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2668)
- 作品数:4 被引量:20H指数:3
- 相关作者:赵瑞芝陈有军刘丽娟沈强徐秋英更多>>
- 相关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HPLC-MS/MS测定小鼠组织中氧化苦参碱和苦参碱含量
- 2010年
- 目的建立HPLC—MS/MS测定小鼠肝、心、脾、肺、肾组织中氧化苦参碱和苦参碱浓度的方法。方法利用肝脏组织进行了提取方法的研究,考察了提取溶剂、提取温度、匀浆配比等对氧化苦参碱提取回收率的影响;测定以非那雄胺为内标,用电喷雾离子化和正离子多离子反应监测方式检测氧化苦参碱和苦参碱。结果组织-水为1:10,在冰水浴中匀浆,以2%正丁醇氯仿混合溶剂的液-液萃取法处理样品;氧化苦参碱和苦参碱线性范围均为4~2000ng·ml^-1;定量下限均为4ng·ml^-1;各组织方法回收率均在87.1%-110.3%;批内、批间精密度〈14%;提取回收率〉58.6%。结论该含量测定方法准确、灵敏、简便、省时,适用于小鼠各脏组织中氧化苦参碱和苦参碱的含量测定。
- 陈有军刘奕明赵瑞芝刘丽娟
- 关键词:氧化苦参碱苦参碱
- 以“伏邪学说”为指导用补肾清毒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初探被引量:9
- 2009年
- 慢性乙型肝炎(下称慢性乙肝)是指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超过6个月而未能消除者。我国是慢性乙肝的高发地区,约有1.25亿人为慢性HBV携带者,其中15%~40%的HBV感染者在一生中可能发生肝硬化、肝衰竭和肝细胞性肝癌,我国每年由于慢性乙肝死亡约30万例,其中肝癌死亡约18万例,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健康。
- 徐秋英刘亚敏沈强王丹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中医病机中医药疗法伏邪学说
- 小鼠组织中龙胆苦苷含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测定小鼠肝、心、脾、肺、肾组织中龙胆苦苷浓度的方法 ,为其组织分布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样品处理采用固相萃取法,内标物扑热息痛,色谱柱:KromasilC8柱(3.5μm,2.1mm×150mm),流动相为甲醇-1%甲酸溶液-乙腈(60∶30∶10),流速170μl.min-1,用ESI离子化和正离子多离子反应监测方式检测。结果该法测定龙胆苦苷在组织中线性范围为3~3000ng.ml-1,检测限3ng.ml-1,色谱峰保留时间为2.40min,各组织方法回收率均在89.2%~107.2%,批内、批间精密度RSD值小于12%,提取回收率大于78%。结论该方法准确、方便、快速、灵敏度高,适用于大批量组织样品中龙胆苦苷含量测定。
- 赵莹冯怡赵瑞芝
- 关键词:龙胆苦苷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 引经药醋柴胡对大鼠肝细胞pH值影响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考察肝经引经药醋柴胡水提液对大鼠肝细胞内pH值的影响,探讨引经药影响药物体内分布的可能机理。方法利用BCECF/AM和FITC-Dextran两种荧光探针,以空白细胞为参比,考察不同浓度药物在不同时间对细胞内pH的影响。结果药物对细胞质内pH值影响随时间、浓度不同而不同,24,48 h各药物剂量组细胞质中pH与空白组细胞相比有统计意义,其P<0.05,中浓度组作用3,18 h与空白组相比有显著差异,3 h高浓度组与空白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加药组囊泡膜内pH值呈现下降的趋势,药物作用18,48 h囊泡膜内pH值与空白相比有统计意义,其P<0.01,高浓度组作用3,6,24 h与空白组相比有显著差异,3h低浓度组与空白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其他各组细胞内及囊泡膜内pH值均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不同浓度组间无统计意义。结论醋柴胡可能通过改变大鼠肝细胞内pH值来影响药物体内分布。
- 刘丽娟周丹陈有军马冬红赵瑞芝
- 关键词:醋柴胡细胞内PH值荧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