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73018)

作品数:16 被引量:105H指数:8
相关作者:胡耀武魏东刘晓迪王昌燧司艺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生物学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历史地理
  • 7篇生物学
  • 6篇天文地球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理学

主题

  • 12篇同位素
  • 10篇稳定同位素
  • 8篇遗址
  • 8篇同位素分析
  • 6篇稳定同位素分...
  • 3篇人骨
  • 3篇先民
  • 3篇墓地
  • 3篇N
  • 2篇石器
  • 2篇石器时代
  • 2篇农业
  • 2篇农业经济
  • 2篇文化
  • 2篇考古
  • 2篇胶原
  • 2篇骨胶
  • 2篇骨胶原
  • 1篇东西方文化交...
  • 1篇东周

机构

  • 11篇中国科学院
  • 11篇中国科学院大...
  • 5篇吉林大学
  • 3篇复旦大学
  • 3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中山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河南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北京市文物研...
  • 1篇陕西历史博物...
  • 1篇安徽省文物考...
  • 1篇新疆文物考古...
  • 1篇河南省文物考...

作者

  • 9篇胡耀武
  • 4篇魏东
  • 2篇刘晓迪
  • 1篇李志鹏
  • 1篇夏阳
  • 1篇原海兵
  • 1篇袁靖
  • 1篇司艺
  • 1篇周亚威
  • 1篇王元
  • 1篇宋国定
  • 1篇王小庆
  • 1篇王婷婷
  • 1篇索明杰
  • 1篇王昌燧
  • 1篇丁利娜
  • 1篇朱泓
  • 1篇李宏飞
  • 1篇王宁
  • 1篇聂颖

