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7CB407200)

作品数:10 被引量:136H指数:7
相关作者:李锐谢红霞任志远焦菊英王飞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水利工程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水利工程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径流
  • 2篇沙量
  • 2篇生态
  • 2篇生态服务
  • 2篇生态服务价值
  • 2篇径流量
  • 2篇含沙
  • 2篇含沙量
  • 2篇城郊区
  • 1篇地球
  • 1篇地球科学
  • 1篇研究数据
  • 1篇指数法
  • 1篇时空变化分析
  • 1篇时空异质性
  • 1篇输沙
  • 1篇输沙量
  • 1篇数据分类
  • 1篇数据管理
  • 1篇水沙

机构

  • 5篇西北农林科技...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7篇李锐
  • 3篇任志远
  • 3篇穆兴民
  • 3篇王飞
  • 3篇焦菊英
  • 3篇谢红霞
  • 2篇杨勤科
  • 1篇上官周平
  • 1篇李军超
  • 1篇刘宝元
  • 1篇郑粉莉
  • 1篇郭明航
  • 1篇薛亮
  • 1篇田均良

传媒

  • 1篇资源科学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泥沙研究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水资源与水工...
  • 1篇Fronti...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基于指数法的陕西省耕地和粮食时空变化分析被引量:14
2007年
本文尝试性地提出了相对粮食承载指数并结合李晓文等人提出的耕地变化强度指数,计算了陕西省101个县(区)2000年~2004年的耕地变化强度指数和相对粮食承载指数,分析了陕西省近年耕地和粮食生产时空差异:①陕西省近年人口增加,耕地减少,而粮食总产量和人均粮食占有量波动较大;②全省耕地变化空间差异显著,大部分县(区)耕地减少,少部分县(区)耕地有所增加或保持数量平衡;③以小康水平粮食标准400kg/人·年为参照,全省整体处于不足状态,101个研究县(区)中,有66个县(区)处于不足状态,1个县(区)处于临界状态,34个县(区)处于畜余状态。针对陕西省耕地和粮食生产现状,应充分考虑区域差异,通过保护和合理利用现有的耕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良品种、加强利用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应用、调整大农业结构等措施来提高粮食承载能力。
谢红霞李锐任志远薛亮
近60年我国土壤侵蚀科学研究进展被引量:49
2009年
在系统总结我国近60年土壤侵蚀科学研究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与整合,重点介绍全国土壤侵蚀时空特征与动态变化、土壤侵蚀过程及其调控机制、黄河泥沙来源与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的界定、风力侵蚀机制及沙漠化防治、侵蚀环境演变与调控等5个对土壤侵蚀学科发展有重大意义的进展,提出了我国土壤侵蚀学科亟待加强的3个领域。
李锐上官周平刘宝元郑粉莉杨勤科
关键词:土壤侵蚀水土保持
不同最小控制时段约束下黄河天然径流量变化阶段性被引量:7
2009年
阶段性是描述河流径流量丰枯变化持续长度的主要特征。在年际变化较大的长时间序列中,通过确定不同最小控制时段,可以把高频变化的年份和时段有效合并,从而更好描述不同流量的持续特征。在划分径流量丰枯连续自然阶段的基础上,根据最小控制时段,对相邻阶段进行逐步合并,提取并分析了黄河三门峡水文站1470-1997年528 a的逐年天然径流量阶段性变化特征。分析表明,黄河天然径流量多年平均值为511.81×108m3,变差系数为0.20,年际变化非常剧烈;随着最小控制时段的增加,阶段数呈指数函数迅速减少;每一阶段平均、最小和最大阶段长度呈显著的线性增加趋势;各阶段天然径流量的差异也逐步减小。当最小控制时段为5,10,20,30 a时,可以划分为60,24,15,9个阶段,相应的平均阶段长度也分别为8.7,21.7,27.4,57.9 a,阶段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极差分别是平均值的71.8%,62.4%,47.6%和13.7%。
王飞穆兴民焦菊英李锐
关键词:天然径流量黄河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影响定量评估--以铜川市城郊区为例被引量:19
2008年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地理学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而生态服务价值则是目前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利用研究区地形、土壤、植被数据和近10年来每年的气候、土地利用数据,运用生态服务价值测算模型,计算了1994-2003年铜川市城郊区历年的生态服务价值,并模拟了无土地利用变化情景下的生态服务价值,提出了土地利用变化环境效应指数,并尝试性地运用该指数定量评价了城郊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由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尤其是土地利用变化等原因的影响,城郊区生态服务价值年际间变化很大,1994-2003年期间,在不考虑水域生态服务功能情况下(基于水域面积年际变化极小考虑),城郊区生态服务价值在4.77×10^8-1.56×10^9元间波动;②模拟了无土地利用变化情景下的生态服务价值,结果表明每年基于无土地利用变化情景下的生态服务价值明显低于基于土地利用变化情景下的生态服务价值;③运用土地利用变化环境效应指数计算模型计算了土地利用变化环境效应指数,结果表明都大于1,从1994年到2003年期间,土地利用变化环境效应指数除个别年份略有波动外,整体呈增加趋势,反映了土地利用变化对城郊区生态环境的影响是积极的。
谢红霞李锐任志远杨勤科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生态服务价值
基于含沙量分段的人类活动对延河水沙变化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5
2008年
采用延河甘谷驿水文站控制区1965-2002年降水量、径流量和输沙量资料,分析了人类活动对河流水沙变化的影响。与以往以年代为基准期的分段方法不同,本研究根据河流含沙量距平累计值变化特征,把延河水沙变化过程划分为5个时段,并以含沙量持续较高的时段Ⅰ(1965-1971年)为基期,分析了各时段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变化特征。以基期单位降水产沙量和产流量为参数,计算了各时段全年和汛期的计算输沙量和径流量。通过比较计算和实测的输沙量和径流量,分析了各时段人类活动对全年和汛期输沙量和径流量的影响。研究表明,根据含沙量距平累计值划分时段可以更好反映河流水沙变化特征:治理期人类活动平均减少年和汛期输沙量分别约50.3%和40.0%;而减少年和汛期径流量的幅度分别约为19.8%和34.2%。人类活动在时段Ⅱ(1971-1976年)和时段Ⅴ(1997-2001年)对水沙的影响较大,而在时段Ⅳ(1987-1996年)影响较小,且表现复杂。
王飞穆兴民焦菊英李锐
关键词:径流泥沙
Effect of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 on soil erosion and the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in Liupan Mountain Region,southern Ningxia,China被引量:8
