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207015)

作品数:14 被引量:54H指数:4
相关作者:许并社郝玉英王华周禾丰徐阳更多>>
相关机构:太原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子电信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电子电信
  • 7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6篇发光
  • 3篇电致发光
  • 3篇有机电致发光
  • 3篇配合物
  • 3篇羟基
  • 2篇电致发光器件
  • 2篇性能研究
  • 2篇铱配合物
  • 2篇有机电致发光...
  • 2篇谱特性
  • 2篇喹啉
  • 2篇羟基喹啉
  • 2篇磷光
  • 2篇光谱
  • 2篇光物理
  • 2篇光效
  • 2篇光效率
  • 2篇发光器件
  • 2篇发光效率
  • 2篇8-羟基喹啉

机构

  • 15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山西大同大学

作者

  • 12篇许并社
  • 10篇郝玉英
  • 9篇王华
  • 5篇周禾丰
  • 4篇樊文浩
  • 4篇徐阳
  • 3篇郭晓霞
  • 3篇卫芳芳
  • 3篇侯建新
  • 3篇张志强
  • 3篇房晓红
  • 2篇许慧侠
  • 2篇孟维欣
  • 2篇雷俊峰
  • 1篇雷利平
  • 1篇刘旭光
  • 1篇张青兰
  • 1篇宋春丽
  • 1篇张婷
  • 1篇贾明理

传媒

  • 5篇光谱学与光谱...
  • 4篇发光学报
  • 2篇人工晶体学报
  • 1篇光电子.激光
  • 1篇中国塑料
  • 1篇中国科学(E...

