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2714)
- 作品数:18 被引量:123H指数:8
- 相关作者:汪若尘陈龙施德华孟祥鹏谢健更多>>
- 相关机构:江苏大学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密歇根州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直线电机式主动悬架建模与试验研究被引量:17
- 2016年
- 为实现悬架的主动减振,将直线电机作为汽车主动悬架的作动器。首先建立了1/4车辆主动悬架和直线电机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台架试验测试直线电机的输出电磁力,仿真结果与测试吻合较好,验证了直线电机数学模型的正确性;接着采用电流滞环控制和最优控制相结合的方法,根据路面激励状况,控制直线电机作动器输出相应主动力。最后采用d SPACE开发最优控制系统对主动悬架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系统能有效改善车辆舒适性和行驶安全性。
- 汪若尘谢健叶青孟祥鹏陈龙
- 关键词:主动悬架直线电机电流滞环最优控制
- 馈能悬架自适应离线神经网络逆控制被引量:11
- 2015年
- 在馈能悬架系统馈能回路中引入Boost/Buck型DC-DC变换器,将DC-DC变换器的非线性数学模型描述为稳态分量和扰动分量之和,设计了自适应离线神经网络逆控制器。控制器由离线神经网络逆控制器和自适应控制器组成,离线神经网络逆控制器产生直流变换器的稳态输入,并利用变换器的稳态分量产生训练离线神经网络逆控制器的样本,自适应控制器产生补偿系统参数变化和不确定性扰动的动态输入。在此基础上,对控制器的性能进行了快速控制原型试验验证。最后,对馈能悬架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自适应离线神经网络逆控制器能够使电动机电磁阻尼力较好地跟踪理想力,改善车辆的舒适性和平顺性,并有效地回收部分悬架振动能量,实现自供能控制。
- 陈龙施德华汪若尘钱金刚
- 关键词:DC-DC变换器神经网络逆系统自适应控制
- 车辆惯容器-弹簧-阻尼器半主动悬架模糊控制被引量:17
- 2013年
- 为了研究惯容器-弹簧-阻尼器(ISD)半主动悬架系统对汽车平顺性和安全性的影响,建立了2自由度车辆ISD半主动悬架模型,采用模糊控制策略,以车身垂直加速度及车身垂直加速度变化率作为模糊控制器的输入信号对ISD半主动悬架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开发了基于dSPACE的半主动悬架模糊控制系统,并进行了台架试验研究,分析了ISD半主动悬架系统在不同车速下对随机输入路面的相应。仿真结果和台架试验结果基本吻合,结果表明:所建立的ISD半主动悬架数学模型正确,采用模糊控制的ISD半主动悬架系统在减少振动,提高汽车行驶平顺性方面要优于ISD悬架。
- 汪若尘孟祥鹏施德华陈兵陈龙席宁
- 关键词:车辆模糊控制半主动悬架台架试验
- 直线电机馈能悬架半主动控制特性的仿真分析被引量:13
- 2015年
- 针对被动悬架无法兼顾不同路面乘坐舒适性与行驶安全性,而主动悬架能耗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半主动馈能悬架。首先通过分析馈能回路工作特性,确定了半主动馈能悬架系统中直线电机电磁阻尼力的工作区域;随后采用线性最优控制(LQG)策略,探究了直线电机的最优工作点,分析了半主动控制特性的影响因素;最后根据半主动馈能悬架的控制特性,设计了半主动控制策略,控制效果接近LQG主动控制。同时还分析了不同型号直线电机式半主动馈能悬架的馈能特性,当选定蓄电池端电压为36 V时,车身加速度均方根值较传统被动悬架降低了12.3%,即半主动馈能悬架的乘坐舒适性优于传统被动悬架;而蓄电池的充电功率为20.48 W,馈能效率为44.75%,回馈的能量可用于车辆其他电气设备,从而降低整车能耗。
- 汪若尘钱金刚施德华郗欢欢
- 关键词:直线电机半主动控制最优控制
- 半主动空气悬架自适应小波消噪与试验被引量:2
- 2015年
- 为了消除半主动空气悬架系统因非线性、参数时变性及模型的不确定性带来的噪声干扰,研究了半主动空气悬架小波消噪的工作机理,设计了半主动空气悬架的小波消噪神经元自适应控制器,建立了基于小波降噪的半主动空气悬架的动力学模型。在仿真的基础上,进行了台架试验研究,分析了小波降噪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基于小波消噪的神经元自适应控制的半主动空气悬架,改善了车辆质心加速度及俯仰角加速度,提高了整车综合性能。
