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地震行业科研专项(2008419012)

作品数:4 被引量:34H指数:4
相关作者:杨晓松陈建业张国苓闫小兵吴曼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山西省地震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地壳
  • 2篇各向异性
  • 1篇低渗
  • 1篇低渗透
  • 1篇低渗透率
  • 1篇地幔
  • 1篇地幔对流
  • 1篇岩石
  • 1篇岩石圈
  • 1篇影响因素
  • 1篇软流圈
  • 1篇渗透率
  • 1篇数值模拟
  • 1篇青藏
  • 1篇稳态法
  • 1篇相互作用
  • 1篇解耦
  • 1篇晶格优选方位
  • 1篇高原地壳
  • 1篇MPO

机构

  • 4篇中国地震局
  • 2篇山西省地震局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4篇陈建业
  • 4篇杨晓松
  • 2篇闫小兵
  • 2篇张国苓
  • 1篇石耀霖
  • 1篇吴曼
  • 1篇杨彧

传媒

  • 3篇地震地质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中下地壳岩石弹性波各向异性的影响因素被引量:9
2010年
地壳岩石成分及其构造的复杂性使得地壳弹性波各向异性的影响因素比较复杂。在地壳浅部,裂隙广泛发育,它们的定向排列对岩石各向异性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在地壳深部,裂隙基本闭合,岩石的各向异性主要是由矿物晶格优选方位(LPO)和形态优选方位(SPO)决定的。云母和(或)角闪石含量较高且定向排列的地壳岩石通常具有较高的各向异性。熔体的定向排列(MPO)可以显著地加强地壳各向异性。
张国苓杨晓松陈建业闫小兵
关键词:地壳各向异性晶格优选方位
超低渗透率测量仪的测试标定及初步测量结果被引量:11
2011年
低渗-超低渗透率测量是流体渗流力学和岩石物理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断层带流体输运的定量化研究对于了解断层的力学性质和预测地下流体的流动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介绍了新研制的超低渗透率测量系统和工作原理。这套设备使用稳态法和目前逐渐流行的孔隙压力振荡法进行测量,其孔隙流体为蒸馏水和氮气,最高围压可达200MPa,孔隙压上限为40MPa。对该测量系统进行了参数标定,并给出了循环加载条件下典型砂岩的渗透率测量结果。对比了2种测量方法得到的结果,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原因,比较了2种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条件。探讨了孔隙压力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按照加载间隔计算了有效压力系数。结果发现有效压力系数依赖于加载路径。使用最小二乘法对所有数据进行拟合,求出了最优有效压力系数并获得渗透率和有效压力函数关系,为分析围压和孔隙压对渗透率的影响提供了依据。
吴曼杨晓松陈建业
关键词:稳态法
热-流-固耦合方法模拟岩石圈与软流圈相互作用被引量:8
2009年
岩石圈和软流圈的相互作用是现今地球动力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针对岩石圈与软流圈的相互作用模型,开发了新的基于热-流-固三场耦合方法的有限元程序.岩石圈变形和对流的地幔之间的耦合方式为:地幔在热驱动(或运动岩石圈的拖曳)下产生对流,对流的地幔对耦合边界施加载荷并造成岩石圈的变形,变形的岩石圈反作用于软流圈从而影响其地幔对流的状态.温度场根据速度场和网格变形的结果适时调整,如此反复推动整个系统的演化.利用该耦合方法模拟了"地幔柱作用下地表隆升"地质过程,其结果与实际地质资料和地质认识能很好的吻合,验证了该方法模拟地幔与软流圈相互作用过程的有效性及处理复杂耦合问题的能力.
陈建业杨晓松石耀霖
关键词:地幔对流数值模拟
部分熔融强化了青藏高原地壳的各向异性?被引量:10
2010年
深部岩石的弹性波各向异性是人们了解地壳深部构造特征,分析其成因,探讨其动力学意义的重要岩石物理参数。实验结果表明由矿物晶格定向分布(LPO)所引起的地壳岩石平均各向异性强度通常不超过5%,远不足以解释在青藏高原地壳中所观测到的弹性波各向异性之强度。模拟结果显示,熔体的定向分布(MPO)能够引起强烈的弹性波各向异性。例如,当熔体的形态因子(α)值介于0.1~0.5之间,熔融程度为5%~10%时,由定向分布的酸性熔体囊所产生的各向异性强度可以达到2%~10%(P波)、2.2~40%(S波)。众多研究资料显示,青藏高原—川滇西部具有加厚的中、上地壳和高地热梯度,低度部分熔融作用在其深部地壳中广泛存在。低度熔体在构造应力作用下的定向分布可能是造成该地区深部地壳存在异常强的各向异性层的重要原因。这暗示目前在青藏高原—川滇西部探测到的异常强的区域性各向异性层是具有部分熔融成因的强烈构造变形带。该构造变形带具有潜在的"解耦"功能,并作为地壳浅部刚性层(块体)的底界协调着块体与其下伏地壳或岩石圈地幔的差异运动。
杨彧陈建业杨晓松闫小兵张国苓
关键词:部分熔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