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19990433)

作品数:9 被引量:261H指数:8
相关作者:黄志龙赵喆钟宁宁周立宏李三忠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4篇碳酸
  • 3篇盐岩
  • 3篇碳酸盐
  • 3篇碳酸盐岩
  • 3篇盆地
  • 2篇动力学
  • 2篇源岩
  • 2篇烃源
  • 2篇烃源岩
  • 1篇地壳伸展
  • 1篇动力条件
  • 1篇动力学关系
  • 1篇燕山期
  • 1篇油气
  • 1篇油气勘探
  • 1篇有机质
  • 1篇有机质丰度
  • 1篇原生
  • 1篇原型盆地
  • 1篇造山带

机构

  • 4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香港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国...
  • 1篇中国石油吐哈...

作者

  • 4篇钟宁宁
  • 4篇黄志龙
  • 4篇赵喆
  • 2篇李三忠
  • 2篇周立宏
  • 1篇李艳霞
  • 1篇高岗
  • 1篇何建坤
  • 1篇刘建忠
  • 1篇刘金朝
  • 1篇蒋凌志
  • 1篇郭晓玉
  • 1篇刘展
  • 1篇顾家裕
  • 1篇高振平
  • 1篇刚文哲
  • 1篇赵国春
  • 1篇王金铎
  • 1篇方辉
  • 1篇张平

