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CGJ029)

作品数:11 被引量:32H指数:4
相关作者:熊李力刘丹阳潘宇龙丝露彭晨更多>>
相关机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民生银行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政治法律
  • 3篇经济管理

主题

  • 5篇外交
  • 4篇协定
  • 3篇亚太区域合作
  • 3篇TPP
  • 2篇新型大国关系
  • 2篇中国外交
  • 2篇同盟
  • 2篇伙伴
  • 2篇伙伴关系
  • 1篇地缘
  • 1篇地缘政治
  • 1篇第二次世界大...
  • 1篇东亚区域金融...
  • 1篇对外经济
  • 1篇对外经济关系
  • 1篇多边外交
  • 1篇延续性
  • 1篇制裁
  • 1篇制度化
  • 1篇中国对外战略

机构

  • 11篇对外经济贸易...
  • 1篇中国民生银行

作者

  • 10篇熊李力
  • 3篇刘丹阳
  • 2篇潘宇
  • 1篇龙丝露
  • 1篇彭晨

传媒

  • 1篇当代世界与社...
  • 1篇国际观察
  • 1篇现代国际关系
  • 1篇世界经济与政...
  • 1篇教学与研究
  • 1篇探索与争鸣
  • 1篇社会科学研究
  • 1篇太平洋学报
  • 1篇外交评论(外...
  • 1篇党政研究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年份

