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2ZX10002-016)

作品数:53 被引量:455H指数:14
相关作者:叶胜龙沈锋王捷周俭樊嘉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第二军医大学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1篇细胞
  • 26篇肝细胞
  • 23篇肝癌
  • 18篇细胞癌
  • 16篇肝细胞癌
  • 15篇病毒
  • 11篇肿瘤
  • 11篇抗病毒
  • 11篇抗病毒治疗
  • 11篇HBV/HC...
  • 11篇病毒治疗
  • 8篇切除
  • 8篇肝炎
  • 7篇乙型
  • 7篇原发性
  • 7篇肝炎病毒
  • 7篇肝肿瘤
  • 6篇预后
  • 6篇原发性肝癌
  • 6篇切除术

机构

  • 16篇复旦大学
  • 10篇第二军医大学
  • 6篇中山大学孙逸...
  • 5篇中国医学科学...
  • 5篇中华医学会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广东省梅州市...

作者

  • 13篇叶胜龙
  • 8篇沈锋
  • 6篇王捷
  • 5篇樊嘉
  • 5篇毕新宇
  • 5篇蔡建强
  • 5篇周俭
  • 5篇李俊
  • 4篇夏勇
  • 4篇吴孟超
  • 4篇赵宏
  • 4篇王征
  • 3篇王葵
  • 3篇赵建军
  • 3篇杨平华
  • 3篇江家骥
  • 3篇黄晓武
  • 3篇黄振
  • 3篇董菁
  • 3篇尉文新

