿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3年10月在医院接受分娩的1 367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妇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与否分为正常组1 231例和感染组136例,对比分析孕妇的年龄、住院天数、产后大出血、羊水异常、并发糖尿病、新生儿出生质量、Apgar评分、胎龄、窒息、黄疸和早产儿等相关指标,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1 367例孕妇中发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136例,感染率为9.9%;感染组新生儿胎龄(37.4±1.7)周和出生体质量(3.0±0.8)kg均明显小于正常组的(39.4±1.9)周和(3.8±0.7)k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感染组新生儿窒息、黄疸和早产儿发生率为11.0%、12.5%、10.3%,明显高于正常组的3.3%、5.3%和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感染组孕妇住院天数(7.9±4.2)d明显比正常组(5.6±2.5)d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孕妇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染组孕妇产后大出血、羊水异常和并发糖尿病发生率分别为19.9%、5.1%和22.8%均明显高于正常组5.7%、0.7%、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孕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影响胎儿发育,增加新生儿窒息、黄疸和早产发生率;增加孕妇产后大出血、羊水异常和并发糖尿病发生率,延长产妇住院时间。
郭玉香付跃娟徐叶进盛棋跃
关键词:孕妇乙型肝炎病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