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09B050600004)

作品数:3 被引量:21H指数:3
相关作者:邓永红邱学青吴渊欧阳新平杨东杰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木质素磺酸钠
  • 1篇散射
  • 1篇水溶
  • 1篇水溶液
  • 1篇自组装
  • 1篇椭球
  • 1篇温度
  • 1篇无机盐
  • 1篇离子
  • 1篇离子强度
  • 1篇木质素磺酸盐
  • 1篇构型
  • 1篇光散射
  • 1篇分子
  • 1篇分子构型
  • 1篇PH

机构

  • 3篇华南理工大学

作者

  • 3篇邱学青
  • 3篇邓永红
  • 2篇杨东杰
  • 2篇欧阳新平
  • 2篇吴渊
  • 1篇易聪华
  • 1篇郭运清
  • 1篇冯鑫佳
  • 1篇钱勇

传媒

  • 2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高分子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不同pH条件下木质素磺酸钠的静电逐层自组装研究被引量:17
2010年
以来源于造纸废液中的木质素磺酸钠(SL)为研究对象,利用静电逐层自组装技术,与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AC)交替吸附,制备木质素磺酸钠的自组装多层吸附膜.研究了不同pH值条件下木质素磺酸钠在固体表面的静电吸附规律.木质素磺酸钠的自组装过程用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来监控,而自组装膜的表面形貌用原子力显微镜来观察.研究表明,SL与PDAC多层吸附膜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强度随层数增加而线性增长,说明SL/PDAC多层吸附膜的厚度增长是以逐层自组装的方式进行的.木质素磺酸钠浸渍溶液的pH值对多层吸附膜的厚度和表面形貌产生重要的影响.在所研究的pH范围内,pH值越低,越有利于生成吸光度高的自组装膜,而得到的自组装膜的表面粗糙度越大。
邱学青吴渊邓永红杨东杰欧阳新平易聪华
关键词:木质素磺酸盐PH
木质素磺酸钠在水溶液中的分子构型拟合被引量:3
2012年
通过过滤及凝胶渗透色谱分离提纯木质素磺酸钠(NaLS);利用静态光散射测定其绝对分子质量,并通过加盐的方法消除慢运动峰对测量的影响;采用动态光散射测定不同温度下NaLS分子的扩散系数.根据测定的扩散系数及绝对分子质量,使用Perrin公式拟合计算不同温度下NaLS分子的椭球结构.结果表明:光散射法测得的NaLS分子的绝对分子质量大于凝胶渗透色谱(GPC)测定的相对分子质量,更接近于真实分子质量;温度升高,NaLS分子扩散系数增大,布朗运动加快;Pellin公式拟合显示不同温度下NaLS分子均为长短轴比7.5以上的接近碟状的扁平椭球结构,该结构随着温度升高变扁.此外,结合已有木质素磺酸盐的结构研究结果,建立了不同温度下NaLS分子的椭球模型.
邱学青钱勇郭运清邓永红
关键词:木质素磺酸钠分子构型光散射温度
无机盐对木质素磺酸钠静电逐层自组装的影响被引量:5
2010年
将加有盐的木质素磺酸钠(SL)和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AC)通过静电逐层自组装制备成木质素多层膜,研究了无机盐对SL/PDAC静电逐层自组装的影响.SL/PDAC自组装过程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来监控,自组装膜表面形貌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来表征.结果表明:SL浸渍溶液中的离子强度和盐种类对自组装过程中SL的吸附特征产生重要影响.当所加盐是NaCl时,在所研究的离子强度范围内,随离子强度增加,自组装膜中SL的吸附量增大,吸附速率减慢,自组装膜表面粗糙度增加.相同离子强度下,当所加盐分别为LiCl、NaCl、KCl时,SL的吸附量随阳离子半径增大而依次增大;当所加盐分别为NaCl、NaBr、NaI时,SL的吸附量随阴离子半径增大而依次减少.
邓永红吴渊冯鑫佳欧阳新平杨东杰邱学青
关键词:离子强度无机盐木质素磺酸钠自组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