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0400219181)

作品数:13 被引量:72H指数:6
相关作者:林志芬花文凤石恬恬孔令云王大力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联合毒性
  • 3篇芽孢
  • 3篇芽孢杆菌
  • 3篇枯草芽孢杆菌
  • 3篇环境科学
  • 3篇环境科学技术
  • 3篇环境科学技术...
  • 3篇磺胺
  • 2篇毒性
  • 2篇毒性效应
  • 2篇羊角月牙藻
  • 2篇微囊藻
  • 2篇明亮发光杆菌
  • 2篇磺胺类抗生素
  • 2篇杆菌
  • 2篇大肠杆菌
  • 2篇VIBRIO
  • 1篇定量结构-活...
  • 1篇定量结构-活...
  • 1篇毒物

机构

  • 13篇同济大学
  • 6篇上海海洋大学
  • 2篇国家工程研究...
  • 1篇福州大学
  • 1篇安阳工学院
  • 1篇桂林理工大学
  • 1篇安徽建筑工业...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2篇林志芬
  • 4篇孔令云
  • 4篇王大力
  • 4篇花文凤
  • 4篇石恬恬
  • 3篇印春生
  • 3篇王婷
  • 2篇葛鸿铭
  • 2篇姜蕾
  • 2篇尹大强
  • 2篇陈瑞
  • 2篇龙茜
  • 1篇孙昊宇
  • 1篇刘树深
  • 1篇张瑾
  • 1篇曾鸿鹄
  • 1篇莫凌云
  • 1篇邹小明
  • 1篇丛永平
  • 1篇苏冰梅

