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威海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09-3-89-4)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2
相关作者:周纪平杨永军杨凯于建林谭远超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文登整骨医院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威海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胸椎
  • 2篇后路
  • 1篇置钉
  • 1篇置入
  • 1篇上胸
  • 1篇上胸椎
  • 1篇生物力学
  • 1篇生物力学测试
  • 1篇椎弓
  • 1篇椎弓根
  • 1篇椎弓根钉
  • 1篇椎弓根钉置入
  • 1篇力学测试
  • 1篇内固定

机构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文登整骨医院
  • 1篇山东省文登整...

作者

  • 2篇谭远超
  • 2篇于建林
  • 2篇杨凯
  • 2篇杨永军
  • 2篇周纪平
  • 1篇张爱敏
  • 1篇王晓波
  • 1篇姚树强
  • 1篇史永安
  • 1篇王增梅
  • 1篇徐曼琼
  • 1篇姜传杰
  • 1篇林明强
  • 1篇刘彬
  • 1篇徐梓耀

传媒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胸椎后路半椎弓根钉置入的生物力学测试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评价胸椎半椎弓根钉置入固定方法的生物力学可靠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必要的安全参数。[方法]从尸体标本上应用半椎弓根置钉固定,对固定好的中上胸椎进行力学试验。采用应变电测试验技术。测试固定好的标本的抗压强度、扭矩与转角关系曲线、剪切强度和弯曲强度。[结果]当载荷从100 N逐渐加载到600 N的过程中,载荷与应变曲线呈正相关,表明模型的整体结构处于稳定状态。在中心加载时各试件加载至400 N时位移量在0.6~1.3 mm,说明位移变化不大。弯扭矩与试件两端之间相对扭转角呈线性关系,当扭转角达到10°时最大扭矩为12.40 N·m、弯矩为5.60 N·m。[结论]生物力学研究表明,在抗压强度、抗扭转时的剪切强度和弯曲强度上,半椎弓根钉置入技术在较粗规格的螺钉固定下,足够达到内固定及矫形的要求。
于建林杨凯周纪平刘彬杨永军谭远超林明强王晓波史永安张爱敏于文海徐梓耀王增梅徐曼琼
关键词:胸椎内固定生物力学
中上胸椎后路半椎弓根入路置钉固定技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11年
背景:中上胸椎矫形固定以椎弓根钉置入内固定三维稳定性最佳,效果最好,但由于胸椎椎弓根解剖上较腰椎窄细,且胸椎管内是脊髓,内固定的难度和风险较高。目的:分析中上胸椎后路半椎弓根入路置钉固定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后路半椎弓根入路置钉固定治疗中上胸椎疾病患者58例,在T1~T2可应用直径4.5mm、长度30mm的螺钉,T3~T8应用直径5.0~6.0mm、长度35~40mm的螺钉,螺钉直径均在4.5mm以上。结果与结论:置钉固定后胸椎X射线片及CT显示,无螺钉进入椎管内,脊柱序列恢复良好,无内固定松动及断钉等并发症发生;置钉后无脊髓损伤加重及感染等并发症。患者生活完全恢复,疼痛消失16例;不全性和完全性截瘫46例日常生活能够自理,胸背部疼痛消失,无后凸畸形。表明中上胸椎半椎弓根入路置钉技术选用较粗、较长螺钉置入内固定效果可靠,安全,且进钉技术相对简单,易于掌握,可作为中上胸椎后路内固定的良好选择。
杨永军周纪平姚树强姜传杰于建林杨凯谭远超
关键词:置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