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370612)

作品数:20 被引量:291H指数:11
相关作者:王桂清杨永举曹奕丰王艳黄久仪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市脑血管病防治研究所中国矿业大学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脑血
  • 16篇卒中
  • 15篇血管
  • 15篇脑血管
  • 11篇血液动力
  • 11篇血液动力学
  • 10篇液动
  • 10篇脑卒中
  • 8篇血液
  • 7篇血流
  • 7篇血流动力学
  • 4篇血管疾病
  • 4篇脑血管疾病
  • 4篇脑血管血液动...
  • 4篇脑血液
  • 3篇血管血流
  • 3篇血压
  • 3篇卒中患者
  • 3篇脑血管血流
  • 3篇脑血管血流动...

机构

  • 17篇上海市脑血管...
  • 5篇中国矿业大学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南京军区福州...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上海建工医院

作者

  • 18篇王桂清
  • 16篇杨永举
  • 14篇曹奕丰
  • 13篇王艳
  • 11篇黄久仪
  • 9篇郭佐
  • 9篇沈凤英
  • 8篇冯春红
  • 6篇郭吉平
  • 4篇樊舜英
  • 3篇俞学海
  • 3篇牟维艳
  • 2篇杨渤生
  • 1篇沈风英
  • 1篇郭秀娥
  • 1篇何邦平
  • 1篇林建民
  • 1篇陈杰
  • 1篇徐建明
  • 1篇刘小宇

