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02729)

作品数:7 被引量:113H指数:5
相关作者:孙俊毅李昂刘瑾朱春晖董妍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西安市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牙周
  • 4篇牙周炎
  • 2篇牙龈
  • 2篇位点
  • 2篇位点保存
  • 2篇壳聚糖
  • 2篇患牙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实验
  • 1篇动物实验研究
  • 1篇牙根
  • 1篇牙根纵裂
  • 1篇牙裂
  • 1篇牙裂综合征
  • 1篇牙髓
  • 1篇牙髓疾病
  • 1篇牙髓炎
  • 1篇牙体

机构

  • 4篇西安交通大学
  • 4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吉林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西安市儿童医...
  • 1篇陕西省第二人...

作者

  • 6篇孙俊毅
  • 4篇刘瑾
  • 4篇李昂
  • 3篇董妍
  • 3篇朱春晖
  • 2篇汪明敏
  • 2篇许哲
  • 2篇冯延民
  • 1篇谷冬华
  • 1篇赵珊梅
  • 1篇卢小鹏
  • 1篇李冬玲
  • 1篇董凯

传媒

  • 2篇陕西医学杂志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现代口腔医学...
  • 1篇临床口腔医学...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牙周炎患者牙根纵裂5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牙周炎患牙牙根纵裂的临床特征、发病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择临床确诊为慢性牙周炎合并牙根纵裂的患者51例,患牙52颗,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牙位和患根的分布情况,系统检查患者牙周情况、咬合情况,结合X线表现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牙周炎患牙牙根纵裂多发于45岁以上患者,占68.62%,男女比例为2.40∶1;以牙周炎常见主诉就诊的患者占96.13%;下颌第一、二磨牙近中根及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牙根纵裂的发生率最高;牙周专科检查可见患牙均存在不同程度牙槽骨吸收,75.00%患牙存在创伤和(或)创伤易感因素。结论:牙周炎导致的牙周支持组织丧失及创伤是牙根纵裂的促进因素,临床上要及时消除可能引起牙周炎患牙的咬合创伤,降低牙根纵裂的风险。
孙俊毅汪明敏朱春晖刘瑾董妍李昂
关键词:牙周炎牙裂综合征
壳聚糖和洗必泰对牙龈卟啉菌的协同抗菌作用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评估壳聚糖和洗必泰对牙龈卟啉菌的协同抗菌效果。方法将壳聚糖,洗必泰与复合树脂粉混匀制成含有壳聚糖浓度为0%,0.4%,0.8%,1.6%,洗必泰浓度为0.02%,直径为6mm标准大小药敏块。将接种了牙龈卟啉菌的培养基分别放置不同浓度的药敏块,37℃厌氧培养72小时。结果牙龈卟啉菌的培养基中,抑菌环直径的大小随着壳聚糖浓度的增加而扩大,并可看出载有洗必泰的壳聚糖药敏块的抑菌效果比单纯的壳聚糖的抑菌效果更好。结论壳聚糖具有抗牙龈卟啉菌的作用,壳聚糖和洗必泰具有协同抗菌作用,联合应用比单独使用壳聚糖能取得更好的菌斑控制效果。
薛丹许哲孙江冯延民孙俊毅
关键词:壳聚糖洗必泰抑菌牙龈卟啉菌
CGF复合骨诱导活性材料在牙周炎患牙位点保存中的应用被引量:20
2016年
目的:探讨因牙周炎无法保留的患牙在拔牙的同时植入血浆提取物-浓缩生长因子(CGF)复合骨诱导活性材料,行拔牙位点保存技术,观察其对预防牙槽骨吸收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因牙周炎不能保留患牙32颗,微创拔除后同期植入患者自体CGF复合Bio-OSS骨粉,并覆盖CGF膜,严密缝合,术后6月通过拍摄X线及锥体束CT(CBCT),了解牙槽骨量变化。结果:拔牙创愈合良好,术后6个月,牙龈形态饱满,牙槽骨高度及宽度保存良好。结论:位点保存技术中使用CGF复合骨诱导活性材料可以很好地维持牙周炎患牙拔除后牙槽骨骨量,为后期的种植修复提供良好的牙槽骨条件。
孙俊毅司微杭刘瑾赵珊梅谷冬华李昂
关键词:牙周炎牙种植
盐酸小檗碱调节大鼠实验性牙周炎牙龈组织MMPs/TIMP表达变化及其机制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探讨盐酸小檗碱对牙周炎基质金属蛋白酶/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MMPs/TIMP)的调控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丝线结扎+菌液注射法建立大鼠牙周炎模型后,给予150mg/(kg·d)盐酸小檗碱或生理盐水干预。显微X射线断层计算机扫描(μ-CT)和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牙周组织学改变,Western blot检测大鼠牙龈组织MMP-2、MMP-9、TIMP-2的蛋白表达及P38 MAPK/NF-κB磷酸化水平,ELISA测定牙龈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含量。结果牙周检查发现牙周炎组大鼠牙龈红肿明显,触之易出血,牙周袋较深,μ-CT显示牙槽骨吸收明显,牙龈组织TNF-α和IL-1β含量显著增加,MMP-2和MMP-9表达增多,并伴有磷酸化P38 MAPK/NF-κB上调。盐酸小檗碱治疗后可明显改善牙周情况,减少牙槽骨吸收,降低牙龈组织TNF-α和IL-1β含量,抑制P38 MAPK/NF-κB磷酸化,最终降低MMP-2和MMP-9的过度表达并提高TIMP-2的表达。结论盐酸小檗碱可能通过抑制P38 MAPK/NF-κB磷酸化,降低牙龈组织TNF-α和IL-1β,调节牙龈组织MMPs/TIMP的过量表达而发挥对大鼠牙周炎的治疗作用。