传媒

  • 6篇环境化学
  • 4篇安全与环境学...
  • 2篇生态毒理学报
  • 1篇中国科技论文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针胞藻与三角褐指藻的竞争作用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以两种能引发赤潮的海洋微藻(针胞藻与三角褐指藻)为研究对象,对比微藻在f/2培养基中和其他微藻滤液中的生长情况,测定了两种微藻单独培养和共培养时的最大环境容量(K)和生长速率(r)等参数,利用逻辑斯蒂方程和Lotka-Voltwrra的竞争模型比较了微藻间的竞争力参数(α和β)。结果表明,针胞藻与三角褐指藻共培养的最大环境容量(K)低于单独培养的,对数期生长率u也较单独培养的小,而且针胞藻对三角褐指藻有强烈的抑制作用(α=3.03),而三角褐指藻对针胞藻抑制非常轻微(β=0.19)。这表明微藻间存在接触性竞争,而且在竞争中针胞藻占优势。
石恬恬李尚张孝先袁梦郭小菊林志芬
关键词: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三角褐指藻赤潮
离子液体与有机磷农药间的毒性相互作用被引量:12
2012年
"绿色"溶剂离子液体(ILs)与其他污染物之间的毒性相互作用已有报道,但相关数据仍较为缺乏。以7种具有不同阴阳离子组成的ILs:溴化丁基吡啶(IL1)、氯化丁基-2,3-二甲基咪唑(IL2)、丁基-3-甲基咪唑翁磷酸盐(IL3)、丁基-3-甲基咪唑正辛基硫酸(IL4)、丁基-2,3-二甲基咪唑二乙二醇单甲醚硫酸盐(IL5)、辛基-3-甲基咪唑二乙基醚单甲磺硫酸(IL6)和氯化己基-3-甲基咪唑(IL7),与5种有机磷农药(OPs):敌敌畏(DIC)、乐果(DIM)、草甘膦(GLY)、久效磷(MON)和磷胺(PHO),作为混合物组分,以等效应浓度比射线法设计7种ILs分别与5种OPs等EC_(50)配比的35组二元混合物,应用微板毒性分析法(MTA)测定这些混合物对青海弧菌Q67的毒性,以浓度加和(CA)和独立作用(IA)为参考模型分析毒性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不同的IL-OP混合物呈现的作用类型不同:如IL1-DIM、IL2-DIM、IL3-DIM、IL6-DIM、IL2-MON和IL7-DIM的混合物呈明显的拮抗作用;IL3-DIC和IL2-GLY的混合物呈明显的协同作用;IL5-DIM和IL4-MON的混合物在较高浓度区呈拮抗作用;而IL3-GLY和IL6-DIC的混合物在较高浓度区呈协同作用;其余的混合物则为加和作用。
张瑾刘树深
关键词:离子液体有机磷农药青海弧菌Q67拮抗作用
微囊藻毒素与酚类和脂肪酸类化感化合物相关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4年
从微囊藻毒素作为化感化合物的角度,简要介绍了微囊藻毒素的合成机理、理化性质和环境特征,重点分析了微囊藻毒素与其他化感化合物的相关关系,详细阐述了微囊藻毒素在藻类群落演替及水华中的作用,以推动人类对藻毒素本质作用的全面、科学的认识进程,从而更好地管理和利用藻毒素。
李伟英石恬恬孔令云花文凤林志芬
关键词: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微囊藻毒素群落演替化感物质
磺胺与群感抑制剂对大肠杆菌的联合毒性机制初探被引量:2
2015年
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为模式生物,磺胺及3种群体感应抑制剂(QSI)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单一毒性和联合毒性,采用分子对接技术初步探索了磺胺和QSI对E.coli的单一及联合毒性效应机制.结果显示,其联合毒性效应多表现为拮抗,推断可能是由于磺胺促进E.coli的Sdi A蛋白的表达,后者与QSIs结合,减少其生物有效剂量,导致拮抗效应.该研究为抗生素联用及抗生素的环境联合生态风险评价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刘灿葛鸿铭龙茜安情情林志芬印春生
关键词:E.COLI磺胺类抗生素联合毒性
磺胺类抗生素与群体感应抑制剂对发光菌的联合毒性及其机制初探被引量:10
2014年
以Vibrio fischeri为模式生物,3类群体感应抑制剂(呋喃酮、吡咯酮和吡咯)与典型磺胺类抗生素为研究对象,测定了群体感应抑制剂与磺胺类抗生素联合急性毒性效应,通过群体感应抑制剂与信号分子竞争结合LuxR的实验和结合能Ebinding的测定,初步探讨了其联合毒性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呋喃酮类化合物与磺胺类抗生素的二元等毒性比下的联合效应表现为协同与加和,吡咯酮类、吡咯类化合物与磺胺类抗生素的二元等毒性比下的联合效应分别表现为加和与拮抗;它们与LuxR的竞争结合力的差异,可能是它们与磺胺类抗生素等毒性比下的联合效应不同的原因.
安情情姚志峰顾宇菲花文凤姜蕾林志芬印春生
关键词:磺胺类抗生素VIBRIO
枯草芽孢杆菌的群体感应信号系统及其在环境领域的应用前景被引量:6
2012年
简要介绍了枯草芽孢杆菌的生物特性及目前在环境领域的主要应用,阐述了枯草芽孢杆菌的群体感应信号系统及信号分子,指出群体感应在枯草芽孢杆菌生长过程中重要的调控机制。针对目前群体感应尚处于机制理论研究阶段,提出枯草芽孢杆菌群体感应系统在环境领域潜在的应用前景。
陈瑞王大力林志芬尹大强
关键词: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枯草芽孢杆菌信号分子
基于分子对接的取代脲类除草剂对羊角月牙藻的毒性大于铜绿微囊藻的机理初探被引量:2
2016年
本文以蓝藻水华优势藻种——铜绿微囊藻和典型绿藻——羊角月牙藻为受试生物,测定了4种取代脲类除草剂对两种藻的96 h急性毒性,并初步探讨了引起毒性差异的原因.结果显示,4种取代脲类除草剂对羊角月牙藻的毒性均大于铜绿微囊藻.分子对接的结果表明,取代脲类除草剂与羊角月牙藻的D1蛋白的结合能力大于铜绿微囊藻,这可能是导致羊角月牙藻对取代脲类除草剂更加敏感的原因.同时,分子对接揭示了氯离子可以增加取代脲类除草剂的疏水性,从而使化合物更易接近活性位点内部的疏水区域,更易与相应的氨基酸形成氢键.
秦孟楠宋春磊林志芬孔令云
关键词:铜绿微囊藻羊角月牙藻取代脲类除草剂毒性
纳米金属氧化物对羊角月牙藻的毒性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纳米金属氧化物因其独特的性质被应用于很多工业领域,其本身所带来的环境安全问题已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测定了16种纳米金属氧化物对羊角月牙藻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不同纳米材料对羊角月牙藻生长的96 h半最大效应浓度(EC50)从大到小为ZnO、Pr6O11、Sm2O3、Nd2O3、Co3O4、CeO2、Fe3O4、SnO2、α-Fe2O3、CuO、Cr2O3、γ-Fe2O3、NiO、TiO2、WO3、ZrO2。除Sm2O3、CeO2、SnO2、TiO2和ZrO2外,比较其他11种纳米物质对羊角月牙藻和明亮发光杆菌的毒性效应,发现供试化合物对这两类生物的毒性效应之间存在较好的种间替代关系。同时比较了这两种受试生物间的毒性差异,它们对供试纳米金属氧化物颗粒的敏感性不同,羊角月牙藻对纳米金属氧化物更为敏感,因而提出光照和溶出离子可能是引起纳米金属氧化物对藻和发光菌产生毒性差异的影响因子。
花文凤王大力高雅孔令云石恬恬林志芬张饮江
关键词:环境学纳米金属氧化物羊角月牙藻明亮发光杆菌毒性效应
混合化合物联合毒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14年
化合物在实际环境中往往以混合物的形式联合存在。本文以混合物联合毒性的研究进展为主线,简要介绍了污染物联合毒性的定性研究,重点概述了混合物联合毒性的定量研究,并总结了各定性定量方法的优缺点。发现对于反应机制不同、可能产生协同或拮抗作用的反应型混合体系的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的研究并不多见,指出需要加强混合物联合作用的定量研究,特别是要加强反应型混合体系的QSAR模型研究。
孔令云田大勇石恬恬花文凤林志芬
关键词:联合毒性定量结构-活性关系
典型抗生素二元混合物对明亮发光杆菌的急性联合毒性被引量:19
2013年
以明亮发光杆菌作为受试生物,测定了不同类型抗生素的二元混合物对明亮发光杆菌的等比急性联合毒性.结果表明,4类抗生素对明亮发光杆菌二元等比急性联合毒性主要呈加和效应及拮抗效应.本研究可为水体中抗生素的联合生态风险评价和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丛永平姜蕾王婷邹小明葛鸿铭尹大强林志芬
关键词:抗生素明亮发光杆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