传媒

  • 7篇中华流行病学...
  • 4篇中国慢性病预...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医用生物力学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9篇2003
  • 3篇2002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高血压到脑卒中的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规律被引量:46
2003年
目的:探讨从高血压到脑卒中的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指标(cerebralvascu-larhemodynmic,CVHD)的变化规律。方法:队列人群中随访发生的371例有高血压病史的脑卒中患者按年龄、性别随机选择其它组别,分成血压正常组、临界高血压组、高血压组、脑卒中前高血压组和脑卒中后遗症组。分析和观察CVHD的分布和变化规律。结果:5组人群的CVHD积分中位数分别为95.5,90.0,78.75,40.0和51.25分,其中<75分的百分率分别为19.9%,36.8%,46.3%,78.7%和69.5%;从血压正常到脑卒中发病前,脑血管血流速度呈明显的降低趋势,外周阻力和特性阻抗等动力学指标呈明显的升高趋势。结论:随着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脑血管功能异常逐渐加重,当总积分值下降至40分左右,为脑卒中发病前的“超高危”状态,是脑卒中发生的重要预警信号。
王桂清杨永举王艳曹奕丰郭佐沈凤英牟维艳冯春红
关键词:高血压脑卒中脑血管
正常人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检测参数的分布特征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描述正常人脑血管血流动力学 (CVHD)检测参数的分布特征。方法 以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东北、华北、西南、西北、华东、华南等 6个行政大区 ,2 6个城市的 3~ 92岁无卒中病史和危险因素暴露史的健康社区居民 1 4 4 80例 ,进行CVHD指标检测。将检测结果按照年龄、性别、地区和左右侧检测部位分组计算均数和标准差 ,比较和分析各组的分布特征及组间差异。结果 在 1 0对检测指标中 ,颈总动脉血流速度的最大值 (Vmax)、最小值 (Vmin)、平均值 (Vmean)随着年龄的增长呈显著的下降趋势 ,而脑血管外周阻力 (Rv)、特性阻抗 (Zcv)、脉搏波波速(Wv)、动态阻力 (DR) ,临界压 (CP)等指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显著的上升趋势 ,Qmean和舒张压与临界压之差 (DP)无明显的年龄升降趋势 ;男性的Qmean、Vmax、Rv、DR、CP和DP高于女性 ,而Wv和Zcv低于女性 ;左侧的Qmean、Vmean、Vmax、Vmin、Wv、Zcv和CP等指标高于右侧 ,而Rv、DR和DP低于右侧 ;不同地区间各指标的分布无明显差异。结论 不同年龄。
曹奕丰王桂清郭佐沈风英杨永举黄久仪王艳牟维艳冯春红
关键词: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卒中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症患者血清铜和锌被引量:9
2004年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试剂盒分别检测了 4 4例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症患者、4 2例单纯高血压病患者的血清Cu ,Zn及胆固醇 (Ch)、甘油三脂 (TG) ,并与 3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症患者的血清Zn ,Zn/Cu比值及Ch ,TG均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和对照组 ,血清Cu则低于单纯高血压组及对照组 (P <0 0 1) ;单纯高血压组血清Zn ,Zn/Cu及Ch和TG有增高的趋向。研究结果提示血清中Cu和Zn含量变化与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症有密切的关系。
何邦平李东方马建伟陈杰刘小宇张欣荣徐建明
关键词:血清原子吸收光谱法
脑血管血液动力学参数脑卒中预测模型的建立被引量:22
2003年
目的 根据脑血管血液动力学参数 (CVHI)和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建立脑卒中预测模型。方法 选择全国六大行政区脑卒中研究队列人群 2 5 35 5例 ,将基线调查时的CVHI检测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 ,再以各主成分和主要脑卒中危险因素为自变量 ,以随访中脑卒中发病为应变量进行回归分析 ,根据回归系数建立脑卒中预测模型 ,计算发病概率 ,绘制ROC曲线 ,确定最佳截断点 ,评价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四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依次为 5 8.1%、79.4 %、88.4 %和 94 .6 % ,被筛检进入logistic回归方程的变量分别为第一至第四主成分、高血压病史、年龄和性别 ,ROC曲线下面积为0 .85 5 ,最佳截断点为预测概率≥ 0 .0 5 ,预测脑卒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 80 .7% ,78.5 % ,78.5 %。结论 通过主成分回归分析 ,可以建立具有良好效能的脑卒中预测模型。
曹奕丰王桂清黄久仪郭秀娥郭佐杨永举冯春红
关键词:脑血管血液动力学参数脑卒中脑血管疾病
女性超重、肥胖对脑血管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及与相关疾病的关系被引量:19
2005年
目的探讨女性超重、肥胖者脑血管血液动力学(CVH D)变化特征及其与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相关疾病的关系。方法选择2001年进入卒中队列研究人群的1336例35~65岁女性为研究对象,进行卒中危险因素等基线调查和CVH D检测并积分。将研究对象按体质指数(BM I)分为体重正常组(BM I<24.0kg/m2)、超重组(BM I为24.0~27.9kg/m2)和肥胖组(BM I≥28.0kg/m2),比较3组间CVH D及其积分的差异。结果上述3组CVH D积分均值分别为(92.51±15.93)、(81.83±23.71)和(73.32±27.09)分(P<0.001);CVH D指标中脑血流量、血流速度依次降低(P<0.01),脉搏波波速、特性阻抗、外周阻力、动态阻力依次升高(P<0.01);3组对象中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9.28%,37.60%和38.92%(P<0.01),心脏病患病率分别为14.62%,21.26%和21.62%(P<0.01),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4.04%,4.53%和4.86%(P>0.05)。结论女性随着BM I的增大,CVH D积分水平明显降低,脑血流量减少,血流速度减慢,血管弹性变差,且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相关疾病的患病率升高。
王艳黄久仪曹奕丰王桂清
关键词:肥胖血液流变学脑血管女性
