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50775143)
-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2
- 相关作者:李敏王宏伟蔡兰蓉曲周德刘鹏鑫更多>>
- 相关机构: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钛合金在不同介质下电火花表面强化研究被引量:8
- 2013年
- 以石墨为工具电极,分别在煤油、雾和混粉准干式工作介质条件下对TC4钛合金进行电火花表面强化。对强化层微观组织、相组成及显微硬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强化层均呈菊花瓣状,雾与混粉准干式介质条件下获得的强化层形貌相似,且与煤油介质条件下相比更致密。对各种工作介质条件下获得的强化层进行物相分析发现,煤油与雾介质条件下均由基体α-Ti和TiC相组成,混粉准干式介质条件下,强化层除了基体α-Ti和TiC相外,还有TiB相存在。强化层表面显微硬度较原始TC4钛合金相比均有大幅提高,混粉准干式介质条件下获得的强化层显微硬度(HV)达到最高值,由原始合金的300提高至约1200。
- 李敏王宏伟蔡兰蓉曲周德
- 关键词:显微硬度
- 电火花表面强化TC4钛合金的组织与性能被引量:8
- 2013年
- 以石墨为电极,分别在煤油和雾介质中对TC4钛合金(表面分别未涂覆及涂覆碳层)进行电火花表面强化。对强化层微观组织、相组成及显微硬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有强化层组织均呈菊花瓣状。合金表面涂覆碳层后强化层表面球状碳化物数量都较未涂覆时明显增加,且在煤油介质中得到的强化层中碳化物在花瓣边缘处聚集,雾介质条件下碳化物分布更为弥散、均匀。对强化层进行物相分析表明,强化相由电极C和基体Ti原位反应生成,强化层由基体α-Ti和TiC相组成。强化层表面显微硬度较原始TC4钛合金相比大幅提高,雾介质中得到的强化层显微硬度值与煤油介质中基本相同,可达800 MPa左右,但分布更为均匀,力学性能更稳定。
- 李敏王宏伟蔡兰蓉刘鹏鑫
- 关键词:电火花表面强化强化层相组成显微硬度
- 不同工作介质条件下电火花表面强化H13钢组织与性能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以硬质合金YG8为工具电极,分别在煤油和雾状工作介质中对H13钢进行电火花表面强化,并对强化层的微观组织、厚度、相组成及硬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种工作介质条件下获得的强化层组织均呈橘皮状,强化层断面由表及里依次由白亮层、过渡层和基体组成。雾状介质条件下强化层表面更平整,组织更致密,强化层的厚度为煤油介质条件下的2倍。对强化层进行物相分析表明,煤油介质条件下强化层主要有α-Fe,Cr,FeCr及Co3Fe7相,雾状介质条件下强化层主要以Fe3C,FeCr,α-Fe及Co3Fe7相为主。强化层显微硬度较原始H13钢均有大幅提高,煤油介质条件下强化层显微硬度为HV855.6,而雾状介质条件下高达HV1 286.3。
- 杨慧李敏王井玲孟昭强
- 关键词:电火花表面强化工作介质强化层相组成显微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