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kzcx2-yw-123)

作品数:1 被引量:1H指数:1
相关作者:张斯奇张怀石耀霖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会议论文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1篇电离层
  • 1篇映射
  • 1篇映射函数
  • 1篇有限差分
  • 1篇统计特性
  • 1篇青藏
  • 1篇青藏高原
  • 1篇热模拟
  • 1篇TEC
  • 1篇赤道
  • 1篇春秋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篇万卫星
  • 1篇石耀霖
  • 1篇张怀
  • 1篇张斯奇
  • 1篇温晋
  • 1篇任志鹏

传媒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年份

  • 2篇2009
  • 1篇2008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赤道区电离层垂直漂移的春秋不对称性
<正>电离层等离子体密度和温度等,存在明显的春秋不对称性。然而,前人对于电离层春秋不对称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高纬度,对于低纬和赤道区的研究比较少。在低纬和赤道区,因为电离层等离子体的电动力学漂移(特别是其中的垂直漂移)对...
任志鹏万卫星
文献传递
GPS TEC测量中垂直TEC映射函数的实验观测和统计特性
利用GPS信标测量获得的电离层电子浓度总含量是沿电波路径的斜向TEC,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中,常常需要通过一定的规则算法将斜向TEC转换为垂直方向的TEC。从TES向TECV的转换关系称为映射
温晋万卫星丁峰乐新安
青藏高原深部热结构模拟的探讨被引量:1
2009年
对地幔过渡带的研究表明,410km和660km速度间断界面是由于相变引起的不连续界面.穿越过渡带的深俯冲会引起这2个速度不连续面产生起伏.在中国东北等俯冲带地区,地震层析成像观测到了俯冲板片在660km界面上的平卧滞留,地震接收函数也观测到了这种滞留而产生的相变界面加深.然而在最近青藏高原南部展开的几组研究工作表明,地震接收函数并未在该区域发现不连续面存在明显起伏.为了验证该地区是否不存在穿越不连续面的俯冲,还是俯冲引起的不连续面的起伏没有被观测到,进行了该碰撞区域的热模拟,计算不连续面可能的起伏量.研究大角度俯冲、小角度俯冲和印度岩石层使青藏高原整体加厚等模型.在只考虑橄榄石-尖晶石相变作为410km不连续面产生原因、尖晶石-钙钛矿相变作为660km不连续面产生原因的前提下,计算结果表明,以上模型只要存在穿越以上界面的俯冲,就能够产生比较明显的起伏,这样的起伏应该能被地震接收函数观测到.根据以上的研究结果以及接收函数观测,更倾向于支持藏南区域应该不存在到达地幔过渡带的深俯冲,俯冲带可能向北到达更远的地方.
张斯奇张怀石耀霖
关键词:青藏高原有限差分热模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