高血压和卒中前后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检测被引量:11
2003年
目的 探讨高血压和卒中患者的脑血管血流动力学 (CVHD)指标积分变化特征。方法 对东北等地区 2 5 35 5例 35岁及以上队列人群进行高血压和卒中现况调查与卒中发病随访监测 ,在基线调查时对人群进行CVHD检测 ,并以统一的方法进行积分。将基线调查时诊断的高血压和恢复期卒中患者、随访过程中发生的卒中患者和队列人群中的正常人分成血压正常、高血压、卒中发病前和卒中发病后等 4组 ,比较不同组间CVHD指标积分值水平及异常发生率。结果  4组研究对象CVHD积分值的中位数分别为 98.75、85 .0 0、5 1.2 5和 5 5 .0 0分 ,经秩和检验 ,高血压和卒中前后组与正常人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CVHD积分值异常 (<75分 )的发生率分别为 14 .19%、4 2 .2 8%、74 .12 %、和 6 7.73% ,经 χ2 检验 ,高血压和卒中前后组与正常人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高血压和卒中前后的CVHD指标积分较正常人明显下降 ,CVHD异常是卒中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和预警信号。
黄久仪王桂清杨永举王艳曹奕丰沈凤英冯春红
关键词:高血压卒中脑血管血流动力学脑血管意外
脑血流动力学与缺血性卒中发病风险的关系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指标(CVHI)积分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以巢式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选择东北地区队列人群中新发生的151例缺血性卒中病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年龄、性别作为匹配条件,在同一人群中随机选取同等数量的非卒中个体为对照,分析和比较CVHI积分值降低及卒中常见危险因素暴露与缺血性卒中发病的风险。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CVHI积分、高血压病史、心脏病史、卒中家族史与缺血性卒中发病风险具有显著的病因学联系(P<0.05),其OR(95%CI)分别为6.75(3.93~11.62)、3.44(2.01~5.90)、1.77(1.01~3.10)、2.04(1.12~3.72)。CVHI积分值与缺血性卒中发病风险具有显著的剂量反应关系,随积分值降低,发病风险上升(趋势χ2=48.48,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被筛选进入方程的因素分别为CVHI积分、高血压病史、卒中家族史,其中CVHI作用最强,OR(95%CI)为6.122(3.474~10.789)。结论CVHI积分值降低与缺血性卒中发病风险增加密切相关,可能是其独立的预测因子。
郭吉平黄久仪张凤英杨永举曹奕丰王桂清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血流动力学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脑血液动力学指标和卒中危险因素与卒中患病风险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6
2002年
目的探讨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 (CVHI)和卒中危险因素与卒中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选择东北等地区队列人群中新发生的 4 5 9例卒中患者及随机选取同等数量的对照组 ,估计 CVHI积分值降低和卒中常见危险因素暴露与卒中发病的风险。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 :CVHI、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卒中家族史、高血压病家族史、饮酒史和吸烟史的优势比 (OR值 )分别为 3.89、2 .83、1.5 5、1.5 6、1.85、1.75、1.2 8和 1.36 ,除糖尿病史和饮酒史外 ,其余因素与卒中均有显著的病因学联系 (P<0 .0 5 ) ,CVHI积分值的降低与卒中发病风险增加具有显著的剂量反应关系。多因素 L 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被筛选进入方程的因素分别为 :CVHI积分、高血压病史、卒中家族史和吸烟。结论脑血液动力学积分值降低、高血压病史、卒中家族史和吸烟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CVHI积分值与卒中风险具有显著的剂量反应关系。
王桂清王艳沈凤英杨永举曹奕丰郭佐樊舜英徐晓斌冯春红田文生
关键词:血液动力学卒中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血液动力学检测指标的人群分布特征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描述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检测指标 (CVHI)的人群分布特征。方法 以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中国东北等地区 3 5岁及以上的人群 2 53 55例 ,在基线调查时检测CVHI ,随访脑卒中的发病情况 ,分析和描述CVHI在非脑卒中、脑卒中发病前和脑卒中患者中的分布特征。结果 随着年龄的增长 ,脑血管最大、最小值、平均血流速度和CVHI积分值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外周阻力、特性阻抗、脉搏波波速和动态阻力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男性的最大血流速度、外周阻力、临界压高于女性 ,脉搏波波速低于女性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非脑卒中组的总积分、最小血流速度和外周阻力分别为95.0、10 .2 3和 75.8,脑卒中发病前检测组为 51.2 5、6.71和 12 2 .72 ,脑卒中患者组为 55.0、6.78和115.89,在控制性别和年龄的影响后 ,三组间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结论 CVHI有明显的年龄变化趋势 。
王桂清王艳曹奕丰郭佐沈凤英杨永举樊舜英徐晓斌冯春红田文生
关键词:人群分布特征脑卒中脑血管疾病
缺血性与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比较被引量:3
2006年
脑梗死和脑出血是脑卒中的主要临床类型,约85%以上的脑卒中患者由这两种类型构成。尽管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已经确定,但出血性与缺血性脑卒中间危险因素及血流动力学检测指标的差异尚不完全清楚。本研究比较和分析新发生脑卒中患者两种临床类型间危险因素及血流动力学指标,为个体化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黄久仪王桂清杨永举沈凤英曹奕丰
关键词:血流动力学指标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脑卒中患者脑出血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