年份

  • 1篇2011
  • 7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8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水杨醛缩乙二胺锌的光电性能表征(英文)被引量:3
2008年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水杨醛缩乙二胺锌[Zn(salen)],并对其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Zn(salen)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利用真空热蒸镀的方法很容易制备高质量、无定型薄膜。Zn(salen)的HOMO、LUMO能级及电化学带隙分别为-5.87, -3.41,2.46 eV。在365 nm紫外光的照射下,Zn(salen)粉体具有强的蓝光发射,但其薄膜具有黄光发射。在正向电压的驱动下,器件ITO/CuPc/NPD/Zn(salen) /Al的EL发光峰位于552 nm,是色坐标为x=0.504,y=0.316的黄光发射,器件的启动电压7.5 V,最大亮度301cd/m2,电流效率1.6 cd/A。无论是Zn(salen)薄膜的光致发光还是器件的电致发光,与Zn(salen)粉体相比,都发生了很大的红移现象,这归因于薄膜中Zn(salen)聚集态的形成。
房晓红郝玉英刘旭光许并社
关键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铕(Ⅲ)配合物的合成及发光性能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分别以1,10-邻菲咯啉、三苯基氧磷、2,2’-联吡啶为第二配体,以苯甲酰丙酮为第一配体,合成了3种铕(Ⅲ)配合物。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对其性能进行了表征。初步从理论上探讨了不同的第二配体对铕(Ⅲ)配合物光致发光性能的影响,并建立了分子内能量传递模型。结果表明:配体和配合物对紫外光都有强烈吸收,所有配合物在紫外光激发下均能发射Eu3+的特征荧光;第二配体与Eu3+间的能级差以及第一配体与第二配体间的能级差都会影响铕(Ⅲ)配合物的荧光量子效率。
周禾丰张婷郝玉英许慧侠王华
关键词:第二配体
一种具有交互穿插界面结构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被引量:1
2009年
报道了一种具有交互穿插界面结构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ELD: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devices),器件以双层结构ITO/NPB/Alq3/Al为基础,通过改变NPB与Alq3、Alq3与Al的界面接触形状,在这两个界面处构造了交互穿插层,从而改变了界面处的电荷分布和有机层中的电场分布,提高了阴极电子注入,平衡了空穴和电子在界面处的数量,增加了激子的形成和复合概率,减小了漏电流。与传统双层结构器件相比,交互穿插界面结构有效地降低了启亮电压,提高了发光效率,而且随着凸凹穿插数量的增加,呈现启亮电压降低,发光效率提高的趋势,同时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加,交互穿插界面结构器件表现出更稳定的光电性能。利用三缝模板制备的器件e,启亮电压为3V,在电流密度为54mA.cm-2下,流明效率达到最大值,较传统结构器件a提高34%。
张志强郝玉英孟维欣樊文浩王华许并社
关键词:驱动电压发光效率
TPD/PBD界面电致激基复合物几何结构和电子结构的理论被引量:2
2009年
利用第一性原理对由TPD+和PBD-形成的电致激基复合物(TPD+PBD-)进行基于密度泛函的能量、轨道等性质的计算。结果表明:界面处离子态的TPD+和PBD-更易形成处于更低能量状态的电致激基复合物。几何结构的数据分析表明:电致激基复合物(TPD+PBD-)是电子从PBD-转移至TPD+形成的电荷转移态;电致激基复合物的最低空轨道(LUMO)定域在电致激基复合物PBD-的一侧;它的最高占据轨道(HOMO)定域在电致激基复合物TPD+的一侧;且前线分子轨道无重叠。电致激基复合物的能隙为1.3eV,与PBD的LUMO到TPD的HOMO的能级差1.6eV相近。在理论上说明了电致激基复合物的发光是从PBD的LUMO到TPD的HOMO的电子跃迁。
雷俊峰郝玉英樊文浩房晓红许并社
关键词:模拟计算
Theoretical Studies on Geometrical and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Electroplex at NPB/PBD Interface i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The studies on geometrical and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electroplex(NPBPBD ),which is formed by NPB and PBD,wer...
Yuying Hao~(a,*),Junfeng Lei~a,Xiaohong Fang~b,Wenhao Fan~a,Bingshe Xu~b (a The College of Science,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aiyuan 030024) (b The Key Laboratory of Interfac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 Advanced Materials of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aiyuan 030024)
文献传递
新型绿色磷光铱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光物理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合成并表征了以2-苯基吡啶为第一配体,水杨酸及其衍生物为第二配体,以铱为内核的新型配合物(ppy)2Ir(LX)(ppy=2-苯基吡啶,LX=水杨酸Sal、4甲基水杨酸MSal、4-三氟甲基水杨酸FSal)。对其分子结构、光物理性能及热稳定性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 室温下在二氯甲烷溶液中(ppy)2Ir(LX)(LX= Sal, MSal, FSal)的吸收峰分别在270, 370, 450及484 nm附近,其中前2个吸收峰应归属于第一配体2-苯基吡啶的^1π—π^*跃迁和水杨酸配体到2-苯基吡啶的电荷转移跃迁,在450及484 nm附近的吸收峰,应该归属于金属到配体的电荷转移(1MLCT和3MLCT)跃迁和配体^3π—π^*跃迁的混合;其PL发射峰最大波长分别为520,522,510 nm;(ppy)2Ir(Sal)和(ppy)2Ir(MSal)的发射主要来源于三重态3MLCT的辐射跃迁,而(ppy)2Ir(FSal)的发射主要来源于水杨酸到2-苯基吡啶的电荷转移态的辐射跃迁,也有单重态^1MLCT和三重态3MLCT的辐射跃迁的贡献。其量子效率分别为0.37,0.33,0.29,热分解温度为306~328 ℃。(ppy)2Ir(LX)是一组热稳定性较好的高效有机磷光材料,可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
郭晓霞郝玉英雷俊峰樊文浩王华许并社
关键词:水杨酸铱配合物磷光
N-己基咔唑和苯作为聚芴衍生物封端基团的对比研究
2009年
采用Suzuki偶合方法合成了9,9-二辛基芴(DOF)与窄带隙单体4,7-二噻吩-2,1,3-苯并噻二唑(DBT)的共聚物PDOF-DBT,然后分别以N-己基咔唑和苯作为封端基团进行封端,并对其发光性能、电化学性能以及热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N-己基咔唑替换苯作为PDOF-DBT的封端基团后,导致其发光颜色偏蓝,而且还有助于提高PDOF-DBT-B的发光效率,而且没有改变PDOF-DBT-B良好的热稳定性.
徐阳王华卫芳芳侯建新周禾丰许并社
关键词:聚芴咔唑PLED
NPB层嵌入MgF_2超薄层对OLED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将MgF2超薄层嵌入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的空穴传输层NPB中,制备了结构为ITO/NPB(10nm)/MgF2(xnm)/NPB(20nm)/Alq3(30nm)/Al(30nm)的一系列OLED。测试结果表明,合适厚度的MgF2可有效降低器件启亮电压,提高器件的发光效率。MgF2厚度为0.5nm的器件启亮电压只有2.3V,较未嵌入MgF2器件降低2V;MgF2厚度为1.0nm的器件最大电流效率达到3.93cd/A,最大光功率效率达到1.58lm/W,较未嵌入MgF2器件分别提高95%和110%。
孟维欣郝玉英张志强王华许并社
关键词:发光效率
POM与POM/TPU共混物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的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对聚甲醛(POM)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并考察了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的加入对 POM 结晶动力学的影响。通过几种理论模型分析了非等温结晶数据。结果表明,Jeziorny 法、莫志深法能够成功描述 POM 及 POM/TPU 共混体系的非等温结晶过程。POM 的 Avami 指数 n 稍大于 POM/TPU 共混物的。半结晶时间 t_(1/2)与动力学速率参数 Z_C 的值表明 POM 与 POM/TPU 共混物的结晶速率随冷却速率的增加而增大,但相同冷却速率下 POM 的结晶速率要快于 POM/TPU 共混物。由 Kissinger 法估算的 POM与 POM/TPU 共混物的活化能分别为513.5、390.5 kJ/mol。
张青兰郝玉英
关键词:聚甲醛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非等温结晶结晶动力学
新型苯基吡唑铱(Ⅲ)配合物的合成及光物理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合成了4种新型铱配合物(ppz)2Ir(LX)(ppz=1-苯基吡唑,LX=2-(2’-羟基苯基)苯并噻唑(BTZ),2-(3’-甲基-2’-羟基苯基)苯并噻唑(3-MeBTZ),2-(4’-甲基-2’-羟基苯基)苯并噻唑(4-MeBTZ),2-(4’-三氟甲基-2’-羟基苯基)苯并噻唑(4-TfmBTZ)),并对其分子结构和光物理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4种配合物的最大发光峰分布在583~615 nm,并都在400 nm左右出现一个弱发射带。400 nm的弱发射被认为是金属离子微扰的辅助配体BTZ的单重态激子的辐射跃迁,长波段的光发射被认为是Ir(BTZ)的3MLCT三重态激子的辐射跃迁。而Ir(ppz)2的3MLCT的三重态激子在室温下被猝灭。最强激发带位于250~310 nm,表明这些配合物的发射主要源于ppz和BTZ配体的跃迁,而不是3MLCT跃迁。与Ir(ppz)3相比,不仅实现了室温磷光,也通过第二配体的修饰实现了对发光颜色的调制。
于建宁郝玉英郭晓霞雷利平许慧侠许并社
关键词:铱配合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