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2011YQ030112)

作品数:23 被引量:74H指数:5
相关作者:陈涛胡晓东邹晶陈津平杨桂栓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天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机械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电子电信
  • 4篇机械工程
  • 3篇电气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历史地理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激光
  • 4篇图像
  • 2篇断路
  • 2篇断路器
  • 2篇在线监测
  • 2篇在线检测
  • 2篇射线
  • 2篇体缺陷
  • 2篇图像修复
  • 2篇微通道
  • 2篇无损检测
  • 2篇裂损
  • 2篇激光技术
  • 2篇计算机
  • 2篇光技术
  • 2篇SF6断路器
  • 2篇SF_6断路...
  • 2篇X射线
  • 2篇CL
  • 2篇CT图像

机构

  • 8篇北京工业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
  • 5篇天津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北京航天易联...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计量科学...
  • 1篇郑州轻工业学...
  • 1篇中国南方电网

作者

  • 8篇陈涛
  • 5篇陈津平
  • 5篇邹晶
  • 5篇胡晓东
  • 4篇韩立
  • 4篇杨桂栓
  • 3篇鞠昱
  • 3篇魏龙
  • 3篇陈虹
  • 3篇陈奕钪
  • 2篇王燕芳
  • 2篇牛文杰
  • 2篇魏存峰
  • 2篇王晓斌
  • 2篇吕寒玉
  • 1篇史戎坚
  • 1篇皮磊
  • 1篇王宝义
  • 1篇舒岩峰
  • 1篇宋小平

