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KZCX2-YW-321)

作品数:24 被引量:584H指数:15
相关作者:雷军张小雷陈雯蔡建明杨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经济管理
  • 3篇建筑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社会学

主题

  • 9篇城市
  • 4篇旅游
  • 3篇指标体系
  • 3篇旅游竞争
  • 3篇旅游竞争力
  • 3篇竞争力
  • 3篇城市旅游
  • 3篇城市旅游竞争...
  • 2篇企业
  • 2篇区位
  • 2篇区位选择
  • 2篇旅游发展
  • 1篇点模式
  • 1篇信息通讯
  • 1篇行政
  • 1篇行政区
  • 1篇行政区划
  • 1篇行政区划调整
  • 1篇沿江
  • 1篇沿江开发

机构

  • 17篇中国科学院
  • 13篇中国科学院研...
  • 7篇中国科学院新...
  • 2篇荷兰乌特勒支...
  • 2篇荷兰国际地理...
  • 1篇宁夏大学
  • 1篇中国国土资源...
  • 1篇犹他大学
  • 1篇成都山地灾害...
  • 1篇国家发展和改...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7篇张小雷
  • 7篇雷军
  • 5篇蔡建明
  • 5篇陈雯
  • 4篇田大江
  • 4篇杨宇
  • 3篇杨振山
  • 3篇刘家明
  • 3篇王润
  • 2篇强海洋
  • 2篇董雯
  • 2篇张落成
  • 2篇王辰
  • 2篇赵海霞
  • 2篇渠涛
  • 1篇吕卫国
  • 1篇张理茜
  • 1篇王波
  • 1篇孙昌龙
  • 1篇王开泳

传媒

  • 4篇地理学报
  • 3篇干旱区资源与...
  • 3篇干旱区地理
  • 2篇湖泊科学
  • 2篇地理科学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经济地理
  • 1篇冰川冻土
  • 1篇宏观经济管理
  • 1篇城市问题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亚热带资源与...

