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103006)

作品数:2 被引量:15H指数:2
相关作者:贾国东谢宏琴翦知湣于赤灵彭平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同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南海北部
  • 1篇旋回
  • 1篇盐度
  • 1篇气候旋回
  • 1篇气候意义
  • 1篇降水
  • 1篇古海洋
  • 1篇古气候
  • 1篇古气候意义
  • 1篇古生产力
  • 1篇海平
  • 1篇海平面
  • 1篇海平面变化
  • 1篇长链烯酮
  • 1篇沉积物
  • 1篇P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同济大学

作者

  • 2篇贾国东
  • 1篇宋建中
  • 1篇赵泉鸿
  • 1篇谢宏琴
  • 1篇彭平安
  • 1篇于赤灵
  • 1篇翦知湣

传媒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地学前缘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南海北部4MaB.P.以来古海洋变迁的长链烯酮记录被引量:7
2003年
通过对ODP1 84航次 1 1 47/1 1 48站位 4MaB .P .以来沉积物中来源于定鞭金藻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的研究 ,对南海北部晚上新世以来的古海洋生产力、表层海水温度及CO2 分压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探讨。定鞭金藻生产力与硅藻生产力一样在 0 .9MaB .P .以前比较稳定地保持在较低水平 ,而 0 .9MaB .P .后定鞭金藻生产力较高 ,且呈现冰期低间冰期高的波动 ,硅藻生产力则呈现持续升高的趋势。由C37烯酮不饱和度指标获得的南海北部 4MaB .P .以来表层海水的UK′37温度与浮游有孔虫壳体δ1 8O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且能显示出 0 .9MaB .P .以来的 1 9个氧同位素期 ,表明将UK′37温标应用到晚第四纪以前基本上是可行的。由δ1 3C37:2 计算的表层海水pCO2 显示 ,晚上新世的pCO2 要高于 30 0 μL/L ,而第四纪的pCO2 尽管存在波动 ,却基本上在 30 0 μL/L以下。计算出的晚第四纪的pCO2 十分稳定 ,与同期的大气pCO2 历史变化不一致。这可能与计算中简单地假定某些参数 (如生长速率 )为常数有关 。
宋建中于赤灵贾国东彭平安翦知湣赵泉鸿
关键词:长链烯酮古生产力沉积物
南海北部海水氧同位素剩余值在冰期-间冰期气候旋回中的变化及其古气候意义被引量:8
2006年
氧同位素剩余值(Δδ)是指从浮游有孔虫氧同位素中扣除温度和全球冰量效应后得到的剩余值,它一般被用作海水古盐度变化的代用指标。文中给出了南海北部三个柱状样在氧同位素6期至5期(MIS6-5)和MIS2-1期间Δδ的变化曲线。末次冰期与全新世和倒数第二次冰期与末次间冰期的对比表明,Δδ在冰期比随之而来的间冰期低。冰期海平面下降和海岸线前移可能是冰期Δδ及盐度相对降低的原因。但在定量了解海平面下降、珠江口前移及现代盐度的分布情况后,笔者否定了海平面下降对Δδ变化的主要影响。因此,冰期南海地区降水相对增大和气候变湿可能是导致冰期Δδ偏低的主要原因。末次间冰期与全新世相比,Δδ明显增大,表明海水盐度增加。这可能与末次间冰期期间由于表层海水温度较高,厄尔尼诺事件频繁和海水蒸发量较大有关。
贾国东谢宏琴
关键词:海平面变化盐度降水南海北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