  • 2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共生型国际体系还是竞合型国际体系--兼议亚太地区国际体系的历史与现实被引量:4
2014年
现代人兼具个体属性和社会属性,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兼具竞争和合作的竞合型国内社会。与此同理,在以国家为基本单元的国际体系中,各国之间既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基础以及与之相关的共同观念认同,也存在相互区别甚至相互冲突的个体利益,从而组成了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竞合型国际体系。相比历史上的亚太地区传统秩序,当代亚太国际体系在共同利益基础上呈现出更多的合作性,但各国相互区别甚至相互冲突的个体利益不可能彻底消失,因此,当代亚太国际体系也是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竞合型国际体系。
熊李力
TPP机制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兼容性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外交战略与经济利益并重的复合型大国关系。在外交战略层面,TPP对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但二者并不必然相互抵触,这主要取决于四重因素:统一的亚太区域合作制度平台;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多重FTA体系;RCEP与TPP的关系;中美经贸关系的现实条件。在贸易与投资层面,对比中国和日、加、墨等TPP谈判方的对美贸易与投资情况,TPP对中美贸易与投资关系的负面影响十分有限。在亚太区域统一多边合作机制,中国与亚太各经济体之间的多重FTA体系,中美双边合作机制的三重保障下,TPP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将呈现较大的兼容性。
熊李力刘丹阳
关键词:新型大国关系
专业性国际组织中的台湾问题:演变、影响和可能出路被引量:1
2014年
专业性国际组织具有专业技术性强、人道主义色彩浓厚、政治色彩相对淡化等特点。然而,很多专业性国际组织,特别是政府间专业性国际组织,是彰显一国主权的重要场所。这种"主权"和"人道"的冲突,是近年来专业性国际组织中台湾问题不断演变形成的新特点。专业性国际组织中的台湾问题对两岸关系和中国外交具有诸多消极影响。随着近年来台湾岛内的政治发展,这一问题的解决更显出必要性和紧迫性。未来专业性国际组织中台湾问题的可能出路有以下两种:其一,改变台湾地区参与专业性国际组织活动的方式或名义,尽力满足台湾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在相应专门领域与政治无关的实际需要;其二,在"一个中国"原则不被破坏的前提下,台湾地区可单独加入某些专业性国际组织。
熊李力
关键词:台湾问题中国外交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机制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兼容性分析
2016年
近年来,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成为中美关系的热点议题。归根结底,"新型大国关系"之"新"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既非对抗亦非结盟的竞合型大国关系,既不同于冷战时期的美苏关系或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的英德关系,也不同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美英关系或法德关系。两国在众多领域具备广泛的合作基础的同时,彼此分歧也将长期存在,甚至在某一局部有激化的可能。
熊李力刘丹阳
关键词:伙伴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兼容性协定美苏关系
中国对外战略中的专业性国际组织:三重维度的角色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由于各专门领域内全球性问题的涌现,专业性国际组织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日渐凸显。就中国对外战略而言,专业性国际组织在构建软权力、参与和塑造国际机制、拓展多边外交方面具有三重维度的不同角色。在构建软权力方面,专业性国际组织是中国对外战略重要的软权力基础。在参与和塑造国际机制方面,专业性国际组织是各专门领域内的国际机制载体。在拓展多边外交方面,专业性国际组织是中国对外战略不可多得的多边外交平台。专业性国际组织在中国对外战略中的地位由此凸显。
熊李力
关键词:中国对外战略软权力多边外交
乌克兰困局:俄罗斯外交的延续性与断裂性被引量:5
2015年
从沙皇俄国到苏联,再到今日俄罗斯,基于东欧地理环境的地缘政治困境贯穿古今,一直是历代俄罗斯国家难以解决的外交战略问题。相比沙俄和苏联,今日俄罗斯面对欧盟和北约东扩的压力,这一问题更为凸显。俄罗斯外交战略问题延续性的另一面是外交政策工具的断裂性。面对东欧的地缘政治困境,今日俄罗斯既无法沿用沙俄和苏联时代的普世性外交政策工具,又无力构建感召力可与欧盟相提并论的区域合作机制。战略问题的延续性和政策工具的断裂性相互交织,形成恶性循环的外交悖论,使俄罗斯陷入当前的乌克兰困局。为缓解因乌克兰"脱俄入欧"而加剧的地缘政治困境,迫于普世性政策工具的缺失,俄罗斯只能基于军事实力奉行个体利益导向鲜明的强硬外交。然而,这种强硬外交不仅无法有效缓解俄在东欧的地缘政治困境,而且很可能导致俄在更多领域的利益受损。归根结底,无论乌克兰现实形势如何演变,俄罗斯唯有克服延续性与断裂性的外交悖论,才可能彻底走出乌克兰困局。
熊李力潘宇
关键词:俄罗斯外交地缘政治欧盟
市场塑造制度:东亚区域金融合作制度化路径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就东亚区域金融合作的既有制度安排而言,在复杂的国际政治环境中,由于主导制度框架的不足和可行操作路径的缺失,政府层面的制度培育面临较大障碍。纵观东亚区域金融合作的发展历程,通过市场层面的制度塑造,即区域内银行跨境经营、债券市场合作、证券市场合作等市场路径,加强跨境货币合作,促进跨境资本市场运作,可以实现对区域内金融资源的整合效用,其中尤以银行跨境经营的效用最为显著。在此区域上,区域内各经济体可以通过支付结算、资金融通、金融服务等银行跨境业务受益于区域金融市场的繁荣,从而促进区域金融合作。以市场层面的制度塑造弥补政府层面制度培育的不足,是提升东亚区域金融合作制度化水平的有效路径。
熊李力彭晨
关键词:金融
日本加入TPP谈判的动机及其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随着日本加入TPP谈判,美日同盟呈现从政治军事领域向经济领域扩展的态势。然而,无论就TPP谈判的时间表而言,还是就TPP各谈判方的实力格局和TPP谈判规则制订而言,日本加入TPP谈判将使本已曲折的谈判进程更趋复杂化,不仅日美贸易争端这一核心难题很难获得实质性突破,而且日本与TPP各谈判方之间的贸易摩擦也将进一步增加。日本加入TPP谈判现阶段的战略动机并不在于尽快达成最终协议从而产生实际经济效益,而在于针对亚太各国尤其是中国,显示日美之间不断强化的战略协调姿态。
熊李力龙丝露
关键词:日美同盟亚太区域合作
中国面临的潜在制裁风险及反制裁路径——基于美欧对俄制裁的比较视角被引量:5
2016年
在乌克兰危机中,美欧制裁对俄罗斯经济的负面影响突出体现在油价大幅暴跌、外资大规模撤离、卢布急剧贬值等方面。与俄罗斯经济对能源出口的高度依赖截然相反,中国经济高度依赖能源进口。相比俄罗斯,中国不仅对国际资本更具吸引力,而且对外投资规模日趋扩大。除此之外,排除俄罗斯对外贸易中的能源出口因素,中国经济对外贸易依存度远高于俄罗斯。一旦中国在未来的国际危机中遭遇经济制裁,很可能在能源进口、对外投资、出口贸易等几方面受阻。有鉴于此,通过强化能源进口保障、改进经济发展模式、推进对外投资互利共赢、挖掘国内市场潜能,可以提升中国的反制裁能力。
熊李力刘丹阳
关键词:经济制裁反制裁能源经济国际贸易
从多重双边到单一多边?——美国亚太同盟体系探析
2015年
冷战期间,对比欧洲的单一多边同盟北约,美国在亚太地区只有功能相对弱化的多重双边同盟,主要原因在于亚太地区苏联及中国军事存在的相对弱化。冷战结束后,中国的军事实力与美国仍有较大差距,美国亚太同盟体系未出现由多重双边向单一多边的转型。更重要的是,由于中国与亚太各国具有广泛而密切的经济联系,在亚太地区已形成多边合作网络,军事互信机制也初现端倪,即使中国继续保持现有的崛起势头,美国及其亚太盟国也难以对所谓"中国威胁"形成高度一致的整体认知,构建亚太版"小北约"的单一多边同盟既无必要性也无可行性。
熊李力潘宇
关键词:周边外交亚太区域合作美日同盟北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