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日
星期五
|
欢迎来到贵州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天津市卫生局科技攻关项目(10KG107)
作品数:
2
被引量:8
H指数:1
相关作者:
韩风梅
韩泉洪
王莹
楚艳华
赵堪兴
更多>>
相关机构:
天津市眼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天津市卫生局科技攻关项目
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相关作品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资助
相关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2篇
医药卫生
主题
1篇
弹性模量
1篇
形觉剥夺
1篇
形觉剥夺性
1篇
形觉剥夺性近...
1篇
形觉剥夺性近...
1篇
形状知觉
1篇
圆锥角膜
1篇
知觉
1篇
生物力学
1篇
生物力学特性
1篇
近视
1篇
近视眼
1篇
疾病模型
1篇
角膜
1篇
巩膜
1篇
后巩膜
1篇
大鼠角膜
机构
2篇
天津市眼科医...
作者
2篇
赵堪兴
2篇
楚艳华
2篇
王莹
2篇
韩泉洪
2篇
韩风梅
传媒
1篇
中华眼科杂志
1篇
中华实验眼科...
年份
1篇
2014
1篇
2012
共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甘油醛局部应用对大鼠角膜生物力学特性的短期影响
被引量:1
2012年
背景目前已有一些角膜胶原交联的方法可用于圆锥角膜的治疗,但其安全性均存在一定问题。甘油醛是一种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的交联剂,但其对角膜生物力学特点的作用尚不清楚。目的评估甘油醛点眼对大鼠角膜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将15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个组,分别为0.005mol/L甘油醛组、0.050mol/L甘油醛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5只,均取右眼为实验眼;每日点眼2次,连续7d。实验终点处死大鼠,获取大鼠角膜,采用读字法评估各组大鼠角膜的透明度,然后切取两端附带2mm巩膜组织的角膜中央2mm^6mm的条带进行生物力学检测,比较各组大鼠角膜6%弹性模量E(MPa)、极限应力o'max(MPa)、极限应变emax(%)等指标变化,并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0.005mol/L甘油醛组、0.050mol/L甘油醛组和空白对照组均可透过大鼠角膜清晰显示文字。采用6%应变时,0.005mol/L甘油醛组角膜的平均应力为(0.463±O.065)MPa,0.050mol/L甘油醛组为(0.846±0.240)MPa,均较空白对照组的(0.195±0.103)MPa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9、0.000);0.005mol/L甘油醛组、0.050mol/L甘油醛组、空白对照组角膜极限应力分别为(6.043±2.084)、(10.759±3.337)、(5.295±1.313)MPa,其中0.050mol/L甘油醛组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7),0.005mol/L甘油醛组与空白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0)。0.005mol/L甘油醛组、0.050mol/L甘油醛组角膜极限应变分别为(36.57±3.09)%、(28.53±1.89)%,均较空白对照组的(43.87±1.89)%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9、0.000)。0.005mol/L甘油醛组、0.050mol/L甘油醛组6%弹性模量E值是(7.718±1.076)MPa和(14.102±4.011�
王莹
韩风梅
楚艳华
韩泉洪
赵堪兴
关键词:
圆锥角膜
生物力学
弹性模量
甘油醛后巩膜交联治疗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眼的研究
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甘油醛对巩膜生物力学特征的影响及其对实验性近视眼的抑制作用。方法实验研究。选取50只3周龄三色豚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5个组,每组10只。右眼为实验眼,左眼为对照眼。A组:右眼遮盖7d;B、c、D组:右眼遮盖21d后分别给予0.9%生理盐水、0.05mol/L甘油醛、0.5mol/L甘油醛第1、8、15天Tenon囊下球后注射;E组:正常对照组。在每组中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7只豚鼠行实验前及剥夺后7、14、21d的眼轴、屈光度及生物力学参数极限应力、极限应变、6%弹性模量的测量,其余3只豚鼠行组织学检查。实验眼和对侧眼之间数据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对眼轴与屈光度进行二元变量相关分析。结果形觉剥夺后,A、B、c组实验眼玻璃体腔长度分别为(2.991±0.078)、(2.961±0.038)、(2.936±0.021)mm,眼轴长度分别为(7.263±0.133)、(7.732±0.099)、(7.665±0.055)mm,屈光度数分别(-2.214±2.881)、(-4.525±2.415)、(-1.607±0.866)D,与对侧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玻璃体腔=3,234,4.758,7.608;P玻璃黼=0.018,0.002,0.001;f眼轴=3.198,4.758,7.608;P眼轴=0.019,0.002,0.000;t屈光=-7.120,-4.020,-6.334;P呲=0.000,0.005,0.001)。D组、E组玻璃体腔长度、眼轴长度与对侧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玻璃体腔=0.542,-0.646;P玻璃体腔=0.607,0.539;眼轴=0.542,-0.646;P眼轴=0.607,0.539)。D组实验眼屈光度为(-3.921±0.874)D与对侧眼(-3.321±1.205)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54,Pl宙光=0.020)。在实验第21天结束时,B、C、D、E组实验眼的屈光度变化值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1.249,P=0.000),B、C、D组的屈光度变化值分别为(8.800±0.616)、(7.236±2.198)、(6.271±1.
王莹
韩泉洪
韩风梅
楚艳华
赵堪兴
关键词:
近视
形状知觉
巩膜
疾病模型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