年份

  • 2篇2012
  • 11篇2010
  • 9篇2009
  • 3篇2008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郑州市2001~2007年城市扩张过程中城市用地景观特征分析被引量:40
2010年
城市用地景观对理解城市扩张过程中土地利用的内部特征及其动态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01年Landsat7和2007年Spot4影像,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提取郑州市土地覆被变化信息;并利用景观指数中的平均斑块面积指数、景观形状指数、平均分维指数和平均连接度指数对土地利用景观沿主要方向进行梯度分析。揭示了城市扩张与土地利用的景观变化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主要经济发展区已成为城市空间扩张的推动力,在提高平均地块面积和地块连通性方面起到一定积极作用,在距市中心10km范围内紧凑度提高,整体上松散式和紧凑式扩张并存。
杨振山蔡建明文辉
关键词:遥感解译土地利用景观指数
基于资源开发利用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被引量:22
2010年
围绕资源规模和供给能力,资源开发对经济的支撑力、人类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3个维度,构建基于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模型,将可持续发展的程度分为可持续发展、基本可持续发展、基本不可持续发展、不可持续发展4个类型,并提出了评价模式与评价方法,通过指标体系对乌昌地区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乌昌地区总体上处于可持续发展类型的结论。对以资源开发利用为支撑的区域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思考,认为优势资本转换是其可持续发展的最终途径,并从规范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主体、发展循环经济、引导资源型产业郊区化、培育接续产业4个方面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杨宇张小雷雷军董雯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基于分形理论的新疆干旱区绿洲城镇体系研究被引量:21
2010年
城镇体系具有自分形性。运用分形理论,对新疆干旱区绿洲城镇体系等级规模与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验证了新疆绿洲城镇体系的规模分布和空间布局均符合分形的特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新疆绿洲城镇体系的分形结构在空间上是从核心城市向边缘地区扩散发育的分形结构;第二,新疆绿洲城镇体系空间城镇分布情况只在局部空间存在分形,空间结构虚有框架但缺乏内部联动,整体结构不佳;第三,新疆绿洲城镇体系等级结构较为松散,首位度过高,人口金字塔呈"倒三角"结构,城镇体系发育不成熟,交通可达性对分形具有缓冲的效果;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近来主体功能区思想,对城镇体系结构优化提出建议。
强海洋张小雷雷军
关键词:主体功能区
基于AHP法的盐城市主导产业选择与空间布局被引量:29
2008年
从分析盐城市产业发展的现状特点出发,采用AHP决策分析法,通过建模、计算和检验,得出六大重点产业的重要性排序(其中,汽车工业和化工产业的权重最高),以及此六大重点产业布局在盐城下辖各县(市、区)的权重得分。相关计算结果、为盐城市主导产业选择和重点产业空间布局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并对AHP法在产业空间布局中的应用做出适当的探讨。
王辰张落成姚士谋
关键词:AHP主导产业
荷兰规划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被引量:1
2012年
荷兰是欧洲规划的代表性国家之一,特别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荷兰规划在欧洲独树一帜,体现了丰富的战略性和实效性。结合荷兰规划体系特点,探讨如何在规划中有效地将空间维度融入以贯彻战略意图,对于做好我国规划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荷兰规划评析(一)规划体系及其特点20世纪60年代,
文辉钟笃粮王大伟
关键词:战略意图空间维度实效性
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研究——以中国西北五省会城市为例
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是衡量城市旅游发展总体水平的综合方法,能够反映城市之间旅游发展的水平差异,在区域旅游规划中可作为选取旅游产业增长极的科学途径。然而,旅游研究数据难以获取,使得定量评价研究滞后。本文试图选取容易获取数据的...
田大江刘家明王润
关键词:城市旅游竞争力城市旅游
文献传递
新疆城市经济区划分及影响范围被引量:21
2010年
明确且合理的城市经济区和空间组织是区域内各城市实现功能整合的前提,也是实现城乡统筹、有序协调发展的基础。通过因子分析方法来计算城市的中心性指数,在GIS软件的支持下,利用Voronoi图对地理空间进行分割,逐层递归,确定不同等级的中心城市,并构建城市断裂点理论与倍增加权Voronoi图相融合的GIS空间分析方法,划分城市经济影响范围。结果表明:第一,采用简单Voronoi的递归算法,依据城市的中心性指数,选出不同等级的中心城镇,很好地体现了中心职能在地域空间上的分布;第二,基于城市断裂点理论的倍增加权Voronoi图,不仅考虑了城市的实力,而且考虑了城市之间的空间邻近关系,并且很好地反映城市之间的空间竞争关系。第三,这种技术方法结合自然地理条件和行政区划等人文要素的定性分析,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现实意义。本文结合新疆独特的地理环境,探讨了新疆各级中心城镇和影响范围,旨在运用新技术和定量化的方法更科学地划分城市经济区,结合现有的城镇现状和发展战略,为未来新疆的城市与区域规划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卢思佳张小雷雷军许科研
关键词:VORONOI图城市经济区
制造业企业区位选择与南京城市空间重构被引量:118
2009年
企业区位选择研究是从微观角度理解城市结构变动的重要视角,本文构造了一个制造业区位选择作用于城市空间重构的理论框架,并以南京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在理论框架的基础上,首先采用计量模型检验了制造业企业郊区化扩散和重新集聚一系列影响要素,其次从要素空间分布及集聚经济的角度分析制造业的扩散和集聚的微观行为对城市空间重构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由于土地有偿使用、城市外围交通改善、政府"退二进三"的规划管理、城市开发区建设等因素的作用,南京制造业明显的郊区化扩散和集聚,对南京城市的郊区化和空间重构具有显著影响。研究还发现,污染密集型制造业较其他制造业具有更加强烈的郊区化趋势,这对提升城市功能和改善城市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吕卫国陈雯
关键词:企业区位选择城市空间重构制造业
利用探索式空间数据解析北京城市空间经济发展模式被引量:40
2009年
城市经济空间结构是城市研究和城市规划基本内容之一。利用其探索式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根据1949-2004年企业登记就业数据在邮政区尺度上对北京市1949年以来城市空间经济发展进行了探讨。基于空间邻近矩阵和不同距离矩阵的Global Moran'sI和Local Moran'sI都表明解放后市区并没有明显的经济集聚,50多年来空间经济发展模式几乎都是以市区为核心集聚式发展;尽管郊区一些重要乡镇呈现出发展势头,但几乎没有和周边地区形成互动关系,而是和市中心或其它地区保持较强的联系。分析还表明,北京地区经济的空间相互作用在计划经济时代大体在60km以内,市场经济时代(1983-2002年)提高到75km。北京经济空间模式经历了以下6个阶段:①1957-1982年,中心集中发展;②1983-1987年,沿京津廊道空间组织;③1988-1992年,北部为主的城市中心发展;④1993-1997年,城市中心集中扩张模式;⑤1998-2002年,城市中心填充发展;⑥2002-2004年,出现了城市空心化结构态势,空间经济组织面临新一轮重组。
杨振山蔡建明高晓路
苏州市区信息通讯企业空间集聚与新企业选址被引量:102
2010年
高科技产业是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发展与区域竞争的关键,但是高科技产业发展空间极不平衡.空间要素显著影响高科技企业区位选择及空间集聚。针对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家、省等大尺度单元.本文引入空间点模式分析方法.探讨了1996—2006年间苏州市区不同空间尺度上信息通讯企业的时空集聚特征。研究发现:在0~6km的尺度上,信息通讯企业表现出明显的集聚特征.并随着尺度的增加呈现出倒“U”型集聚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空间集聚的“热点地区”逐渐从老城区向外围推移.但是集聚峰区依然主要分布在老城区及其外围的国家和省级开发区:同时.新企业的选址与原有企业的分布特征表现出很强的相关性。运用计数模型的计量结果也表明企业集聚特征对新企业区位选择具有显著影响.同时起作用的还有地方政府政策影响下的开发区建设、城市内外交通条件、自然环境条件等因素。
袁丰魏也华陈雯金志丰
关键词:区位选择点模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