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862012)
- 作品数:5 被引量:46H指数:4
- 相关作者:谢明勇田颖刚刘建华王勇朱胜更多>>
- 相关机构:南昌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泰和乌骨鸡肉模拟胃肠道消化液中ACE抑制肽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被引量:6
- 2011年
- 研究泰和乌骨鸡肉在胃肠道消化过程中的降血压活性,并鉴定出其中确定具有降血压活性的肽序列。采用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法,测定了不同阶段消化液对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ACE)的抑制作用,并选择其中的小肠道消化液,对其进行超滤、制备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凝胶柱色谱分离纯化,最后通过HPLC/Q-TOF MS鉴定出一种新型ACE抑制肽G lu-Pro-Leu-Tyr-Tyr。
- 刘建华郑燕田颖刚王远兴谢明勇
- 关键词:泰和乌骨鸡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活性肽
- 泰和乌骨鸡活性肽补血作用研究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探讨泰和乌骨鸡活性肽体内补血作用。方法:利用失血法和骨髓抑制药物氟尿嘧啶注射法联合建立小鼠血虚模型,并测定红细胞(RBC)和血红蛋白(HGB)水平,观察乌骨鸡活性肽及其一种分离活性肽(简称组分A)对血虚小鼠的补血作用。结果:活性肽组RBC水平在第12天时与血虚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活性肽组在第6至12天期间升高RBC和HGB作用水平与阿胶组相比明显加快,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18天时活性肽组HGB水平已超过各组水平,且与正常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活性肽组分A组的RBC水平在各个时间点均高于血虚组,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活性肽组分A组在第20天时HGB水平已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血虚组和阿胶组仍与正常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泰和乌骨鸡活性肽及活性肽组分A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氟尿嘧啶血虚模型小鼠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水平,具有一定的补血作用。
- 王勇刘建华田颖刚朱胜谢明勇
- 关键词:泰和乌骨鸡活性肽血虚模型补血
- 泰和乌骨鸡活性肽的分离及其体外抗氧化作用被引量:7
- 2010年
- 利用制备型HPLC对泰和乌骨鸡活性肽进行分离,流动相为0.01mol/L的磷酸盐溶液,采用强酸型离子交换树脂和强碱型离子交换树脂两步脱盐法对泰和乌骨鸡活性肽各分离组分进行脱盐处理。以肌肽和抗坏血酸为对照,通过清除羟自由基作用、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以及对Fe2+和Cu2+螯合能力4个体系测定泰和乌骨鸡活性肽及其分离组分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泰和乌骨鸡活性肽分离所得13个组分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且与质量浓度呈量效关系,绝大部分分离活性肽组分比活性总肽有更强的羟自由基清除能力、脂质过氧化抑制能力以及Fe2+螯合能力。
- 刘建华田颖刚王勇朱胜王春艳张盼谢明勇
- 关键词: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
- 乌骨鸡活性成分及其功能研究进展被引量:26
- 2009年
- 乌骨鸡作为药食两用的滋补品在我国应用历史悠久,具有补肝肾、益气血、养阴清热、调经健脾、补肾固精等功效。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对乌骨鸡黑色素、活性肽和脂质等主要活性成分及其补血、抗氧化等活性功能的研究进展,为乌骨鸡的综合利用和功能食品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 谢明勇田颖刚涂勇刚
- 关键词:乌骨鸡活性成分
- 泰和乌骨鸡活性肽对小鼠骨髓有核细胞的增殖作用被引量:3
- 2011年
- 采用MTT法测定活性肽对正常小鼠骨髓有核细胞的增殖作用,利用高效液相色谱-2,4-二硝基氟苯柱前衍生法测定4个活性肽组分的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小鼠骨髓细胞培养时间为24 h,泰和乌骨鸡活性肽质量浓度为0.1、1、10、100μg/mL,组分7、8、9、10可极显著(P<0.01)促进小鼠骨髓有核细胞增殖,增殖率达130%以上。在低质量浓度(0.1μg/mL)条件下,组分7能显著促进小鼠骨髓有核细胞增殖(P<0.01)且重现性较好,组分8可刺激小鼠骨髓有核细胞增殖298%。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组分7、8、9、10均含有丰富的酪氨酸、甘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和丙氨酸,可以推测该5种氨基酸组成了刺激小鼠骨髓有核细胞增殖活性成分的物质基础。
- 刘建华王勇黄丹菲田颖刚聂少平谢明勇
- 关键词:MTT法氨基酸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