传媒

  • 4篇纳米技术与精...
  • 3篇应用激光
  • 2篇中国激光
  • 2篇电气应用
  • 1篇光电子.激光
  • 1篇计量学报
  • 1篇电加工与模具
  • 1篇计算机工程
  • 1篇敦煌研究
  • 1篇激光技术
  • 1篇计算机辅助设...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CT理论与应...
  • 1篇电子显微学报
  • 1篇传感技术学报
  • 1篇中国体视学与...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8
  • 7篇2017
  • 6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显微CT三维分辨率测试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7年
本文从模体观测法和调制传递函数法两个方面总结了显微CT三维空间分辨率的测试方法,重点介绍模体的形式结构和分辨率计算方法.三维分辨率模体通常分为条纹或圆孔模体,能够比较直观地估计分辨率的大概范围,但是受观测者的主观影响较大,且用于三维成像的显微CT的条纹模体成本较高.调制传递函数法模体加工相对简单,可以较客观全面地探究分辨率的空间变化规律,可分为点扩散函数法、线扩散函数法、边缘扩散函数法.本文讨论和比较各种分辨率测试方法的优缺点,然后提出一个新型的分辨率测试模体设计方案,并且通过一个简化模体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陈津平崔芳芳邹晶胡晓东吕寒玉
关键词:空间分辨率调制传递函数点扩散函数
现代射线技术与文物保护/考古应用研究被引量:7
2018年
每一项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都推动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进一步深入,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承载着历史的文物的保护和研究。现代射线技术的发展就是最为典型的范例。现代射线技术主要指基于X射线、γ射线、中子等基本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原理,对物质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的波谱学技术和成像技术。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是我国高能物理与先进射线技术及射线应用的综合性研究基地。主要针对核分析、同步辐射以及计算机断层成像(CT)等特点鲜明的现代射线技术,在对基本原理进行简单描述的基础上,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在现代射线技术与文物保护及考古研究领域所做的一些工作进行了简单综述。
魏龙陈刚冯向前黎刚刘宝东王宝义
关键词:计算机断层成像考古文物保护
X射线投影图像中闪烁体缺陷区域的修复
2014年
针对X射线投影图像中闪烁体缺陷引起的图像伪影,提出一种缺陷提取算法。采用提取极坐标下局部异常点的方法提取缺陷像素。将本底图像(空扫图像)转化为极坐标形式,提取极坐标下的局部异常像素为缺陷像素,从而得到标记出缺陷像素的掩膜图像。将算法应用于仿真图像的缺陷提取,客观数值和主观视觉2个方面的比较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将梯度信息沿等照度线方向扩散实现图像的修复过程,交叉进行各向异性扩散过程以保证清晰度。对系统采集到的不同放大倍率的X射线投影图像进行缺陷提取,并运用BSCB算法对图像进行修复。实验结果表明,修复后图像的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胡晓东吴瑶瑶陈津平邹晶
关键词:图像修复极坐标
闪烁体缺陷引起的CT图像伪影修复被引量:2
2014年
为了修复X射线投影图像中闪烁体缺陷引起的图像伪影,提高X射线投影图像的三维重构质量,结合X射线成像过程中闪烁体缺陷的结构特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BSCB修复算法(IBSCB)。利用Kirsch算子对本底图像进行处理,获得标记出闪烁体缺陷像素的掩膜图像。进而对样品投影图像中相应的缺陷区域按照由外及内的顺序迭代进行修复和扩散,在对外层缺陷区域修复完成后,利用修复后的信息修复内部缺陷区域,并且根据周围缺陷像素的个数确定修复和扩散过程中的迭代系数和迭代次数;对于其中的修复过程,采用log算子滤波,并将滤波后的信息沿等照度线方向扩散实现图像修复。从主观视觉和客观数据两方面对BSCB和IBSCB修复算法进行评价。不同放大倍率下X射线投影图像的修复结果表明:IBSCB不但提高了修复质量,而且其修复速度也比BSCB算法提高了5~6倍。比较修复前后X射线投影图像的三维重构图像,进一步验证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
牛鑫赵耕砚陈津平胡晓东邹晶
关键词:图像修复
空间球拓扑外联的岩心线骨架提取方法被引量:1
2016年
在分析现有骨架提取算法的基础上,针对现有的岩心骨架提取方法中存在的效率较低、骨架连通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球外联的岩心线骨架提取的几何方法.该方法以CT扫描图像为基础进行模型重构,并用Delaunay算法剖分得到四面体实体模型.依据岩心结构的四面体模型的特点,通过寻找模型四面体的外接球之间的拓扑邻接关系,到岩心的骨架结构.通过等效计算,简化连接,得到单一的线骨架结构,保证了骨架结构与岩心结构的拓扑一致性.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方法可以保证骨架的连通结构,且不受模型边界质量的影响,适用于复杂的岩心形体结构,实现了岩心骨架的提取.
牛文杰王晓斌须颖吕长荣徐箐箐白永涛
关键词:CT图像数字岩心
基于TDLAS的SF_6断路器湿度在线监测技术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基于TDLAS气体测试原理,针对SF_6电气设备中的智能化需求,设计并研制了一套湿度检测试验装置,并在SF_6断路器中进行了湿度测试。该装置在SF_6断路器中测得明显的TDLAS信号。测试结果表明,TDLAS技术具备安全、快速响应的特性。为TDLAS湿度检测技术在SF_6智能电气设备中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陈奕钪鞠昱李彦林韩立
关键词:SF6断路器在线检测
248nm准分子激光加工玻璃微通道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为了提高玻璃微通道的加工效率及质量,采用248nm准分子激光加工玻璃微通道的新型加工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取得了不同激光参量下玻璃微通道的加工工艺数据。结果表明,激光加工玻璃微通道的刻蚀阈值为4.54×103m J/mm2;随着激光能量的增加,刻蚀深度近似成对数增长,经线性拟合得到刻蚀深度随激光能量变化的公式;随着脉冲频率的增加,刻蚀深度近似成线性增长,经线性拟合得到刻蚀深度随频率变化的公式;且通道底面粗糙度随激光能量及脉冲频率的增加,呈增长趋势;激光的能量在400m J^600m J、脉冲频率在4Hz^7Hz范围的组合激光参量可实现刻蚀率高、粗糙度小的微通道加工。这些结果对于合理选择激光参量、提高玻璃微通道的加工效率及质量是有帮助的。
田姗姗陈涛
关键词:激光技术
一种CO_2激光快速加工玻璃微透镜的方法
2014年
提出了一种新的制造微透镜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基于CO2激光与玻璃材料的热透镜效应,在玻璃基片上制作微透镜阵列,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制备玻璃微透镜阵列的方法。采用CO2激光照射在模板上,模板上通光部分为圆孔阵列,利用金属孔阵模板进行选择性投影扫描加工,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合理的控制离焦距离,激光功率和辐照时间,可以制造微透镜阵列。最后用共聚焦显微镜及光纤探针扫描仪对微透镜的轮廓及聚焦光斑进行了检测,样品的轮廓曲线较为平滑、对称,且具有较好的聚光能力,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可靠性。
刘先晖陈涛郑崇梁晓莉
关键词:微透镜阵列热透镜效应共聚焦显微镜
化石专用CT的诞生、应用和发展
2022年
古生物化石是解开生命起源与进化谜题的重要研究资料,化石专用CT可以对多种古生物化石内部结构进行无损、高分辨率的全方位“体检”,突破了化石标本传统研究手段的局限性,使古生物学家能够无创解剖化石,精确复原化石的三维形态。化石专用CT为脊椎动物早期演化史上若干重大问题的突破性进展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撑,已成为研究古生物化石不可或缺的高科技手段。本文主要介绍化石专用CT的诞生、应用成果,以及后续新技术的发展。
魏存峰王哲王哲侯叶茂王燕芳魏龙
X光显微成像测试技术应用于LTCC流延片激光打孔的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对约400μm厚的低温共烧陶瓷流延片进行准分子激光微孔加工工艺实验研究。由于低温共烧陶瓷流延片黏结性强并且微孔结构较小,提出了采用X光显微成像测试的方法对微孔内部结构轮廓的检测,对激光微孔加工的孔腔结构形成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激光打孔脉冲个数的增加及激光能量密度的增大,所获得的微孔的锥度减小;较高能量密度的激光束可以提高对低温共烧陶瓷流延片的激光打孔效率,但过高能量密度的激光束刻蚀材料时对微孔周围的基材产生较强的冲击,易导致微孔结构的破坏,对孔型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研究采用的X光显微成像测试技术能够快速获得完整的微孔内腔的轮廓图,对提高激光打孔效率和改善孔型结构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冯子琪陈虹何凤玺杨桂栓陈涛
关键词:微孔加工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