传媒

  • 9篇外科理论与实...
  • 5篇中华肝脏病杂...
  • 5篇中华消化外科...
  • 2篇传染病信息
  • 2篇中华器官移植...
  • 2篇实用肝脏病杂...
  • 2篇中国医学前沿...
  • 2篇中国病毒病杂...
  • 2篇外科研究与新...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肿瘤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16篇2014
  • 16篇2013
  • 10篇2012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发性肝癌研究当前面临的挑战被引量:30
2015年
原发性肝癌是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升高趋势。近年来原发性肝癌临床研究不断取得长足进展,但仍面临严峻挑战。重点评述原发性肝癌相关的分子分型和干细胞基础研究、病理和临床诊断、临床分期、外科治疗、局部区域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系统化疗、门静脉癌栓治疗、抗病毒治疗、肝内胆管癌诊治及多模式综合治疗等方面当前的进展和研究难点,探讨进一步提高原发性肝癌临床研究水平的发展前景。
叶胜龙
关键词:肝肿瘤肿瘤治疗方案
外周血循环核酸作为肝癌分子标志物的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以下简称“肝癌”)是世界第五大肿瘤.但其死亡率居肿瘤导致死亡的第2位。肝癌起病隐匿,恶性程度高,早期无特异性症状。大多数肝癌病人就诊时已进入晚期。因此,寻找准确、有效的肝癌分子标志物对提高肝癌病人生存率有重要意义。甲胎蛋白(alphafetalprotein,AFP)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肝癌诊断分子标志物.然而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并不理想。
周俭胡捷王征樊嘉
关键词:肝癌循环核酸分子标志物预后
肝癌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2年
肝癌的治疗模式已由过去的单一外科切除转变为以外科切除为主的多手段、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在多种治疗方法中,以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ablation.RFA)为代表的局部消融治疗进展迅速,已发展为继手术切除、肝动脉栓塞化疗之后又一常用的肝癌治疗方法。除了RFA外.常用的局部消融治疗方法还有瘤内无水乙醇注射术、冷冻治疗和微波固化术。
陈敏山徐立彭振维
关键词:肝癌射频消融
肝癌术后复发转移预测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2年
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以下简称“肝癌”)位居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第5位、死因第3位.在我国则已成为恶性肿瘤的第2位杀手。手术切除是肝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但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5年转移复发率为61.5%.即使小肝癌也达43.5%。其预后差的主要原因是肝癌易侵犯血管而导致肝内播散.从而出现肝内高转移率及肝癌术后的高复发率。肝癌复发、转移已成为影响病人疗效和获得长期生存的瓶颈。研究肝癌切除术后复发防治措施是当前肝癌诊治的重点和难点.
刘景丰林科灿黄新辉
关键词:肝癌复发
大肝癌个体化外科综合治疗应重视的关键问题被引量:3
2012年
大肝癌指肿瘤直径〉5cm、≤10cm,而〉10cm的则为巨大肝癌。按巴塞罗那分期标准这种大肝癌已进入中、晚期,不推荐手术治疗。然而。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和武汉同济医院的临床实践证明.有些大肝癌病人经手术切除治疗.可获得很好的临床效果。我院治疗的2012例大肝癌回顾性分析显示.手术切除大肝癌的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1.2%、58.8%和38.7%。疗效明显优于其他治疗方法。显然.巴塞罗那肝癌分期标准及最佳推荐治疗方案并不完全符合临床实践.
张必翔陈孝平
关键词:大肝癌外科手术
分子靶向治疗在肝癌降期治疗中的运用
2012年
肝细胞肝癌的流行病学及治疗现状 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以下简称“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肿瘤相关死因中占第2位,仅次于肺癌。我国的肝癌病人大部分是由乙肝后肝硬化发展而来。虽然随着常规体检的逐步推广,早、中期肝癌的临床诊断率有明显提高.但大部分病人被发现时均已晚期阶段,这一现状仍无显著改变。晚期肝癌错失了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最佳时机.手术切除率仅为10%~30%。
王文涛张鹏严律南
关键词:肝细胞肝癌分子靶向治疗索拉非尼
肝癌复发转移的防治策略被引量:4
2012年
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以下简称“肝癌”)是全球第五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死亡率居全球恶性肿瘤死因的第3位。我国是肝癌大国.每年肝癌的新发病例占全球病例总数的50%。近年来。西方国家尤其是南欧和北美。肝癌的发病率也有升高趋势.肝癌的防治已成为我国乃至全球的重要课题。随着外科为主导的肝癌综合治疗逐步规范化。射频、微波消融等多种治疗手段的飞速进步.肝癌病人接受根治性治疗的比例较20年前已有明显提高.
蔡建强李聪毕新宇
关键词:肝癌复发
肝细胞癌的非手术治疗被引量:1
2014年
肝细胞癌(HCC)是原发性肝癌的最主要类型。肝切除术可根治 HCC,使患者长期生存,但肝切除术受到一定的限制,主要在于:(1)肿瘤细胞恶性程度高、病情进展快,极易发生播散和转移;(2)HCC 患者多存在严重的肝硬化基础,因为肝功能失代偿而无法手术;(3)大部分肿瘤为多中心发生,很难切除完全。因此,切除率低和复发率高乃是制约手术治疗 HCC 患者的主要障碍。联合应用手术治疗与各种非手术治疗,多种方案的优化组合将成为综合治疗 HCC 患者的优先选择,提高疗效[1,2]。目前,常用的非手术治疗方法主要有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局部消融、放射治疗、系统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等。
叶胜龙
关键词:肝细胞癌
1370例肝内胆管细胞癌肝切除术的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24
2016年
目的分析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细胞癌(ICC)远期疗效以及影响患者早期肿瘤复发和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收治的1370例I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术前行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依据术前检查结果制订手术方案。观察指标:(1)患者术前检查结果:肝功能、肿瘤标志物、影像学检查结果。(2)手术治疗情况: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情况、术中肝门阻断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3)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肿瘤分化程度、血管侵犯、淋巴结转移、局部侵犯、TNM分期。(4)患者随访结果:肿瘤复发情况、术后生存情况。(5)影响术后肿瘤早期复发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6)影响患者术后预后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7)列线图评分及亚组分析,依据患者的列线图评分对患者生存风险分层,取列线图评分的三分位数将患者分为低分组、中分组以及高分组3个亚组,并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采用门诊、电话和信件方式随访。术后前2年内每2-3个月随访1次,2年之后每3-6个月随访1次。随访内容包括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CA19-9、CEA、AFP、肝功能、血常规,胸部X线片和腹部超声等检查。每6个月进行1次CT或MRI检查,若怀疑有复发转移可提前行该检查。复发的诊断主要依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和临床表现。随访时间截至2014年12月15日。连续性变量以M(范围)表示,应用Shapiro-Wilk检验进行正态性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时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符合正态分布时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分类变量采用,检验或Fisher检验。用寿命表法计算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率以及总体生存率,以Kaplan-Meier法绘制肿瘤复发和患者�
沈锋王葵阎振林李俊夏勇施乐华张小峰项红军吴孟超
关键词:胆道肿瘤肝切除术预后
Bolondi再分期模型对中期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生存的预测作用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巴塞罗那中期肝细胞癌(肝癌)Bolondi再分期模型对肝切除术后患者总体生存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08年2月至2010年1月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收治的343例中期肝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人院后均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完善相关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根据评估结果行肝切除术。研究方法:(1)按Bolondi再分期模型将患者分为B1组、B2组和B3/4组,并分析各组患者的预后。(2)分析影响B1组和B2组患者预后的因素。(3)以微血管侵犯(MVI)情况,将B1组和B2组患者分为4组(M1组:B1组MVI阴性,M2组:B1组MVI阳性,M3组:B2组MVI阴性,M4组:B2组MVI阳性)进行分层分析。观察指标:(1)患者基本临床病理特征。(2)B1组、B2组和B3/4组患者生存情况。(3)影响B1组和B2组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4)B1组和B2组患者MVI分层分析。所有患者在术后采用电话或门诊进行随访。术后2年内每3个月检查1次腹部超声,肝功能和血清AFP。2年后每6个月复查1次。随访截止时间为2014年2月。连续变量资料以M(Qn)表示,分类变量以例数及百分比方式表示。多组间连续性变量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检验,分类变量采用,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若为单向有序分类变量,则选择Kruskal-Wallis检验。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生存情况的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1)患者基本临床病理特征:343例肝癌患者中,B1、B2、B3/4组患者分别为143例、183例、17例(B3期12,B4期5例)。3组患者在年龄、腹腔积液、TBil、Alb、ALT、PT、PLT、AFP、肝切除范围、手术切缘侵犯、肿瘤直径、肿瘤数目、Edmondson-Steiner分级、Up-to-7评分、Up-to-7标准、Child-Pugh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
尉文新雷正清王葵夏勇李俊阎振林沈锋
关键词:肝肿瘤预后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