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03JJY4043)

作品数:5 被引量:36H指数:3
相关作者:朱文晖张梦玺张志辉肖际东杨侃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动脉
  • 5篇颈动脉
  • 4篇动脉斑块
  • 4篇颈动脉斑块
  • 4篇斑块
  • 2篇心病
  • 2篇造影
  • 2篇造影术
  • 2篇髓过氧化物酶
  • 2篇冠心病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2篇过氧化
  • 2篇斑块形态
  • 2篇斑块形态学
  • 2篇超声
  • 2篇超声检查
  • 1篇动脉疾病
  • 1篇动脉狭窄
  • 1篇动脉造影

机构

  • 5篇中南大学湘雅...

作者

  • 4篇朱文晖
  • 3篇张志辉
  • 3篇肖际东
  • 3篇张梦玺
  • 2篇何炜
  • 2篇周平
  • 2篇杨侃
  • 2篇唐水娟
  • 1篇欧阳茂
  • 1篇李瑞珍
  • 1篇曹宇
  • 1篇朱文辉

传媒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年份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颈动脉斑块与冠状动脉斑块形态的关系被引量:15
2008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斑块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CA-IMT)及斑块指数的相关性。材料和方法:收集经冠状动脉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患者82例,根据斑块形态分为三组,即Ⅰ型病变(表面光滑)组31例,Ⅱ型病变(表面不规则)组32例和Ⅲ型病变(长段不规则)组19例;另设冠脉造影正常的25例为对照组。采用高频超声探测双侧颈动脉,观察IMT及有无软、硬斑。结果:冠心病组颈动脉CCA-IMT厚度、软斑PI、硬斑PI、总斑PI高于对照组(P<0.01);冠心病Ⅱ型病变组软斑PI、总斑PI明显高于Ⅰ型、Ⅲ型病变组(P<0.01);而Ⅱ型病变组CCA-IMT、硬斑PI与Ⅰ、Ⅲ型病变组相比无差异(P>0.05);Ⅰ型病变组与Ⅲ型病变组相比各组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颈动脉斑块(特别是软斑)与冠状动脉斑块的形态有一定的相关。
张志辉朱文辉张梦玺杨侃
关键词:冠心病冠脉造影术斑块形态学超声检查颈动脉斑块
超声直视下冠心病患者颈动脉斑块与hs-CRP、sICAM-1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指数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的相关性。【方法】对82例入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病人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正常冠状动脉组,冠状动脉单支病变组,及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组(双支或三支病变患者)。采用高频超声探测双侧颈动脉IMT和斑块指数,以及测定血清hsCRP,sICAM1含量。【结果】①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组IMT,软斑指数,硬斑指数及总斑块指数明显高于正常组和IMT,软斑指数,总斑块指数明显高于冠状动脉单支病变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组血清hsCRP,sICAM1含量亦明显高于正常组及冠状动脉单支病变组。②血清hsCRP和血清sICAM1与IMT,软斑指数,硬斑指数及总斑块指数均呈正相关。【结论】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测,可以初步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颈动脉粥样斑块及炎性因子的关系。
朱文晖张梦玺肖际东张志辉曹宇欧阳茂
关键词:颈动脉C反应蛋白质胞间粘附分子1
冠心病与颈动脉斑块及丙二醛化低密度脂蛋白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冠心病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CA-IMT)、斑块指数及丙二醛化低密度脂蛋白(MDA-LDL)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冠状动脉造影的冠心病患者82例,根据斑块形态,冠心病患者分为3组,即Ⅰ型病变(表面光滑)组(n=31),Ⅱ型病变(表面不规则)组(n=a2)及Ⅲ型病变(长段不规则)组(n=19),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25例为对照组纳入研究。采用高频超声探测各组双侧颈动脉 IMT 和软斑指数,硬斑指数及总斑块指数,以及测定血浆 MDA-LDL 含量。结果 (1)冠心病各组(包括Ⅰ型、Ⅱ型、Ⅲ型病变组)CCA-IMT、软斑 PI、硬斑PI、总斑 PI 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均P<0.01);冠心病Ⅱ型病变组软斑 PI、总斑 PI 与Ⅰ型、Ⅲ型病变组相比明显增高(P<0.01);Ⅱ型病变组血浆 MDA-LDL 含量与Ⅰ型、Ⅲ型病变组及照组相比明显增高(P<0.01)。(2)Ⅱ型病变组 MDA-LDL 含量与软斑 PI、总斑 PI 呈正相关(r=0.63,P<0.01;r=0.51,P<0.05)。结论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测,颈动脉斑块(特别是软斑)的检出,结合血浆 MDA-LDL 含量,可以初步预测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的不稳定。
张志辉朱文晖张梦玺杨侃
关键词: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术斑块形态学颈动脉斑块
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的显像特征与血浆MPO浓度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通过对颈动脉粥样斑块实时超声造影的显像特征与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浓度的关系的研究,来评价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稳定性。方法对73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73处斑块行实时超声造影检查,观察其显像特征,将其分为造影增强组与非增强组,根据二维超声中斑块回声的特征将造影增强组分为软斑组和混合斑组,比较两组斑块内造影剂增强持续时间、血浆MPO浓度的差异,并分析其造影剂到达时间、造影剂增强持续时间、血管内造影剂到达时间、血管内造影剂增强持续时间与血浆MPO浓度的相关性。结果与混合斑组相比,软斑组造影剂增强持续时间、血浆MPO浓度均显著高于混合斑组(P<0.01),并且斑块造影剂增强持续时间与血浆MPO浓度呈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77。结论颈动脉粥样斑块内造影剂增强持续时间、血浆MPO浓度均与斑块性质有关,提示其有助于全面评价粥样斑块的稳定性。
唐水娟朱文晖何炜肖际东周平
关键词:颈动脉疾病髓过氧化物酶
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与血浆髓过氧化物酶浓度及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实时超声造影显像特征与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浓度及脑梗死事件的关系。方法对73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89处斑块行超声造影(CEUS),根据斑块的回声特征,将其分为软斑组、混合斑组及硬斑组,比较三组间的脑梗死率、MPO浓度及斑块内造影剂增强持续时间的差异,并分析造影剂增强持续时间与血浆MPO浓度的相关性。常规对患者行头部CT或MRI检查,确诊脑梗死事件。结果软斑组脑梗死率、MPO浓度及斑块内造影剂增强持续时间显著高于混合斑组及硬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组MPO浓度显著高于非脑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斑块内造影剂增强持续时间与血浆MPO浓度呈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38。结论斑块的类型与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形成及血浆MPO浓度有关,对其关系的研究有助于全面评价斑块的稳定性,并指导临床预防脑梗死事件的发生。
朱文晖李瑞珍唐水娟周平何炜肖际东
关键词:超声检查微气泡颈动脉狭窄过氧化物酶脑梗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