孙俊毅朱春晖刘瑾李昂董妍李冬玲
关键词:牙周炎盐酸小檗碱
牙周炎患牙位点保存术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观察位点保存术在牙周炎患牙拔除后牙槽骨量改变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门诊确诊为牙周炎不能保留的患牙85颗,随机分为2组:1常规拔牙组,40颗患牙,采用传统的牙拔除术;2位点保存组,45颗患牙,经微创拔牙后牙槽窝同期植入Bio-OSS胶原,覆盖Bio-Gide胶原膜并且严密缝合。对比两组患牙的临床疗效,并分别于术前术后行X线和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影像学检查,评估2组牙槽骨量变化情况及比较牙槽骨的密度情况。结果两组术区均无感染,愈合良好,牙龈质地坚韧,颜色粉红。X线和CBCT结果显示,常规拔牙组牙槽骨水平和垂直吸收增加,位点保存组牙槽骨垂直和水平吸收量显著低于常规拔牙组(P<0.05),术后6月CBCT显示位点保存组新生骨密度显著高于常规拔牙组。结论位点保存术可有效预防及减少牙周炎患牙拔除后牙槽骨的吸收,改善牙槽骨高度和宽度,成骨效果良好,有利于满足后期的修复需要。
孙俊毅汪明敏董凯朱春晖刘瑾董妍李昂
关键词:牙周炎引导骨再生术
一次性根管与多次法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疾病的疗效比较被引量:62
2017年
目的比较牙体牙髓疾病实施一次性根管或多次法根管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169例牙体牙髓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实施多次法根管治疗84例为对照组,给予一次性根管治疗85例为观察组。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显效50例,有效2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2.94%;对照组显效47例,有效3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1.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7,P=0.756)。术后观察组平均疼痛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2.02±0.31)d vs(2.18±0.21)d,t=3.92,P=0.00]。术后两组用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5±0.33)d vs(3.19±0.37)d,t=0.74,P=0.46]。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后疼痛、牙龈肿胀、咬合问题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88%、5.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P>0.05)。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与多次法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疾病均能够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均属于可行的治疗方案。但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后疼痛消失时间较早。
卢小鹏孙俊毅
关键词:牙体牙髓疾病牙髓炎根尖周炎根管治疗一次性根管治疗
壳聚糖载药膜引导牙周组织再生的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壳聚糖载药膜引导犬牙牙周组织再生的效果。方法:选取18月龄雄性Beagle犬4只,选取下颌第2、3、4前磨牙,同颌对侧同名牙随机纳入实验组或者对照组,采用牙周手术方法建立牙周骨缺损模型。实验组在骨缺损处放置壳聚糖载药膜,对照组不植入任何材料。术后8周处死实验动物,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出现明显的牙周组织再生,而对照组仅有少量的牙周组织再生。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壳聚糖载洗必泰药膜有效发挥了壳聚糖和洗必泰各自的作用,可以有效促进牙周组织再生与修复。
薛丹许哲孙江冯延民孙俊毅
关键词:壳聚糖牙周引导组织再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