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GJJ12186)

作品数:1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杨雪韵董林垚蒋华波谢丽纯黄小兰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地表水
  • 1篇地下水
  • 1篇微生物
  • 1篇微生物组成
  • 1篇小流域

机构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1篇陈建耀
  • 1篇周世宁
  • 1篇黄小兰
  • 1篇谢丽纯
  • 1篇蒋华波
  • 1篇董林垚
  • 1篇杨雪韵

传媒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12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小流域地下水与地表水微生物组成结构差异及其成因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对中山大学滨海水循环综合试验基地的河道水和地下水进行采样,运用16S rRNA基因分析方法,研究微生物的群落组成、结构,同时,通过Mothur软件分析不同采样点的系统发育多样性和文库稀释曲线.结果表明,上下游河道水和地下水均以变形菌(Proteobacteria),厚壁菌(Firmicutes),古菌(Archaea)为优势种群,变形菌在上游堰、下游堰、R1、R2、R3分别占各自总数的29.7%、30.3%、28.1%、20.9%、14.2%;厚壁菌在上游堰、下游堰、R1、R2、R3分别占各自总数的9.7%、20.3%、19.8%、8.6%、39.6%;古菌(不可培养的泉古菌和广古菌)在上游堰、下游堰、R1、R2、R3分别占各自总数的14.2%、12.3%、11.7%、12.1%、3.5%.表明地下水、地表水微生物组成结构有一定的趋同性.另一方面,酸杆菌(Acidobacteria)、硝化螺旋菌(Nitrospira)、拟杆菌(Bacteroidetes)和Candidate division OPx等在不同采样点的丰度各异,不同埋藏条件下的地下水和地表水多样性指数与稀释曲线有所不同,揭示小流域的微生物组成、结构具有空间差异.研究显示,受周围水文地质条件、补给差异等影响,微生物种群随之演化,微生物特征与水文地质、化学离子密切相关.
黄小兰陈建耀周世宁谢丽纯杨雪韵蒋华波董林垚
关键词:小流域地下水地表水微生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