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11JCYBJC27200)

作品数:3 被引量:15H指数:2
相关作者:李轩姜志昕郝朋汤欣更多>>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天津市眼科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角膜
  • 1篇蛋白
  • 1篇胸腺
  • 1篇胸腺素
  • 1篇胸腺素Β4
  • 1篇眼表
  • 1篇眼表改变
  • 1篇眼表结构
  • 1篇氧化性应激
  • 1篇应激
  • 1篇上皮
  • 1篇上皮细胞
  • 1篇手术
  • 1篇术后
  • 1篇体外
  • 1篇体外培养
  • 1篇透明性
  • 1篇兔角膜
  • 1篇兔角膜上皮细...
  • 1篇切除

机构

  • 2篇南开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眼科医...
  • 1篇天津市眼科研...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郝朋
  • 2篇姜志昕
  • 2篇李轩
  • 1篇汤欣

传媒

  • 1篇中华眼科杂志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中华实验眼科...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功能性滤过泡形态与眼表改变相关性分析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分析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功能性滤过泡眼的眼表改变,以及滤过泡形态与眼表变化的相关性。方法20只眼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6个月以上的功能性滤过泡眼(滤过泡组)及20只正常眼(对照组)分别行眼表评估包括角膜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BUT)、Schirmer I检测及泪膜干涉成像仪检查,探究功能性滤过泡眼与正常对照眼的眼表改变及滤过泡形态与BUT、SchirmerI检测、角膜荧光素染色及泪膜干涉图像等级的关系。结果功能性滤过泡眼表现为BUT缩短(P〈0.01),角膜荧光素染色分级增加(P〈0.05),Schirmer I检测值高于对照组(P〈0.05)。滤过泡高度与BUT呈负相关(rs=-0.668,P〈0.01);而与角膜荧光素染色呈正相关(rs=0.585,P〈0.01)。结论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滤过泡可影响眼表的稳定性,引起轻微干眼样症状。
李轩郝朋姜志昕
关键词:青光眼滤过手术眼表结构
胸腺素β4对体外培养的兔角膜上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胸腺素B4(Tβ4)对体外培养的兔角膜上皮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实验研究。采用组织块培养法获得原代兔角膜上皮细胞并进行传代培养。采用形态学观察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成熟角蛋白(keratin)12和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43的表达情况,对细胞进行鉴定。以H_20_2处理角膜上皮细胞制备体外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并观测Tβ4对其保护作用。实验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Tβ4组、H20:组和H_2O_2+Tβ4组。采用MTF比色法检测角膜上皮细胞存活度;运用TUNEL染色观察角膜上皮细胞凋亡;利用DCFH—DA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通过划痕实验观察角膜上皮细胞的迁移运动能力。组间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培养的细胞呈圆形、卵圆形和多边形,铺路石样生长;RT—PCR法检测显示培养的细胞表达角膜上皮细胞特异性基因,keratin12和connexin43,呈现角膜上皮细胞的特征。经H_2O_2刺激后,角膜上皮细胞的存活率(67.20%±5.87%)较正常对照组显著下降(100.00%±9.99%)(4个组间比较F=18.61,P=0.001,两两比较P=0.000);H202+Tβ4组细胞存活率(83.42%±7.43%)与H202组(67.20%±5.87%)比较明显增高(P=0.023)。4个组间细胞划痕实验结果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6.38,P=0.000),在12hTβ4组划痕已基本消失,细胞迁移率为117.6%±2.22%,与正常对照组(100.00%±4.06%)相比显著增加(P=0.005);12h时H_20_2+Tβ4组与H202组相比,细胞迁移率为96.57%±8.22%,与H202组(64.38%±11.08%)相比明显增加(P=0.000)。H202刺激后细胞内ROS水平为234.42%±22.15%,较正常对照组(100.00%±5.28%)明显增加(P=0.000),H_20_2+Tβ4组细胞内ROS水平(163.26%±10.53%
李轩姜志昕郝朋汤欣
关键词:上皮细胞胸腺素氧化性应激
角膜晶状体蛋白的概念及其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6年
晶状体蛋白包括酶类晶状体蛋白和非酶类晶状体蛋白,对维持晶状体透明性具有重要作用。目前研究发现角膜中也存在晶状体蛋白,在角膜透明性及眼部正常结构稳定性的维持中起到重要作用。角膜晶状体蛋白指的是包括酶类晶状体蛋白在内的、一类具有酶及结构组成双重功能、具有物种特异性的水溶性蛋白。人类角膜晶状体蛋白主要包括乙醛脱氢酶(ALDH)和转酮醇酶(TKT)。这些角膜晶状体蛋白在角膜组织中可通过结构改变吸收紫外线,减少正常组织的损伤,也可通过降解脂质过氧化反应中产生的有毒醛类,抗氧化作用保护眼正常结构的稳定性。同时,角膜晶状体蛋白也在角膜透明性的维持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部分角膜晶状体蛋白还参与到细胞周期的调控。本文就角膜晶状体蛋白的概念、种类、结构、分布及作用等行为学研究的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李芳李轩
关键词:晶状体蛋白透明性角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