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71942)

作品数:6 被引量:78H指数:4
相关作者:赵德伟王本杰王威尉晓蔚杨帆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大连理工大学大连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坏死
  • 3篇骨头
  • 3篇股骨
  • 3篇股骨头
  • 2篇多孔
  • 2篇软骨
  • 2篇头坏死
  • 2篇缺损
  • 2篇骨缺损
  • 2篇骨头坏死
  • 2篇股骨头坏死
  • 1篇带血管
  • 1篇带血管蒂
  • 1篇带血管蒂髂骨
  • 1篇带血管蒂髂骨...
  • 1篇毒素诱导
  • 1篇多孔钽棒
  • 1篇形态学
  • 1篇形态学特点
  • 1篇血供

机构

  • 6篇大连大学附属...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大连交通大学

作者

  • 6篇赵德伟
  • 4篇王本杰
  • 3篇尉晓蔚
  • 3篇王威
  • 2篇杨帆
  • 1篇谢辉
  • 1篇郭林
  • 1篇高文斌
  • 1篇崔大平
  • 1篇刘保一
  • 1篇杨帆
  • 1篇杨磊
  • 1篇覃开蓉
  • 1篇张魁伟
  • 1篇王建川
  • 1篇王子华
  • 1篇谢志涛
  • 1篇江磊

