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2ZX10004402)
- 作品数:3 被引量:28H指数:2
- 相关作者:李劲松李娜杜茜杨文慧王洁更多>>
- 相关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实验操作产生气溶胶风险定量研究被引量:12
- 2015年
- 目的使用指示细菌、病毒代替有传染性的细菌、病毒,研究实验操作产生的微生物气溶胶风险,为相关实验室活动的风险评估提供科学数据。方法负压实验室内用高浓度指示细菌和病毒(噬菌体)进行实验室中多种实验操作产生的气溶胶风险,包括高浓度吹吸混匀、高浓度培养瓶意外跌落、离心管破裂产生的气溶胶风险实验。安德森六级采样器主动采样和沉降平皿被动采样两种方法进行微生物气溶胶采样。根据采样结果得到各种实验操作产生的气溶胶风险。结果在模拟的各种正常和意外事故的实验室操作中,在模拟测试条件下高浓度气溶胶吹吸在局部环境中产生的细菌气溶胶风险最高浓度为1174菌落形成单位(CFU)/m^3、病毒气溶胶最高浓度为1058噬斑形成单位(PFU)/m^3,高浓度培养瓶破碎产生的细菌气溶胶风险最高浓度为7957 CFU/m^3、病毒为7942PFU/m^3,离心管破裂时产生的细菌气溶胶风险最高浓度为80 CFU/m^3、病毒为78 PFU/m^3。结论病原微生物实验操作中存在着产生很高微生物气溶胶的风险。实验人员要遵守操作规程,选择合适的防护装备。
- 杜茜王洪宝刘克洋张柯杨文慧胡凌飞王洁李娜温占波李劲松
- 关键词:病原微生物实验室
- 埃博拉病毒病治疗策略和新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5年
- 埃博拉病毒(EBOV)能够引起人类高致死性埃博拉出血热,目前尚无安全有效的治疗策略和药物,但已经提出了一些对EBOV感染有显著疗效的候选治疗方法,包括混合单克隆抗体鸡尾酒疗法、多酶抑制剂和脂质纳米颗粒/小干扰RNA等。本文总结了在非人灵长类等动物模型上针对EBOV感染的治疗新策略和技术研究进展。
- 李劲松
- 关键词:埃博拉病毒抗病毒疗法
-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实验操作对室内空气产生微生物污染的研究被引量:19
- 2013年
- 目的通过模拟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实验操作产生的微生物气溶胶,对实验室产生微生物污染风险进行定量研究,为实验操作人员危害评估和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黏质沙雷菌作为指示细菌,在实验室内对多种实验操作如吹吸混匀、培养瓶意外跌落、正常离心、离心管破裂、注射攻毒、解剖动物和安全柜泄漏等进行正常操作和意外事故模拟,使用定量空气采样和沉降平皿的方法对各种操作造成的微生物气溶胶风险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在本实验条件下,局部环境产生的微生物气溶胶浓度差异较大。吹吸混匀、培养瓶意外跌落、正常离心、离心管破裂、注射攻毒、解剖动物和安全柜泄漏产生的最大源强分别为1409、9346、<10、138、>8232、<4和>801 CFU/m3。结论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各种实验操作产生的气溶胶源强差异较大,在局部环境中可以产生较高的气溶胶污染,应加强实验技能的培训和一级呼吸道防护装备的应用。
- 温占波陈咏杜茜杨文慧李劲松胡凌飞王洁李娜张柯殷喆董晓凯
- 关键词:病原微生物微生物气溶胶源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