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发展基金(2007A02003)

作品数:3 被引量:16H指数:3
相关作者:彭述明陈晓军朱德琼高小铃王和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发展基金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核科学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核科学技术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增殖剂
  • 2篇湿法
  • 2篇硅酸
  • 2篇硅酸锂
  • 2篇LI
  • 1篇制备及性能
  • 1篇湿法制备
  • 1篇固相反应法
  • 1篇粉体
  • 1篇包层

机构

  • 5篇中国工程物理...

作者

  • 5篇陈晓军
  • 5篇彭述明
  • 4篇高小铃
  • 3篇杨通在
  • 3篇朱德琼
  • 2篇古梅
  • 2篇王和义
  • 1篇罗阳明
  • 1篇吴仲诚

传媒

  • 1篇化学研究与应...
  • 1篇材料导报
  • 1篇原子能科学技...

年份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Li_4SiO_4陶瓷微球的间接湿法制备工艺与表征被引量:5
2010年
以碳酸锂、二氧化硅为原料,用间接湿法工艺制备Li4SiO4(正硅酸锂)陶瓷微球,主要过程为将反应原料混合物的悬浊液经冷冻成型工艺一步成球,再经反应烧结获得Li4SiO4陶瓷微球。通过调节体系固相含量和烧结温度等关键工艺条件,制备出粒径为0.5~1.0mm的Li4SiO4陶瓷微球。Li4SiO4陶瓷微球表面和断面具有丰富的孔道结构,微球的表观密度为85%T.D.(理论密度);Li4SiO4的晶相为α相,相纯达99%,Li含量为21.7%,球形度优于1.04,目标微球的平均抗压强度为45N。
高小铃陈晓军古梅杨通在王和义彭述明
间接湿法正硅酸锂陶瓷微球的制备与性能
介绍了正硅酸锂(Li4SiO4)陶瓷微球的间接湿法制备工艺,主要过程为将反应原料混合物的溶液经自制的微球成型装置一步成球,再经反应烧结和焙烧、煅烧等过程,获得正硅酸锂陶瓷微球。采用间接湿法工艺制备出粒径为0.5mm~1....
高小铃陈晓军古梅罗阳明杨通在王和义彭述明
关键词:湿法
文献传递
固体氚增殖剂的制备及性能综述被引量:12
2008年
聚变或聚变-裂变混合堆中通常采用含锂的材料作为氚增殖剂。概述并比较了氚增殖剂的几种制备方法,就几种氚增殖剂的热学、化学、机械性能、辐照行为和氚释放等进行了综合评述,简单介绍了氚增殖剂在聚变堆中的作用和发展趋势,为我国实验包层模块(TBM)产氚包层中氚增殖剂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朱德琼陈晓军彭述明
两种湿法制备β-Li3TaO4陶瓷微球
β-Li3TaO4具有锂密度高,熔点高(>1400℃),导热性能好等特点,有望成为聚变-裂变堆或聚变堆中一种新型的固体氚增殖剂备选材料。本文在改进间接湿法制备工艺的基础上,采用直接湿法制备了直径为0.7mm~1.0mm,...
朱德琼彭述明陈晓军高小铃杨通在
文献传递
Li_3TaO_4粉体的制备及表征被引量:4
2010年
钽酸锂作为一种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新型固体氚增殖剂,主要有三种化合物:LiTaO3,Li3TaO4和Li7TaO6,Li3TaO4具有较高的锂密度(0.46g/cm3),还具有高熔点(>1400℃)、良好的热学稳定性和较高的热导率等特点。本文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出高相纯(>99%)、小粒径(1.4μma.v)的β-Li3TaO4粉末。并从锂密度、相结构稳定性、热学稳定性和热导率方面讨论了Li3TaO4作为氚增殖剂备选材料的可能性。
朱德琼彭述明陈晓军高小铃吴仲诚
关键词:固相反应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