传媒

  • 3篇石油勘探与开...
  • 2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地球化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年份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华北克拉通中东部基底构造单元的重磁特征被引量:25
2004年
 系统收集并重新处理了华北克拉通中东部的重磁资料,利用处理结果,结合近年来华北克拉通前寒武纪结晶基底构造研究的进展,重新将华北克拉通中东部划分为2个一级重磁异常单元和7个二级重磁异常单元;重点描述了7条分划性断裂的重磁特征,特别指出中国东部重力梯度带正是华北克拉通中部'带的集中表现,而郯庐断裂带和兰考—聊城—盐山—台安—大洼断裂带是燕山期陆内不同刚性块体调整的重要边界,所以也是重磁特征的变异带.据此,对华北克拉通断裂与构造单元的重磁异常特征赋予了新的地质意义.研究表明,华北克拉通现今的地球物理特征能够反映结晶基底构造,其原因是华北克拉通现今构造格局是中新生代构造继承结晶基底构造的结果.
周立宏李三忠赵国春刘展郭晓玉王金铎
关键词:基底磁力
碳酸盐岩有效排烃动力条件与临界有机质丰度关系被引量:6
2005年
在碳酸盐岩的可能排烃动力学模型中,微裂缝作为压力释放的有效通道至关重要.碳酸盐岩烃源岩生烃过程中微裂缝的形成难以直接观察,但可以通过模拟实验,根据产物计量和一定的数学模型,计算生烃增压值,并通过岩石物理性质得到的理论破裂压力阀值判断其形成的温压条件.结果表明,碳酸盐岩有效排烃动力与有机质丰度有关.当有机质类型和成熟度一定时,有机质丰度越高,所产生的生烃增压就越大.有机质丰度很低的碳酸盐岩在一般地温条件下,难以产生足够的生烃增压使岩石破裂并形成微裂缝作为效排烃通道.在常规的油气生成的温度压力条件下,有机碳含量0.2%~0.3%可能是满足有效排烃动力条件的临界有机质丰度.
黄志龙钟宁宁赵喆
关键词:碳酸盐岩烃源岩排烃有机质丰度
碳酸盐岩烃源岩生烃增压规律及其含义被引量:11
2005年
碳酸盐岩由于成岩-固结早,烃源岩排烃的动力主要是水热增压和生烃增压。通过碳酸盐岩烃源岩不同有机碳含量样品温、压关系的模拟实验,建立了增压值与温度的数值关系模型。实验结果表明,碳酸盐岩烃源岩生烃过程中生烃增压值远高于水热增压值。碳酸盐岩烃源岩排烃动力的大小主要受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和温度的影响。对于同一烃源岩来说,随着热演化程度增高,生烃增压值迅速增大;当热演化程度相当时,生烃增压值与样品的有机碳含量成正相关关系。若烃源岩有机碳含量过低,烃源岩产生的生烃增压值不足以有效地把烃类排出烃源岩。由于碳酸盐岩烃源岩中含水量通常很低,则生烃增压特别是生气增压对排烃而言更为重要。因此,碳酸盐岩烃源岩遵循生烃—增压—超压—压力释放—排烃的动力学模式。
赵喆钟宁宁黄志龙
关键词:碳酸盐岩
碳酸盐岩排烃条件及其对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下限的影响被引量:12
2006年
碳酸盐岩排烃问题一直是地球化学界争论和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也是模拟实验中的一个难点。通过对碳酸盐岩与泥岩生排烃过程中的产物和排烃动力的定量模拟实验研究,确定了碳酸盐岩烃源岩的有效排烃方式,讨论了碳酸盐岩在排烃临界条件下的有机质丰度的取值范围。实验结果表明,碳酸盐岩排烃模式与泥岩的模式不同,有其特殊的排烃方式;在碳酸盐岩排烃过程中生烃增压是主要的排烃驱动力;有机质丰度下限值不是一个定值,正好相反,随着热演化温度的不同,有机质丰度下限值也不尽相同。根据碳酸盐岩特殊的排烃模式,源岩有机碳含量0.4%~0.5%可能是满足碳酸盐岩源岩有效排烃条件的临界有机质丰度范围值。
赵喆钟宁宁黄志龙
关键词:碳酸盐岩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生物礁的发现及其意义被引量:85
2001年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野外地质露头的考察和岩心的观察以及地震剖面的解释 ,在奥陶系发现了大量的生物礁。生物礁的分布地区和层位存在着规律性 ,从层位上来看 ,生物礁主要分布在中、上奥陶统 ;从地区来看 ,主要分布在塔中、轮南、巴楚、阿尔金断隆和库鲁克塔格地区。造礁生物主要有层孔虫、苔藓虫、珊瑚、蓝绿藻、管孔藻、托盘类、海绵 ,附礁生物主要有角石、腹足、棘皮、介形虫、瓣鳃、腕足、海百合、藻类、三叶虫、头足类 ,不同地区造礁生物和附礁生物组合是有差异的。生物礁发育的环境是台地边缘和台地内部相对高的地方。生物礁的发现无论在实践中还是在理论上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图 2表 1参
顾家裕方辉蒋凌志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生物礁碳酸岩油气勘探
生烃化学动力学在川东北普光气田的应用被引量:13
2006年
普光气田是四川盆地近期发现的规模最大、埋藏最深、资源丰度最高的气田。通过认识普光气田各个烃源岩层的贡献量、生烃关键期与构造演化的关系、油气成藏具体模式等,建立生烃化学动力学模型、标定参数,结合地区烃源岩参数和地史、热史资料,定量描述该地区的生烃过程及油裂解成气过程。认为:普光地区的主力烃源岩为下志留统泥岩;主要干酪根生油期为早二叠世末到早三叠世末期(距今286Ma至240Ma);主要干酪根生气期为中三叠世(距今240Ma至230Ma);主要气源是原油后期热裂解气,原油裂解成气的时间比较晚,主要油裂解成气期为早白垩世(距今144Ma至97.5Ma),从而决定了普光气田的成藏模式为“多期成藏,油气转化,晚期定位”。
赵喆钟宁宁李艳霞张平
关键词:普光气田生烃化学动力学四川盆地
川西平落坝气田原生与次生气藏烃类组成特征被引量:14
2003年
对川西平落坝气田的原生气藏和次生气藏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对比。原生气藏是形成于生烃层系内的气藏和与烃源层系上部、下部相接触或接近的非生烃层系内的气藏。根据气藏与生烃层系的关系将次生气藏分为再分配型次生气藏、非再分配型次生气藏和混合型次生气藏。平落坝次生气藏的天然气重烃含量高、相对密度高 ,甲烷含量相对低 ,非烃气体很少。原生气藏和次气藏的异戊烷 /正戊烷比值接近或比后者略高。次生气藏的异丁烷 /正丁烷比值高于原生气藏。侏罗系次生气藏的碳同位素要比原生气藏天然气碳同位素轻。原生气藏比次生气藏中含有更多的较重的残留烃。
黄志龙高岗刚文哲
关键词:甲烷碳同位素
下地壳流变与造山带同挤压期地壳伸展的动力学关系被引量:16
2002年
应用不可压缩非牛顿粘性流体的本构关系 ,对造山带同挤压期下地壳流变及其与上地壳构造伸展的动力学关系进行了二维有限元数值模拟 .结果表明 ,在板块侧向挤压下 ,当造山带山根下陷和地表隆起达一定程度后 ,地壳不同层圈岩石将发生复杂的粘性流变 .流变的运动学方式和分布范围不仅与时间有关、同时还受地壳厚度转变带形态的制约 .在构造挤压和山体荷载达到弹性平衡状态后 ,地壳流变首先发生在造山带下地壳山根 ,但经一定的Maxwell时间后 ,流变将不断局限于造山带前缘的厚度转变带 .这一流变方式的变化是导致造山带浅部地壳动力学转变的主要原因 .它造成造山带内上地壳最小主应力从近水平挤压不断转化为近水平拉张 ,由此使造山带前陆发生挤压冲断的同时 ,山体的核部发生上地壳的拉张伸展 .最后 ,应用这一结果讨论了青藏高原南缘南北向地壳伸展的动力学性质 .
何建坤刘金朝
关键词:动力学关系碰撞造山带数值模拟
渤海湾盆地区燕山期构造特征与原型盆地被引量:84
2003年
 结合近几年来渤海湾盆地区深层地震勘探与解释的成果,重点论述了渤海湾盆地区燕山期构造特征与盆地原型,提出燕山期构造变形样式总体在纵向上可分为三个构造层,分别称为上部、中部和下部;横向上总体可分为三个构造带,西部为向西逆冲的薄皮逆冲带,中部为冲断-走滑带,东部为厚皮褶皱-冲断带,主体由两期挤压方向皆为NW-SE向的褶皱-逆冲变形形成;并将其演化分为三个阶段:燕山早期、燕山中期和燕山晚期.但是,渤海湾盆地区燕山期的构造变形特征和原型盆地有所变化,其空间上的差异是基底构造格局及其空间差异叠合的结果.综合其它研究结果还表明,渤海湾盆地区燕山期构造是在西太平洋大陆边缘弧的挤压构造背景下,陆内壳下拆沉和壳内挤出逃逸构造的综合动力作用下形成的.
周立宏李三忠刘建忠高振平
关键词:渤海湾盆地中生代燕山期逆冲构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