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2011YQ030134)

作品数:6 被引量:25H指数:3
相关作者:张帆马闪闪潘志康董明利刘冉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南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生物学理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机械工程
  • 2篇生物学
  • 2篇理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3篇细胞
  • 2篇流式细胞
  • 2篇流式细胞术
  • 2篇分群
  • 1篇电阻抗
  • 1篇多模式
  • 1篇修饰
  • 1篇余弦
  • 1篇余弦相似度
  • 1篇阵列
  • 1篇生物传感
  • 1篇生物传感器
  • 1篇生物芯片
  • 1篇生物医学
  • 1篇生物医学研究
  • 1篇体外
  • 1篇体外热疗
  • 1篇热疗
  • 1篇主成分
  • 1篇主成分分析

机构

  • 3篇清华大学
  • 2篇北京信息科技...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南通大学

作者

  • 2篇董明利
  • 2篇刘冉
  • 2篇潘志康
  • 2篇马闪闪
  • 2篇张帆
  • 1篇王超男
  • 1篇祝连庆
  • 1篇夏亦秋
  • 1篇尤政
  • 1篇崔明洋
  • 1篇刘蔚然
  • 1篇刘静
  • 1篇方靖淮
  • 1篇鲍小凡
  • 1篇任大海
  • 1篇谢新武

传媒

  • 1篇仪器仪表学报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中国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微图形化技术及其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2012年
结合生物物理学与生物化学的微细加工技术已可以获得与生物大分子相近的特征尺寸,推动了微图形化技术在药物筛选与新药开发、组织工程、疾病诊断等领域的应用.综述了微图形化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发展,讨论了光刻、软光刻、模板辅助构图、扫描探针加工、喷墨构图、激光诱导图形化等方法,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势、局限性与适用范围,指出分辨力与精度、图形化规模、实验加工条件等是选择不同图形化方法的主要依据.而基于生物物理学和生物化学等对纳米尺度的处理过程进行定量分析、进一步提高其生物兼容性及材料适应性、发展适合图形化芯片的体内微环境模拟技术等是微图形化技术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任大海崔明洋夏亦秋尤政
关键词:光刻表面修饰生物传感器
基于核熵成分分析的流式数据自动分群方法被引量:12
2017年
针对多参数流式细胞数据传统人工分群过程复杂、自动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核熵成分分析(KECA)的自动分群方法。选取对瑞利(Renyi)熵具有最大贡献的特征向量作为投影方向,对数据进行特征提取;设计了一种基于余弦相似度和K-means算法的分类器,并采用一种基于向量夹角的最佳聚类数确定方法,最终获得细胞的分类标签。对实验获得的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分析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细胞的快速、自动分群,整体分群准确率能够达到97%以上,操作简单便捷,提高了细胞分析的效率。
董明利马闪闪张帆潘志康
关键词:流式细胞术K-MEANS算法余弦相似度
基于核主成分分析的流式细胞数据分群方法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针对多参数流式细胞数据分析过程复杂、自动化程度不高、要求操作者具有一定专业背景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核主成分分析算法(KPCA)进行多参数流式细胞数据分群的方法。利用KPCA对多参数流式细胞数据进行非线性变换,降低数据的维度,得到主成分特征变量下的散点图分群结果,并使用改进的Kmeans聚类算法实现不同亚群的自动设门。以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样本检测结果为实验数据,分别对其进行传统分群、主成分分析(PCA)分群、KPCA分群处理,并对特征参数的选取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KPCA方法能够较好地应用于多参数流式细胞数据分析中,与传统细胞分群方法相比,该方法无需操作者具备专业知识,即可实现快速准确的自动分群,能够提高流式细胞仪临床诊断分析的效率。
马闪闪董明利张帆潘志康祝连庆
关键词:核主成分分析主成分分析法流式细胞术
Ag纳米粒子修饰聚合物纳米尖锥阵列的SERS衬底制备被引量:5
2020年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以其无损、超灵敏、快速检测分析等优点而备受关注,在化学和生物传感等应用领域有着极大的潜力。研制灵敏度高、重复性强、稳定性好的SERS基底,对于实现其在痕量分析、生物诊断中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具有微/纳米结构的聚合物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光学性能、耐化学性等优点。通过模板压印法,利用多孔阳极氧化铝(AAO)在聚合物聚碳酸酯(PC)表面制备一种高度有序的纳米PC尖锥阵列结构,然后通过蒸发镀膜在PC尖锥阵列上沉积一层银膜,制备了大面积Ag纳米颗粒修饰的高度有序聚合物纳米尖锥阵列。高曲率纳米针状结构顶端的银颗粒及颗粒之间狭小的纳米间隙能产生大量的SERS"热点"。这种方法得到了均匀,可重复,大面积高增强的SERS活性基底,并进一步研究了不同沉积厚度银膜的SERS特性。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进行了表征,以结晶紫作为探针分子对这种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拉曼信号强度随银厚度的增加显示为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基底对结晶紫的拉曼增强因子达到5.4×10~6,基底主要拉曼峰强度的RSD为10%,说明该基底具有很好的检测灵敏性和重复性。此外,基底在存放40 d后,在相同条件下仍然保持着高SERS性能,表现出很好的稳定性。整个制备过程简单易行,重复性好,制作成本非常低廉,而且能够规模化制备,可方便地作为活性基底应用于SERS研究,必将具有广阔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陈实吴静王超男方靖淮
关键词: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纳米压印结晶紫
面向细胞分离的微流控技术被引量:3
2013年
在医学和生物学的多项研究中,能够对不同种类的细胞进行有效的分离,一直是学术界所面临和一直在研究的重要问题。如果人们能够有效地分离不同类型的细胞,那么将会给许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巨大的便利,从而为医学和生物学带来突破。目前,传统的、主要的细胞分离和筛查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分别是标记法和非标记法。随着微流体技术的发展,微流体芯片正在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细胞分离的领域。本文从微流体的研究历程出发,结合现有的传统细胞分离技术,以及其与微流体技术的对比,对微流体在细胞分离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作综述性介绍。
鲍小凡刘冉刘静
关键词:细胞分离细胞筛选微流体生物芯片
基于电阻抗多模式检测芯片的体外热疗
2016年
热疗是继手术、化疗、放疗之后对癌症的一大治疗手段,但是目前其机理尚不明确,体外研究结论与临床应用尚有差距。为更好地研究在热应激/热疗过程中的细胞变化,该文构建了一套集成细胞电阻抗非标记动态检测、细胞形态动态记录、荧光标记检测功能并且能够自动测控温度的微全分析系统,对其控温性能进行了仿真与实测检验,对细胞培养及增殖过程进行了非标记连续监测,并利用此实验系统进行了癌细胞在2种热疗条件下的动态多模式检测。实验结果表明:HeLa细胞在41℃,2h热疗作用下,阻抗呈现"V"型变化,形态快速收缩后又迅速恢复贴壁,荧光标记检测显示细胞活力无明显改变;而在2次55℃,2min脉冲式热疗作用下,细胞阻抗呈现"L"型变化,细胞杀伤效果明显。该系统将传统标记技术与非标记检测技术结合,可用于细胞热应激/热疗的相关研究。
谢新武刘蔚然刘冉
关键词:热疗芯片实验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