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204267)

作品数:4 被引量:1H指数:1
相关作者:苏计国刘明王存新岳俊杰孙巍更多>>
相关机构:燕山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同源模建
  • 2篇去折叠
  • 1篇蛋白
  • 1篇蛋白相互作用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功能
  • 1篇蛋白质相互作...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研究
  • 1篇英文
  • 1篇生物医学
  • 1篇生物医学应用
  • 1篇相互作用
  • 1篇结合域
  • 1篇白质
  • 1篇P53
  • 1篇THE_IN...
  • 1篇DNA结合
  • 1篇DNA结合域
  • 1篇NANOMA...

机构

  • 3篇燕山大学
  • 2篇北京工业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过...

作者

  • 3篇苏计国
  • 2篇王存新
  • 2篇刘明
  • 1篇许先进
  • 1篇陈慰祖
  • 1篇孙巍
  • 1篇岳俊杰
  • 1篇李平
  • 1篇刘斌

传媒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生物物理学报
  • 1篇Chines...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p53 DNA结合域与抗癌多肽的拉伸分子动力学研究(英文)
2014年
研究发现,取自蓝铜蛋白azurin的一段多肽p28能够进入癌细胞,结合到肿瘤抑制因子p53的DNA结合域上,进而增加p53的抗癌能力.本工作中,通过拉伸分子动力学方法,在原子尺度上研究了p28-p53 DBD复合物的解离过程.分析结果显示复合物的解离过程遵循着一定的分离顺序.对解离力的分析以及对沿着解离路径的不可逆做功的计算,使我们能够从复合物的能量地貌中提取有用的信息,而这些信息也决定了复合物的解离过程.
许先进苏计国陈慰祖王存新CANNISTRARO SalvatoreBIZZARRI Anna-Rita
关键词:P53
淀粉蔗糖酶AcAS的工作机理研究与稳定性改造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对新发现的一种新型淀粉蔗糖酶AcAS的结构功能进行深入讨论。方法:用同源模建方法构建AcAS的三维结构;用高斯网络模型和各项异性网络模型,对其功能型运动和工作机理进行预测;利用迭代高斯网络模型方法对其去折叠路径进行预测;根据去折叠路径预测及折叠自由能计算结果设计突变体。结果:模建结果表明,AcAS结构与淀粉蔗糖酶NpAS的结构更相似;AcAS有扭转运动的趋势,其中AcAS的N/C结构域运动性较强,而催化核心的运动性较弱;根据去折叠路径预测,发现N、B和C结构域较易去折叠;通过自由能计算,针对上述3个结构域设计了5株突变体。结论:构建了AcAS的三维结构模型并根据模型探讨了其工作机理;根据去折叠路径预测及折叠自由能计算结果,对AcAS的稳定性改造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刘明孙巍岳俊杰苏计国
关键词:同源模建去折叠
淀粉蔗糖酶DrAS的工作机理研究与稳定性改造
2013年
淀粉蔗糖酶(amylosucrase,AS)以蔗糖为唯一底物和能量来源催化合成直链葡聚糖。与AS相比,其它拥有合成直链淀粉样多糖的酶都需要利用昂贵的核苷酸激活糖来进行合成。这使得AS成为一种具有工业应用潜力的工业酶。尽管具有较大应用潜力,但AS较弱的稳定性严重影响了其在工业上的应用。作者对在Deinococcus radiodurans中发现的一种AS(DrAS)的结构及功能进行了较深入的讨论。首先,利用高斯网络模型和各项异性网络模型对其功能型运动和工作机理进行预测。随后,利用迭代高斯网络模型方法对其去折叠路径进行了研究,所得结果可对随后的突变体设计工作提供有益的帮助。最后,根据去折叠路径预测及折叠自由能计算结果,对DrAS的稳定性改造提出了建议。
刘明李平刘斌苏计国王存新
关键词:同源模建去折叠
Computational studies on the interactions of nanomaterials with proteins and their impacts
2015年
The intensive concern over the biosafety of nanomaterials demands the systematic study of the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ir biological effects. Many of the effects of nanomaterials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ir interactions with proteins and their impacts on protein function. On the other hand, nanomaterials show potential for a variety of biomedical applications,many of which also involve direct interactions with proteins. In this paper, we review some recent computational studies on this subject, especially those investigating the interactions of carbon and gold nanomaterials. Beside hydrophobic andπ-stacking interactions, the mode of interaction of carbon nanomaterials can also be regulated by their functional groups.The coatings of gold nanomaterials similarly adjust their mode of interaction, in addition to coordination interactions with the sulfur groups of cysteine residues and the imidazole groups of histidine residues. Nanomaterials can interact with multiple proteins and their impacts on protein activity are attributed to a wide spectrum of mechanisms. These findings on the mechanisms of nanomaterial–protein interactions can further guide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nanomaterials to realize their application in diseas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安德义苏计国李春华李敬源
关键词:蛋白质相互作用生物医学应用蛋白相互作用蛋白质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