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2011-1-49)

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2011-1-49)

作品数:2 被引量:15H指数:2
相关作者:郭丽珍赖剑锋饶媚刘美岑沈洁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龙岩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肿瘤
  • 2篇恶性
  • 2篇恶性肿瘤
  • 1篇药物
  • 1篇药物性
  • 1篇药物性肝损伤
  • 1篇药源性
  • 1篇源性
  • 1篇肿瘤化疗
  • 1篇紫杉
  • 1篇紫杉醇
  • 1篇化疗
  • 1篇含紫杉醇
  • 1篇恶性肿瘤化疗
  • 1篇肝功
  • 1篇肝功能
  • 1篇肝功能异常
  • 1篇肝损伤

机构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饶媚
  • 2篇赖剑锋
  • 2篇郭丽珍
  • 1篇沈洁
  • 1篇刘美岑
  • 1篇赖小平

传媒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现代医院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含紫杉醇联合方案引起肝功能异常的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 观察含紫杉醇联合化疗方案对肿瘤患者肝功能的影响,以及化疗后肝损害的特点及易感因素.方法 对2008年1月~2010年12月间32例含紫杉醇联合化疗方案化疗后出现药物性肝功能异常的恶性肿瘤患者,统计分析化疗前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共收治肿瘤患者3 327例,化疗后发生肝功能异常患者101例,占所有肿瘤患者的3.04%.101例发生肝功能异常的患者中,32例为以紫杉醇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占所有发生肝功能异常患者的31.68%.化疗后ALT、AST、ALP指标显著高于化疗前(p〈0.05),肝功能损害大多数出现在化疗前5个周期,多为Ⅰ~Ⅱ.年龄、性别、携带乙肝病毒、肿瘤类型、分期等相关因素对肝功能无明显影响(p〉0.5).结论 紫杉醇引起药物性肝损害临床常见,肝损害以轻度损伤为主,年龄、性别、携带乙肝病毒、肿瘤类型、分期等相关因素对肝功能无明显影响.
饶媚郭丽珍赖剑锋赖小平
关键词:恶性肿瘤肝功能异常紫杉醇
恶性肿瘤化疗药物性肝损伤109例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 研究化疗药物引起肝损伤的特点,为减少药物性肝损伤及制定药物性肝损伤的保肝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109例化疗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各项资料,如性别、年龄、原发疾病肿瘤类型、是否携带乙肝病毒、引起肝损伤化疗药物、发生肝损伤时间及严重程度、保肝药物使用时间及疗效、所使用保肝药物情况等,进行统计并分析.结果 109例化疗药物肝损伤患者中男55例,女54例.原发疾病肿瘤以消化道肿瘤为主,占42.20%.乙肝病毒携带者占15.60%.肝损伤患者中多种化疗药物综合作用占88.07%.化疗药物用药1~2周内出现肝损伤占73.40%,且以引起轻度肝损伤为主,占54.13%.临床上多采用化疗时预防用保肝药,占63.30%,肝损伤患者在2周内保肝治疗总有效率达89.91%.保肝药物中抗炎保肝药、细胞修复类药、解毒保肝类药、维生素及辅酶类药物使用率分别占37.61%、33.94%、89.91%、77.98%.保肝药物大多联合用药,其中二联占46.79%,三联占28.44%,四联占10.09%.结论 联合使用化疗药物发生肝损伤的概率较高;肝损伤主要发生在1~2周内,以轻度肝损伤为主;一般通过2周保肝治疗有效,且以二联保肝用药为主.
刘美岑郭丽珍沈洁赖剑锋饶媚
关键词:药物肝损伤化疗药源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