- 汪若尘陈欣钱金刚李娇娇陈龙
- 关键词:半主动空气悬架自适应控制小波降噪台架试验
- 基于联合仿真的直线电机主动悬架协调控制研究
- 2015年
- 为了更准确地描述直线电机主动悬架系统的动态性能,本文建立了直线电机主动悬架整车SIMPACK多体动力学模型,基于八板块假说,将整车姿态解耦成垂直、俯仰和侧倾三种运动姿态,针对三种运动姿态的特征分别设计了相应的模糊控制器,建立了MATLAB/Simulink控制模型,并进行了联合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悬架相比,直线电机主动悬架的车身质心加速度、俯仰角加速度和侧倾角加速度均方根值平均降低了16.28%、8.7%和16.64%,该控制策略可行,有效改善了车身的运动姿态,提高了汽车的抗俯仰和抗侧倾能力,协调了车辆行驶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性。
- 孟祥鹏汪若尘郗欢欢孙泽宇谢健
- 关键词:联合仿真协调控制平顺性
- 基于液压惯容器的ISD悬架性能分析与试验被引量:6
- 2016年
- 针对机械式悬架存在的惯容器"背隙"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液压惯容器的ISD(inerter-spring-damper,简称ISD)悬架。介绍了液压惯容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建立了液压惯容器ISD悬架的整车模型,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进行了压惯容器ISD悬架平顺性仿真;研究了液压惯容器ISD悬架在脉冲输入、随机路面输入作用下的动态性能。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液压惯容器ISD悬架台架试验,试验与仿真结果基本吻合。结果表明,与传统被动悬架相比,液压式惯容器ISD悬架可以有效降低车身垂直振动加速度。
- 汪若尘叶青孙泽宇谢健陈龙眭忠
- 关键词:车辆悬架仿真平顺性
- 混合电磁悬架阻尼系数优化设计被引量:2
- 2017年
- 为提高电磁悬架的可靠性,提出一种直线电机与可调减振器并联的混合电磁悬架结构。混合电磁悬架可以工作在被动和主动两种工作模式中,首先研究了被动模式下减振器阻尼值对馈能性能和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折中设计确定了最优阻尼值,与传统被动悬架相比,被动模式下的混合电磁悬架可有效协调馈能性能和动力学性能。然后分析了主动模式下阻尼值对能耗特性的影响规律,并分别以乘坐舒适性和行驶安全性为控制目标,确定了不同控制目标下的最优阻尼值,与主动电磁悬架相比,混合电磁悬架可有效降低系统的能量消耗,达到节能的目的。
- 汪佳佳陈龙汪若尘
- 关键词:阻尼系数可靠性乘坐舒适性
- 基于ADAMS/Car麦弗逊式前悬架的优化设计被引量:12
- 2014年
- 为了解决某车型普遍存在轮胎早期磨损严重的问题,通过ADAMS/Car软件建立该车型前悬架的虚拟样机模型,并进行运动学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车轮的前束角在跳动过程中变化过大,可能是导致轮胎磨损严重问题的原因。因此将模型导入ADAMS/Insight模块中进行优化分析,优化后前轮前束角的变化范围由-1.02~0.78o降低到-0.32-0.24o,轮距变化由优化前的-0.36~5.4 mm降低到-0.1~4.6 mm,明显降低了轮胎侧偏磨损,改善了车辆直线行驶的稳定性能。
- 王若平栾志毅毛晨曦袁忠锋王思祖
- 关键词:麦弗逊悬架车轮定位参数优化设计
- 液压互联消扭悬架系统研究被引量:9
- 2015年
- 根据悬架约束最小化原理,提出一种液压互联消扭悬架系统,阐述了该系统的结构与原理,构建了液压互联消扭悬架系统模型及整车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各种工况下液压互联消扭悬架动态性能,设计液压互联消扭悬架原理样机,进行台架试验,仿真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结果表明:与传统被动悬架相比,液压互联消扭悬架能有效抑制车身振动,控制了车身姿态,协调了车辆的行驶平顺性与安全性,提高了车辆极端路况的路面通过性能,消除了部分车身扭转载荷,并能实时控制车辆的转向特性。
- 汪若尘吴涛孟祥鹏黄欢陈龙
- 关键词:平顺性通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