传媒

  • 4篇人类学学报
  • 3篇第四纪研究
  • 2篇科学通报
  • 1篇四川文物
  • 1篇华夏考古
  • 1篇考古与文物
  • 1篇农业考古
  • 1篇Scienc...
  • 1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东周时期内蒙古中南部人群和文化融合进程中的农业经济——以和林格尔大堡山墓地人骨C、N稳定同位素分析为例被引量:8
2018年
东周时期,内蒙古中南部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竞相角逐的舞台.在该地存在的多人群并存、文化并举的基本格局,随着战国中晚期赵、秦等诸侯国势力的北扩,转变为中原文化日益繁盛之势.中原地区特有的农耕经济(如粟作农业),究竟对内蒙古中南部的人群和文化融合是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仍缺乏较为细致的研究.为此,本文以和林格尔地区战国晚期大堡山墓地出土的41例人骨为研究对象,开展了C、N稳定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先民的食物中包含了较大量的C_4类动物蛋白.结合考古资料可以看出,大堡山先民以粟作农业(包括粟类作物和以粟类作物副产品为食的动物)为基础,兼营牧业生产,其生活方式体现了战国晚期中原农业文明对内蒙古中南部的全面影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对比不同时期已发表的人骨胶原C、N稳定同位素数据发现,粟作农业在东周时期和林格尔地区人群与文化融合的进程中始终发挥着积极作用.
张昕煜张旭索明杰魏东胡耀武
陕西省神木县木柱柱梁遗址羊骨研究被引量:12
2017年
本文对2011年陕北神木木柱柱梁遗址出土的大量动物遗存,按照考古遗迹单位进行分类、测量和鉴定。结果表明,农牧交错带的木柱柱梁遗址中,家羊在家养动物中的比重,无论是可鉴定标本数还是最小个体数均居第一,扮演着肉食来源的重要角色。羊骨的出土概率高达91.25%,表明羊的普遍消费和利用程度明显高于中原农业发达地区。羊的死亡年龄结构,表明木柱柱梁遗址古人饲养家羊不仅是为了获取肉食资源,而开发其副产品奶、皮和毛,也是其饲养羊的另一目的。从遗址中各个年龄段羊骨的存在、出土动物数量之多,加之其为环壕聚落这三方面因素,说明该遗址是一个长期居住的遗址。
杨苗苗胡松梅郭小宁王炜林
关键词:动物考古
内蒙古东南部战国时期的农业经济及人群融合被引量:3
2021年
内蒙古东南部是辽西地区粟作农业起源地的中心区域,也是历史时期农、牧民族反复争夺的战略要地。战国早中期,该地主要为北方民族聚居地,具有多元的族群文化和复杂的经济类型;战国晚期,随燕文化的北扩,中原地区的文化与农耕技术促使此地的文化与人群趋于统一。纵观战国时期,农耕经济在内蒙古东南部先民的生存方式中居于何种地位,对不同人群及文化的融合又起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仍缺乏深入的探讨。为此,本文以赤峰地区战国时代水泉和大山前墓地出土的67例人骨及牙齿为研究对象,开展了C、N稳定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先民主要摄食C_(4)类,包括粟、黍等作物和(或)以粟类副产品为食的动物,反映了其生存方式为以种植粟类作物为基础的农业和家畜饲养业。部分先民的同位素数据,表明也存在着渔猎经济。结合该区域已发表的人骨C、N稳定同位素数据,我们发现,粟作农业始终在该地先民生存方式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不同人群及文化的融合奠定了物质基础。
刘晓迪魏东魏东张昕煜胡耀武
关键词:考古学战国时期稳定同位素
新疆下坂地墓地人骨的C,N稳定同位素分析:3500年前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启示被引量:10
2016年
公元前2千纪下半叶,以蒙古人种、粟作农业(包括粟和黍)、彩陶等为特征的东方人群已到达新疆中部,并与安德罗诺沃文化等西方文明发生碰撞、交流甚至融合.然而,受益于新的考古发现,以粟黍为代表的东方文化要素在公元前3千纪~前2千纪时已传播至哈萨克斯坦、希腊、意大利等地.作为文化传播十字路口的帕米尔高原,其人群何时开始食用粟黍,东西方文化交流是否存在更早的迹象,尚缺乏佐证.为此,本文通过对新疆下坂地墓地青铜时代(公元前1500~前600年)出土的人骨进行C,N稳定同位素分析,发现下坂地墓地先民的食物结构,虽以C_3类的动物蛋白为主,但也不乏少许C_4类,在个别个体中,C_4类甚至占较大比例.结合考古资料,研究结果显示:先民的主要生活方式为畜牧或半游牧业,但麦作及粟作农业也是其不可或缺的一环.下坂地墓地的部分先民可能已开始食用粟类作物,这暗示了东方文化因素在帕米尔高原东端,即新疆西南部出现的时间可早至公元前1500年前后.
张昕煜魏东吴勇聂颖胡耀武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动物骨胶原的H、O稳定同位素分析被引量:19
2014年
考古遗址中人(动物)骨胶原的H、O稳定同位素分析,是近些年来国际古食谱分析涌现的新研究方向,但我国在此方面尚无任何报道。本文对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动物骨骼胶原蛋白中的δD和δ^(18)O值进行测试分析,以期深入了解动物的饲养方式以及可能的迁徙活动。作为杂食类动物的猪,较食草类动物(鹿、黄牛和绵羊)具有稍高的δD值,这主要缘于δD沿营养级上升时产生的富集作用。在所有动物中,猪的分δ(18)O值标准偏差(0.3‰)最小,可能与先民对猪繁殖时间和宰杀年龄的严格控制密切相关。在食草类动物中,与野生动物鹿(δ(18)O平均值为9.1±0.7‰,n=5)相比,家养的黄牛(δ^(18)O平均值为10.4±0.4‰,n=5)和绵羊(δ^(18)O平均值为11.1±0.6‰,n=5)具有较高的δ^(18)O值,表明它们栖息于更为开阔的环境且食用了较多的C_4类植物(粟类农作物的副产品)和植物纤维素。相对而言,绵羊较黄牛摄取了更多富含^(18)O的植物茎叶,从而使其δ^(18)O值高于黄牛。因新陈代谢方式及饮用水来源的差异,反刍动物(鹿、黄牛和绵羊)的δ^(18)O值普遍高于非反刍动物(猪,δ^(18)O平均值为7.3±0.3‰,n=11)。此外,4种动物均出现了具有迥异δD和δ^(18)O值的个体,表明他们很可能来源于外地,出于进贡或交流的目的出现于二里头遗址。
