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473026)
- 作品数:5 被引量:44H指数:4
- 相关作者:管蓉向帮龙肖兆新蒋亚静李应林更多>>
- 相关机构:湖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 微孔发泡聚碳酸酯片材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被引量:3
- 2005年
- 在聚碳酸酯(PC)的玻璃化温度(tg)和熔融温度(tm)之间,采用模压法制备出用挤出、注射和常规发泡难以加工成型的薄型微孔发泡PC片材。模压法有制备周期短、工艺简单、操作容易、价格低廉等优点。通过热性能及力学性能测试,表明用模压法制备的微孔发泡PC片材性能优异。
- 方荃向帮龙何荣军熊圣东管蓉
- 关键词:微孔发泡聚碳酸酯片材玻璃化温度模压法熔融温度
- 模压法制备微孔发泡聚碳酸酯片材被引量:5
- 2007年
- 为制备采用微孔挤出法、微孔注射法及常规发泡方法难以制备的薄型微孔发泡聚碳酸酯(PC)片材,首次采用具有制备周期短、工艺简单、操作容易、制备价格低廉等优点的模压法,通过快速降温降压制备了薄型微孔发泡PC片材,并探讨了加工参数对泡孔结构的影响,利用显微镜对泡孔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发泡时间的增加,泡孔尺寸先增加后恒定不变,泡孔密度先增加后降低;随发泡压力的增加,泡孔尺寸快速减小后变化不大,泡孔密度先快速增加后变化较小;随着发泡温度的增加,泡孔尺寸快速增加,泡孔密度快速降低;随活化比的增加,泡孔尺寸先减小后增加,泡孔密度则先增加后降低.通过控制发泡时间、发泡压力、发泡温度、活化比等加工参数可以控制微孔发泡PC的泡孔结构.
- 向帮龙管蓉方荃蒋亚静肖兆新
- 关键词:模压法微孔发泡聚碳酸酯(PC)
- 微孔发泡成核理论新进展被引量:8
- 2006年
- 运用经典成核理论解释了微孔发泡成核过程,指出在一定条件下,实验数据和运用经典成核理论计算的结果存在明显的偏差。综述了经典成核理论模型以及对该理论进行改进的相关措施,拓展了理论研究领域。
- 李应林向帮龙蒋亚静肖兆新管蓉
- 关键词:微孔发泡塑料
- 微孔发泡机理研究进展被引量:26
- 2005年
- 微孔发泡塑料是一种泡孔直径在微米级的新型发泡材料。本文对微孔发泡机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别介绍了微孔发泡过程中聚合物_气体均相体系形成、气泡成核、气泡增长以及定型3个关键步骤机理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其中的基本理论和模型,最后提出了机理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对微孔发泡机理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 向帮龙管蓉杨世芳
- 关键词:微孔发泡
- 加工参数对微孔PC泡孔性能的影响被引量:9
- 2007年
- 采用模压法成功制备了薄型微孔聚碳酸酯(PC)片材,研究了加工参数(发泡时间、发泡压力和发泡温度)对泡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泡孔尺寸随发泡时间的延长先减小后增大,随发泡压力的增加而减小,随发泡温度的增加而增大;泡孔密度的变化趋势随与泡孔尺寸的变化趋势相反;相对密度则随加工参数的增加而降低。通过比较各加工参数对泡孔性能的影响,可以发现发泡时间对微孔PC片材泡孔性能影响最大,且最佳的发泡时间约为8min。
- 肖兆新管蓉蒋亚静李应林
- 关键词:模压法微孔发泡聚碳酸酯加工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