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10K047)

作品数:7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作者:李清霞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政法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文学

主题

  • 2篇自我
  • 2篇自我救赎
  • 2篇悖谬
  • 2篇文学
  • 2篇小说
  • 2篇美学
  • 2篇救赎
  • 2篇城市
  • 1篇代文
  • 1篇当代文学
  • 1篇叙事
  • 1篇政治
  • 1篇政治话语
  • 1篇知识
  • 1篇知识分子
  • 1篇知识分子叙事
  • 1篇人性
  • 1篇题材
  • 1篇批评家
  • 1篇尴尬

机构

  • 5篇西北政法大学
  • 4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6篇李清霞

传媒

  • 1篇文艺争鸣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西北师大学报...
  • 1篇唐都学刊
  • 1篇衡阳师范学院...
  • 1篇湖南工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2
  • 5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艰难而尴尬的城市书写——论新世纪以来甘肃城市题材的长篇小说被引量:2
2011年
甘肃的城市叙事起步较晚,突出特点是城市叙事与知识分子叙事交错呈现,校园成为很多作家城市叙事的切入点,普通市民形象处于基本缺席的状态。21世纪以来,史生荣、徐兆寿、尔雅、王家达、李江等作家揭示了知识分子在城市化进程中艰难而尴尬的生存境遇、痛苦的精神体验及自我救赎的徒劳,其城市想象为西部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李清霞
关键词:城市叙事知识分子叙事校园自我救赎
从崇高到荒诞:《白鹿原》的美学风格被引量:5
2011年
《白鹿原》对儒家文化的坚守与反思在客观地还原20世纪上半叶中国历史的本真状态时,也表现出叙事话语的破裂和文化理念的悖谬,这是由于文本的美学风格随着文本叙事话语节奏和人物性格命运的发展超越了作者的艺术构想,即从传统悲剧的崇高走向了现代悲剧的荒诞。
李清霞
关键词:《白鹿原》美学风格崇高现代悲剧荒诞
历史的真实与悖谬——从《机电局长的一天》和《无畏》看“文革”后期的文学生态
2011年
《机电局长的一天》和《无畏》都是"文革"后期产生过广泛影响的小说,它们真实地反映了工农业战线上从全面整顿到"反击右倾翻案风"的社会现实,由于政治对作家的选择不同,两位作家在"文革"结束前后的政治与文学境遇也截然不同,这直接影响着他们新时期的文学创作心态和文化价值取向。
李清霞
关键词:无畏文革
阶级话语与救赎模式的悖谬——评王青伟的长篇小说《村庄秘史》
2011年
《村庄秘史》以阶级话语模式揭示和反思了近百年来中国南方农村正在被遗忘的历史伤痛。作品的叙事表明:阶级关系与阶级意识在阶级消亡后依然顽强地存在着,并构成社会结构的重要方面;在阶级斗争语境下,以古老民间文化、外来宗教和传统文化为精神文化资源的个体救赎都无法拯救人类迷失的精神和灵魂,超出阶级话语的个体拯救模式成为历史的悖谬。
李清霞
关键词:《村庄秘史》阶级话语自我救赎悖谬
政治话语与美学话语的整合平衡——论雷达的文学批评被引量:2
2012年
雷达作为职业文学批评家,被称为‘探测当代文学潮汐的‘雷达”,他的小说评论“扫描纷至沓来的新人新作及时而细密,探测此起彼伏的文学潮汐敏锐而快撼’。他在评坛乃至文坛上具有“别人无以替代的一席地位”。
李清霞
关键词:文学批评家雷达美学话语政治话语当代文学小说评论
论贾平凹笔下的“打工者”形象
2011年
自《废都》始,贾平凹的小说中陆续出现了一个新的人物形象系列——"打工者",这些"打工者"为融入城市艰难打拼,他们中有周敏、柳月等"拉斯蒂涅"式的个人奋斗者,有高兴、五富等进城"讨生活"的农民工。他们有各自的理想追求、痛苦艰辛、迷茫困惑,跟城市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对城市是亲和而非对立的,这是社会发展的主流。作者意识到忽略城市带给"打工者"的快乐新奇的另类生存体验,对底层人群居高临下的怜悯与关怀,是对人性的另一种形式的压抑与践踏。
李清霞
关键词:打工者城市人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