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06JSBZW005)

作品数:6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方汉文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学科
  • 2篇文学
  • 2篇比较文学
  • 1篇德里达
  • 1篇性灵
  • 1篇学科理论
  • 1篇学科理论体系
  • 1篇诗学
  • 1篇诗学话语
  • 1篇史观
  • 1篇体系化
  • 1篇群言
  • 1篇文明
  • 1篇文明史
  • 1篇文明史观
  • 1篇理论体系建构
  • 1篇明史
  • 1篇解构
  • 1篇精神分析学
  • 1篇克里斯特瓦

机构

  • 6篇苏州大学

作者

  • 6篇方汉文

传媒

  • 1篇四川外语学院...
  • 1篇学术界
  • 1篇西北师大学报...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外国文学评论
  • 1篇苏州教育学院...

年份

  • 2篇2008
  • 4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结构与解构之分野--拉康与德里达关于《被窃的信》之争被引量:5
2008年
本文从拉康与德里达对美国作家爱伦·坡小说《被窃的信》的不同批评观念和重要争论入手,分析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两种思想流派的不同特点及方法论,并试图勾勒两者文本阐释分歧的实质。
方汉文
关键词:德里达
文明史观与多元现代化:爱森斯塔特的理论被引量:4
2007年
以色列社会学家与比较文明学者爱森斯塔特(S.N.Eisenstadt,1923—)在分析经济全球化语境下的现代化与现代性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文明史观念与多元现代化理论,在国际学术界自成一家,影响广泛。他从新的角度阐释了雅斯贝尔斯的"轴心时代"观念,建立了现代化研究的文明历史观,并且通过文明比较的方法,在比较中国与日本、欧洲与印度等不同类型的现代化的基础上,认为不同民族文明对于其现代化模式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他的学说对于我国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有一定参考价值。
方汉文
关键词:文明史观
理论体系创造:中国与世界比较文学的对话
2007年
中国对世界比较文学的重要贡献在于学科理论体系建构。世界比较文学发展史上,欧洲与美国学者建立了这一学科的原则,但是并未能解决理论体系建构的问题。20世纪末到本世纪初,中国比较文学学者首创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体系,以辩证逻辑与认识论、方法论和本体论为主要范畴,这种理论对多元文化语境有普适性,对全球化时代比较文学学科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方汉文
关键词:比较文学理论体系建构辩证逻辑
性灵熔匠文章府 群言渊铄说拉康
2007年
法国拉康的后精神分析学理论在中国的研究中跨越了学科界限,在文学理论、哲学和心理学等领域都引起一定反响。拉康精神分析的成功与其后的结构主义哲学观念有密切关系,中国的拉康研究中这一特点尤为显著,其中应用性的阐发研究取得一定成就,而理论阐释方面,以拉康理论与其他理论的结合性阐发最具有创新性。文章提出了关于拉康研究中三个重要范畴的深化与探索的看法,并且对尚存的欠缺之处进行了梳理。
方汉文
关键词:跨学科研究阐发研究
拉康后精神分析理论与克里斯特瓦的诗学话语
2007年
法国女性主义理论家克里斯特瓦运用后精神分析学拉康的理论进行理论体系建构,将拉康的镜象阶段、现实级与想象级等概念作为女性话语的前提,将精神分析与符号学理论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后现代的女性主义理论模式。克里斯特瓦在理论建立过程中,改造了拉康关于符号与记号、再现、阉割等范畴,为当代女性主义诗学话语开掘了源泉。
方汉文
关键词:克里斯特瓦
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体系化与本土化被引量:1
2008年
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在新世纪中进入本土化阶段,这种本土化是全球化语境的必然产物,主要特征是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文学理论体系。当前中国比较文学理论体系建构的基本形态、理论依据和主要观念,是世界比较文学学科阶段性标志,使世界比较文学走出欧洲中心论与法国学派或是美国学派的影响,成为多元文化所共享的一种理论资源。
方汉文
关键词: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体系本土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