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8447)

作品数:5 被引量:24H指数:3
相关作者:何光华钟秉强赵芳明谢戎查仁明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动植物良种创新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水稻
  • 4篇杂交
  • 4篇杂交水稻
  • 2篇性状
  • 2篇籼型
  • 2篇籼型杂交水稻
  • 2篇粒形
  • 2篇恢复系
  • 2篇不育
  • 2篇不育系
  • 1篇稻瘟
  • 1篇稻瘟病
  • 1篇野败型
  • 1篇遗传率
  • 1篇水稻不育系
  • 1篇农艺
  • 1篇农艺性
  • 1篇农艺性状
  • 1篇配合力
  • 1篇晚期

机构

  • 5篇西南大学
  • 4篇四川省农业科...
  • 2篇重庆市农业科...

作者

  • 5篇何光华
  • 4篇查仁明
  • 4篇谢戎
  • 4篇赵芳明
  • 4篇钟秉强
  • 3篇杨正林
  • 2篇卢瑶
  • 2篇凌英华
  • 1篇王秋实
  • 1篇余国东
  • 1篇彭涛
  • 1篇李经勇
  • 1篇刘成元

传媒

  • 2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作物学报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08
  • 3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水稻抗稻瘟病资源与野败型骨干恢复系间的遗传差异被引量:3
2007年
对17份水稻抗稻瘟病资源的苗期进行叶瘟病菌接种、抽穗期进行颈瘟病菌接种,并测定它们的抗病性。选取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上的64对SSR引物,对抗病资源与21份不同时期育成的骨干恢复系间的遗传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7份遗传资源的抗病性较好,多数达到抗和高抗水平,尤以IR99-92、548、R41三份材料抗病频率为85%以上、抗颈瘟性好,颈瘟均为1级。SSR分析表明,64对引物在38份供试材料中一共检测到219条带,其中多态性带为210条,多态率高达95.89%。用Nei和Li法计算遗传距离,UPGMA聚类分析把38份材料聚为6类,优秀抗病资源IR99-92、548、R41与21份恢复系中大部分材料之间具有较大的遗传差异,因此,这3份抗病材料可被用来与其遗传差异较大的恢复系杂交,进行抗病新品种选育。
王秋实何光华
关键词:水稻抗病资源SSR标记
两套籼型杂交水稻材料粒形遗传效应分析被引量:5
2008年
采用禾谷类作物胚乳品质性状的遗传模型及其分析方法,对两套双列杂交组合粒形性状(谷粒粒形、糙米粒形和整精米粒形)的长、宽、厚及长宽比等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籼型杂交水稻粒形性状除谷粒厚和糙米厚外主要受种子直接效应和母体效应的影响,以种子直接加性效应为主,谷粒厚和糙米厚两性状主要受母体效应影响。大多数粒形性状的普通直接遗传率和普通母体遗传率都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且除糙米厚和整精米厚外都以普通直接遗传率为主,糙米厚和整精米厚以普通母体遗传率为主,但因材料和性状的不同有所差异。遗传效应预测值结果表明,缙香1A、缙香2A、缙2A、N45、缙恢34、蜀恢527和泸恢17等对改良粒性状有较好的效果,其中以缙香1A对谷粒、糙米和整精米粒形性状改良效果较好。
卢瑶赵芳明钟秉强查仁明谢戎余国东李经勇何光华
关键词:水稻遗传率
不同时期水稻主要恢复系、不育系的遗传差异变化研究被引量:9
2007年
用AFLP技术分析了我国不同年代广泛应用的野败型杂交水稻19个恢复系和13个不育系的遗传差异,同时基于其农艺性状进行了聚类,结果表明:(1)基于标记和性状两种聚类在不育系和恢复系的区分上一致,而在恢复系内和不育系内的遗传差异检测上有较大差异;(2)我国水稻亲本间的遗传差异较大,且在不育系与恢复系间>恢复系内>不育系内;(3)恢复系内的遗传差异以早期小于中期、近期,其与不育系间的遗传差异也存在同样的关系,这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杂交水稻产量大幅度提高,90年代后一直徘徊不前的变化趋势一致;(4)不育系内的遗传差异后期大于前期,但它与恢复系间的遗传差异前、后期不显著;(5)不同年代恢复系的分子标记遗传差异变化趋势与杂交水稻产量变化趋势一致,分子标记揭示的遗传差异可为杂交育种中恢复系的选择提供参考。
查仁明杨正林赵芳明钟秉强彭涛谢戎何光华
关键词:杂交水稻AFLP农艺性状
不同环境条件下籼型杂交水稻粒形遗传效应的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采用包括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的种子遗传模型,对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双列杂交组合粒形性状(谷粒粒形、糙米粒形和整精米粒形)的长、宽、厚及长宽比等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籼型杂交水稻粒形除谷粒厚和糙米厚外的粒形性状主要受遗传主效应控制,其中以种子直接加性效应起决定作用,其次是母体基因效应;谷粒厚和糙米厚两性状主要受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的影响,以母体加性×环境互作效应为主.除谷粒厚和糙米厚外的所有粒形性状以普通遗传率为主,谷粒厚和糙米厚以互作遗传率为主;整精米粒形性状受环境的影响相对于谷粒和糙米要小.遗传效应预测值结果表明,缙香1A、缙香2A、缙2A、N45和缙恢34等对改良粒性状有较好的效果,其中以缙香1A对谷粒、糙米和整精米粒形性状改良效果较好,且受环境的影响较小.
卢瑶凌英华杨正林赵芳明钟秉强查仁明谢戎何光华
关键词:水稻环境互作效应
早、晚期水稻不育系、恢复系产量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被引量:5
2008年
为了解早、晚期不育系和恢复系的产量性状遗传差异,更好地指导杂交稻生产,本研究分别以9个有代表性的早、晚期恢复系和不育系按NCⅡ设计配制9×9不完全双列杂交研究了早、晚期杂交亲本的配合力基因型方差及遗传力间的差异,结果表明,①晚期恢复系除千粒重外的其它6个产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基因型方差都高于早期恢复系。晚期不育系的5个产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基因型方差与早期不育系没有差异,总粒数和穗重却明显低于早期不育系。②在产量性状非加性基因互作的利用上,后期恢复系配组的单株产量、不育系配组的单株产量、结实率、总粒数和实粒数等基因间的互作高于早期杂交组合。③早、晚期不育系及恢复系的产量性状的加性和非加性基因受环境影响因性状不同而异。④不同环境下不同组合都表现千粒重的遗传力最高和单株产量最低,其它产量性状的遗传力不尽相同。因此,要使杂交稻高产迈上一个新台阶,必须加强有突破性的不育系的培育和注重恢复系大粒的选育,同时重视非加性效应的利用以及调节不稳定基因的表达。
赵芳明杨正林查仁明钟秉强凌英华谢戎刘成元何光华
关键词:杂交水稻产量性状配合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