传媒

  • 3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骨与关节...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甲强龙联合内毒素诱导犬股骨头坏死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建立使用1次低剂量内毒素联合连续3次高剂量甲强龙诱导杂种犬股骨头坏死模型,并观察所造成股骨头坏死的特点。方法动物模型组采用12个月龄中国健康杂种犬12只,先予犬静脉注射内毒素1次(9.0μg/kg),24 h后连续3 d每天行甲强龙肌内注射(18.0 mg/kg)。空白对照组4只,腹腔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末次注射2、4、6周后2组均行双髋关节数字化X线(DR)、磁共振成像(MRI)及病理组织学检查(Masson染色)。结果末次注射2周后动物模型组所有检查均未发现股骨头坏死的征象,4周后动物模型组Masson染色出现早期骨坏死表现,6周后动物模型组MRI及Masson染色出现较明显的早期股骨头坏死表现。结论采用1次低剂量内毒素联合连续3次高剂量甲强龙注射可造成杂种犬股骨头坏死模型。
谢志涛赵德伟江磊高文斌王威王本杰尉晓蔚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内毒素甲强龙磁共振成像杂种犬
胶原膜/国产多孔钽金属双相支架修复山羊大面积骨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背景:骨软骨联合病变是骨科常见疾病,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目的:通过使用胶原膜联合自主研发的三维多孔钽金属支架,设计构建了一种新型的仿生骨组织工程复合体,并探讨其修复山羊大面积骨软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将多孔碳化硅支架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制备成多孔钽金属,然后采用纤维蛋白黏合剂将胶原膜及自主研发的多孔钽金属进行界面结合,得到双相支架材料;在体外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胶原膜及多孔钽的微观形貌,并通过能谱分析测定其组成成分;万能力学测试机进行双相支架材料的力学检测。32只雄性山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各8只,于左后肢建立骨软骨缺损模型(缺损面积直径为10 mm,深度为12 mm)。单纯骨软骨缺损组不做任何治疗,其余3组分别采用单纯胶原膜、单纯国产多孔钽金属、胶原膜/国产多孔钽金属双相支架修复。植入16周后进行大体观察及硬组织切片、染色,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双相支架结合面均匀、光滑、牢固。能谱分析表明,胶原膜由碳、氧、钙3种元素组成,国内多孔钽金属主要由碳、硅和钽组成。该支架具有良好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粘结强度和抗剪强度。植入山羊负重区大面积骨软骨缺损区16周后,国际软骨修复学会评分(ICRS)及改良O'Driscoll组织学评分结果显示,与单纯多孔钽金属组、单纯胶原膜组及单纯骨软骨缺损组相比,胶原膜/国产多孔钽金属双相支架组具有明显的骨软骨修复效果(P<0.05)。结论:本研究对于在负重区的大面积骨软骨缺损的成功修复显示了临床转化的潜能。为大面积骨软骨联合病变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组织工程思路。
尉晓蔚刘阁杨帆杨佳慧王本杰于炜婷赵德伟
关键词:胶原膜山羊
国产多孔玻璃碳的细胞相容性及犬体内植入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同产多孔玻璃碳作为骨组织工程载体的支架材料的可能性。方法自2013年6月-2014年8月.原代培养的犬骨髓基质干细胞与多孔玻璃碳体外联合培养后,观察细胞的形态及其增殖情况。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测多孔玻璃碳的细胞毒性。雄性实验犬3只,在其右后肢建立大转子骨缺损模型,将多孔玻璃碳分别植入犬大转子骨缺损位点及腹股沟,每只犬的左后肢大转子设为对照组。12周后,观察多孔玻璃碳在犬体内的生物相容性。结果MTT结果显示骨髓基质干细胞与多孔玻璃碳分别联合培养1、3、5、7d后,其增殖情况与体外培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倒置荧光显微镜及扫描电镜发现骨髓基质干细胞黏附于材料孔隙之间,细胞充分伸展,向四周伸出伪足,分泌的细胞外基质包绕于细胞周围。多孔玻璃碳植入腹股沟12周后,材料周同和内部新生出了结缔组织,并且没有发现局部肿瘤和炎症反应。多孔玻璃碳植入大转子骨缺损位点12周后,与宿主骨的骨小梁产生稳定连接,材料与缺损区周围的松质骨结合紧密。结论目产多孔玻璃碳支架无细胞毒性,在体外能促进骨髓基质干细胞的黏附与增殖,在体内具有良好的骨诱导特性。
尉晓蔚赵德伟张魁伟王建川王本杰王威
关键词:骨髓基质干细胞骨缺损
基于显微灌注和三维数字成像的股骨头血供解剖学研究为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治疗策略带来的新启示被引量:22
2017年
股骨颈骨折(femoral neck fracture,FNF)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四肢大关节囊内骨折,由于其损伤机制、解剖结构的特殊性,使该损伤极易继发股骨头的缺血坏死(avascular necrosis,AVN),有多种治疗方法。
王子华赵德伟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青壮年股骨头血供股骨头坏死
带血管蒂髂骨瓣转移联合多孔钽金属棒植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被引量:37
2014年
目的 探讨运用带血管蒂髂骨瓣转移联合多孔钽金属棒植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间28例(36髋)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男15例,女13例;年龄18 ~53岁,平均40岁.按ARCO分期:Ⅱa期8髋、Ⅱb期10髋、Ⅲa期9髋、Ⅲb期9髋.采用带血管蒂髂骨瓣转移提供股骨头血运支持,多孔钽棒植入腾起恢复股骨头外形.采用Harris评分和VAS评分评价临床效果及对比测量患者术前10 d内、术后6个月、12个月的三维步态值进行比较,观察及分析患者术后步态改变的情况. 结果 临床28例(36髋)患者均随访6~ 20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6个月及12个月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VAS评分均显著优于术前(P<0.01);术后6个月与12个月随访时比较除Harri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随访髋关节结果优13髋,较好15髋,良4髋,差4髋,优良率89.65%.通过三维步态结果分析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及变化,患者的步态逐渐趋于正常. 结论 带血管蒂髂骨瓣转移联合多孔钽棒植入临床功能评价成功率高,是治疗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有效方法.
赵德伟谢辉王本杰王威崔大平郭林杨磊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带血管蒂髂骨瓣多孔钽棒
体外培养SD大鼠关节软骨细胞原代至第3代的形态学特点被引量:7
2021年
背景:常用的获得软骨细胞的方法有机械-酶消化法、链霉蛋白酶和胶原酶序贯消化法、胰蛋白酶和Ⅱ型胶原蛋白酶序贯消化法以及单纯Ⅱ型胶原蛋白酶消化法。目的:探讨SD大鼠膝关节软骨细胞Ⅱ型胶原酶体外分离、提取、鉴定方法,观察原代至第3代软骨细胞的形态学特点。方法:课题组采用一步酶消化法(Ⅱ型胶原酶)体外分离、提取、培养SD大鼠膝关节软骨细胞并进行传代培养,进而构建其体外培养体系。使用细胞增殖实验、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组织学形态;甲苯胺蓝染色、Ⅱ型胶原与蛋白聚糖免疫荧光染色等方法进行细胞性状鉴定。实验经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与结论:①镜下观察与细胞增殖实验均显示第2,3代细胞形态、增殖能力最佳,后逐渐退化;②甲苯胺蓝染色、Ⅱ型胶原与蛋白聚糖免疫荧光染色等组织学检测显示,第3代体外培养软骨细胞状态功能良好;③结果表明,一步酶消化法(Ⅱ型胶原酶)能够成功地从SD大鼠膝关节标本中分离出软骨细胞并且可以进行传代培养;体外培养3代后软骨细胞去分化特性逐渐增强,第3代体外培养软骨细胞性状良好,可用于实验研究。
杨帆杨帆刘保一杨佳慧覃开蓉覃开蓉
关键词:软骨细胞酶消化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