2011年
The Liupan Mountains are located in the southern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of China,that forms an important divide between landforms and biogeographic regions.The populated part of the Liupan Mountain Region has suffered tremendous ecological damage over time due to population pressure,excessive demand and inappropriate use of agricultural land resources.To presen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 use/cover change and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of soil erosion,data sets of land use between the late 1980s and 2000 were obtained from Landsat Thematic Mapper(TM)imagery,and spatial models 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 landscape and soil erosion conditions.Also,soil erosion in response to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 were quantified and analyzed using data from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remote sensing.Soil erosion by water was the dominant mode of soil loss,while soil erosion by wind was only present on a relatively small area.The degree of soil erosion was classified into five severity classes:slight,light,moderate,severe,and very severe.Soil erosion in the Liupan Mountain Region increased between the late 1980s and 2000,both in terms of acreage and severity.Moderate,severe,and very severe eroded areas accounted for 54.86%of the total land area.The lightly eroded area decreased,while the moderately eroded area increased by 368817 ha(22%)followed by severe erosion with 146552 ha(8.8%),and very severe erosion by 97067.6 ha(5.8%).Soil loss on sloping cropland increased with slope gradients.About 90%of the cropland was located on slopes less than 15°.Most of the increase in soil erosion on cropland was due to conversion of steep slopes to cropland and degradation of grassland and increased activities.Soil erosion was severe on grassland with a moderate or low grass cover and on dry land.Human activities,cultivation on steep slopes,and overgrazing of pastures were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increase in erosion severity.
Bin QUANMJMRÖMKENSRui LIFang WANGJie CHEN
地球科学研究数据的分类与组织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科学数据是重要的科技资源,科学数据的共享管理日益成为学术界和政府关注的前沿领域。地球科学门类众多,研究对象复杂且往往时空尺度大,在此过程中产生了大量数据结构形式各异的数据,诸如图型数据、表格数据、文本数据、影像数据等等。在数据库系统环境下如何对这些异构的数据进行存储、发布、显示是科学数据管理必须首先面对的问题。在分析研究地球科学数据特征的基础上,结合黄土高原数据中心的建设实践,以科学数据共享管理为目标,对地球科学研究数据的分类和组织进行了研究。阐述了地球科学研究数据的异构性、密集性、复合性等基本属性和特征,提出了关系类型、空间类型、文件类型等3种基本类型的数据集分类和组织方式,并提出了整编数据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及科学数据分级、保护、共享的方式。实践表明:该数据分类与组织技术方案符合地球科学研究数据的特点,并将科学数据管理与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具有思路与技术的先进性和广泛的应用场合。
郭明航田均良李军超
关键词:地球科学科学数据数据分类数据管理
相似性降水条件下北洛河水沙变化特征被引量:5
2008年
降水是河流径流来源也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动力,通过选择相似降水年组比较河流水沙变化,可以更好揭示土地利用变化对河流水沙变化的影响。采用1954年到1996年北洛河状头水文站实测资料,根据年份差大于5年,年雨量差小于20 mm和汛期雨量差小于10 mm等三个指标确定了8个相似降水年组。通过比较相似性降水年组径流量和输沙量变化,分析了不同时间河流水沙变化特点;并通过组间比较初步探讨了北洛河水沙变化趋势。分析表明,与1980年相比,1996年除汛期径流量增加外,年径流量,年与汛期的输沙量和含沙量均增加;在其他时段,输沙量在1970年代后期以前呈减少趋势,年径流量和汛期径流量有增加趋势,而年均和汛期含沙量均有减少趋势。
王飞穆兴民李锐焦菊英
关键词:径流量输沙量含沙量
区域生态服务价值时空异质性研究——以铜川市城郊区为例被引量:13
2007年
以国内外众多关于生态服务价值研究成果为基础,利用研究区近10年地形、气候、土壤、植被和土地利用变化数据,运用生态服务价值测算模型,在GIS的支持下尝试性地研究了区域不同时段生态服务价值的时空异质性、各自然要素和人类活动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1)由于各自然要素和土地利用的共同影响,近10年铜川市城郊区生态服务价值年际间变化很大,最大年份达到了15.91亿元,最小年份为5.10亿元。(2)在假定其他要素不变的情况下,LUCC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变化的影响是积极的,近10年土地利用变化有利于该区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3)研究区生态服务价值存在空间上的差异性:不同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不同,同一生态系统又存在内部差异。
谢红霞任志远李锐
关键词:生态服务价值时空异质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