司艺李志鹏胡耀武袁靖王昌燧
关键词:二里头遗址
陕西宜川龙王辿旧石器遗址动物化石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龙王辿遗址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壶口镇龙王辿村北约580米处,2005、2006年发掘时出土了大量的动物化石,为距今26000~15000年,属晚更新世晚期,旧石器时代晚期晚段。按照出土单位对所有的动物化石进行了科学的收集以及分类、测量和鉴定。通过系统的分类和研究表明至少代表2纲4目7科10个属种,包括方氏鼢鼠、草原鼢鼠、沙鼠、野马、猪、梅花鹿、马鹿、恰克图转角羚羊、普氏羚羊、羚羊。根据对出土动物化石的分析结果表明:当时遗址周围的环境是以草原为主,草原上有各种各样的羚羊、马、鼢鼠。不远处有一定的疏林、森林存在,其间生活着马鹿、梅花鹿和野猪。沙鼠的存在表明遗址周围个别地方已经出现沙化的现象。蚌壳的存在表明周围有一定的水体存在。从碎骨的数量很大可推知当时附近一带动物相当繁盛,人类主要从事狩猎活动,利用石器甚至锋利的骨片(骨制品)对其进行屠宰、加工以获取肉食资源来维持生活。狩猎的对象主要是偶蹄类动物的羚羊和鹿类动物,另有少量的马和猪。
胡松梅杨苗苗王小庆杨岐黄杜应文
关键词:动物化石
古骨胶原的氧同位素分析及其在先民迁徙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15年
古骨中的O同位素分析可以揭示先民和动物的饮用水来源,复原其所处的古环境,可为探索先民的来源地和迁徙状况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选取中国商代都邑级别的郑州小双桥遗址出土的17例动物和先民骨骼,在C、N稳定同位素分析食物结构的基础上,利用O稳定同位素分析,对动物物种间δ18O值的差异状况与饮用水来源、代谢方式和饮食结构的关系,以及先民δ18O值的差异原因和身份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不同种属动物骨胶原的δ18O值存在较大差异,并且这些差异与个体饮食中C3和C4食物比重的关系不大,更多地是受饮用水中δ18O值与新陈代谢方式(反刍和非反刍)的影响,反刍类动物明显高于非反刍类动物.此外,遗址中先民的δ18O值也有较大差别,表明这些先民生前可能至少来自2个区域,Ⅴ区丛葬坑H66中埋葬的先民相比Ⅸ区地层中的部分先民,来自于更接近海洋的地区.结合古文献和考古资料,推测Ⅴ区丛葬坑H66中埋葬的先民极有可能是东夷族人.
王宁李素婷李宏飞胡耀武宋国定
关键词:小双桥遗址商代
陕西华阴兴乐坊遗址家养动物的饲养模式及对先民肉食资源的贡献被引量:16
2020年
通过动物骨的稳定同位素(C、N)分析,揭示家养动物的饲养模式及对先民肉食资源的贡献,是动物考古研究的重要组成之一.关中地区,是庙底沟文化(约5500年前)的主要核心分布区域之一.目前,对该地区和该时间段内家养动物的饲养模式及对先民肉食资源的贡献,尚缺乏足够的认识.为此,本文对陕西兴乐坊遗址出土动物与人骨开展了C、N稳定同位素分析,并对其中4个猪骨进行AMS-14C测年.同位素数据结果显示:野生动物(獐、青羊、梅花鹿)栖息于C3类的植被环境,家养动物(猪、狗)和人,则主要以C4类为食.3个猪个体的年代为5449~5300 cal.B.P.,而1个猪个体年代偏晚(4089~3985 cal.B.P.),其同位素数据也异于其他个体.结合该遗址的植物考古资料(粟和黍具有高的出土概率),认为:家养动物(猪和狗)饲喂了大量以粟类作物的副产品或者人类的残羹冷炙(粪便).根据食物链从生产者至消费者的同位素分馏效应(δ13 C值约富集1‰,δ15N值约富集3‰~5‰),比较了先民与野生动物以及家养动物的同位素数据,发现先民与猪的δ13 C和 δ15N值的差异最小(0.2‰和1.9‰),这反映了先民的肉食资源应主要源于家猪.家猪的饲养和管理,为庙底沟文化的快速发展奠定了深厚的物质和经济基础.此外,1例梅花鹿角具有偏正的δ13C值(-13.2‰),暗示发达的粟作农业还为先民尝试驯养其他野生动物(如鹿)提供了可能.
胡耀武胡耀武王婷婷杨岐黄胡松梅
关键词:庙底沟文化
陕西宝鸡关桃园遗址骨器原料的选择及加工方法初探被引量:9
2017年
在对关桃园遗址出土的骨器最大限度的属种和解剖部位鉴定的基础上,分析了该遗址出土的骨器所用材料的选择方式及加工方法。得知小型骨铲、骨锥几乎都是用鹿类动物的炮骨(掌骨和跖骨)制作而成,且加工形式多样。骨耜大部分用鹿类、其次为青羊、个别为食肉类和牛的肩胛骨加工而成。大型的骨铲数量较少,仅3件,一件是用苏门犀的肩胛骨,另两件是用大型动物盆骨的髂骨部分制成。表明古代先民在选择骨器制作的材料时,充分考虑了动物骨骼的形态、硬度、韧性等多种因素。
杨苗苗
关键词:新石器时代骨器
华北民族融合进程中人群生存方式及对健康的影响——以北京延庆西屯村墓地为例被引量:4
2020年
探讨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之间的相互交融和融合,对揭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极具重要意义。目前,历史文献与人群体质特征的研究,为了解华北地区东周以后人群的混合和交流提供了丰富的线索,但在民族交融过程中生存方式的转变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尚缺乏细致地研究。为此,本文以北京延庆西屯村墓地汉魏时期的人骨为对象,对其开展C、N稳定同位素分析,并紧密结合体质人类学研究成果及历史文献,揭示自汉至北朝期间先民生存方式的变迁及对人群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表明,先民食物中包含大量的C4类,反映了粟黍农作物种植业在先民生存方式中占有重要地位;自汉至北朝,先民的δ13C值明显升高,可能与民族融合进程中统治阶级对农业经济的重视和多项利农措施的实施密切相关;而北朝时期人群死亡高峰的推后及女性平均身高的增高,则可能与农业经济的发展改善人群的营养健康相关。本文通过对人骨稳定同位素的分析与人骨体质特征的有机结合,为揭示我国民族间融合进程中人群生存方式的变迁及健康状况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朱思媚周亚威朱泓丁利娜胡耀武
关键词:民族融合稳定同位素营养健康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