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3YJC77006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3YJC770063)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张程胡化凯丁兆君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医科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哲学宗教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历史地理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3篇超声
  • 3篇超声波
  • 3篇超声技术
  • 2篇大跃进
  • 1篇制药
  • 1篇制药行业
  • 1篇群众
  • 1篇群众运动
  • 1篇经验教训与启...
  • 1篇技术史

机构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作者

  • 3篇张程
  • 1篇胡化凯
  • 1篇丁兆君

传媒

  • 1篇当代中国史研...
  • 1篇科学文化评论
  • 1篇广西民族大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其兴也勃,其亡也忽 再谈1960年的“超声波化”运动被引量:1
2016年
"超声波化"运动是"大跃进"期间技术领域中诸多群众运动的典型代表。这场运动经历了开端、高潮和衰退三个阶段,最后以失败而告终。多角度的分析表明,这场运动失败的直接原因在于超声器质量不合格、超声技术应用不合理以及一些项目本身不具有科学性,更深层次的原因则在于科技管理的运动模式和重实践轻理论的认知模式。
张程丁兆君
关键词:大跃进超声技术群众运动
“大跃进”期间制药行业的“超声波化”运动被引量:3
2014年
在"大跃进"期间,中国制药行业曾在"超声波化"运动中大量制造土超声器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但是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效。从技术的角度看,单个项目没有取得成效是因为没有同时符合科学性、技术性、经济性的要求,而整个行业的运动没有取得成功,主要原因并不是通常认为的虚假浮夸,而是一系列技术政策的失误。
张程胡化凯
“超声波化”运动的经验教训与启示
2018年
通过考察"超声波化"运动的开展过程,分析运动期间若干典型超声项目,总结这场运动的经验教训,可以发现,以"土"为主方法的不适当应用、技术政策的失误以及虚假浮夸的现象,共同导致了"运动"的失败.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全社会应该提高科学素养,弘扬科学精神.
张程
关键词:超声技术技术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