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BZS014)

作品数:22 被引量:88H指数:7
相关作者:苗威孙炜冉朱尖韩亚男袁华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师范大学通化师范学院长春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历史地理
  • 2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学

主题

  • 4篇移民
  • 4篇渤海国
  • 3篇辽代
  • 2篇遗民
  • 2篇三国史
  • 2篇史观
  • 2篇史记
  • 2篇历史观
  • 2篇旅游
  • 2篇马韩
  • 2篇金富轼
  • 2篇考述
  • 2篇国史
  • 2篇《三国史记》
  • 1篇大祚荣
  • 1篇地理
  • 1篇遗产旅游
  • 1篇遗址
  • 1篇引文
  • 1篇引文索引

机构

  • 20篇东北师范大学
  • 6篇通化师范学院
  • 4篇长春工业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长春师范大学
  • 1篇吉林省文物考...

作者

  • 11篇苗威
  • 8篇孙炜冉
  • 4篇韩亚男
  • 4篇朱尖
  • 1篇柏松
  • 1篇董健
  • 1篇袁华

传媒

  • 5篇通化师范学院...
  • 4篇中国边疆史地...
  • 3篇博物馆研究
  • 2篇北方文物
  • 2篇资源开发与市...
  • 1篇东北师大学报...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边疆考古研究
  • 1篇韩国研究论丛
  • 1篇东北亚研究论...

年份

  • 3篇2016
  • 7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战国辽东郡考述被引量:2
2012年
根据文献学和考古学资料,对战国辽东郡的设郡时间、初期的管辖范围以及重要变迁等情况进行考述,考察了建郡前后的民族结构,尤其通过对燕国遗址遗物的列述,证明了燕在开发辽东郡的历史进程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对东北亚早期铁器时代到来所产生的划时代的历史影响。
苗威韩亚男
关键词:战国
大祚荣族属新考被引量:18
2013年
由于《旧唐书》、《新唐书》史料来源等方面的原因,造成后来学者对渤海建国者大祚荣的族属问题存在不同的见解。本文从大祚荣父亲乞乞仲象所任舍利官、唐朝安置于营州的粟末靺鞨的流向、大祚荣为粟末靺鞨的史料来源等角度入手,认为渤海建国者大祚荣并非族出靺鞨或高句丽,而是契丹。
苗威
关键词:大祚荣
渤海史研究起源和现状被引量:2
2013年
国际渤海史问题的探讨起步较晚,近代才开始对其重视并深入研究,但发展的态势却是十分迅速的,尤其二战以后,涉猎问题也日趋广泛和深入。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后,渤海史研究的视角也在呈现更加科学化和系统化。本文试以二战和20世纪90年代为两个节点,分国别来介绍国际渤海史研究的起源和研究现状。
孙炜冉
关键词:渤海史
渤海国军事装备初探被引量:2
2014年
渤海国位于东北亚的核心位置,是一个被唐朝、新罗、黑水靺鞨、突厥及诸多部族包围在中间的地方政权,从建国至覆灭都面临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军事威胁,也曾数次卷入周边的军事冲突及防御战争之中。因此,从建国起,强大的军事装备便是保证其生存发展下去的重要保障。在历史文献中,基本没有给我们留下较为完整的关于渤海国军事装备的文字材料,但是,笔者试图通过分析有关渤海国军事战争等材料,配合考察研究渤海国遗迹出土文物,对渤海国军事装备的基本情况作大致的了解和分析。藉此来证明当时渤海国高超的军备技术水平,侧面反映了其与先进地区手工技术的频繁交流,由技术流动看出的人才流动及人口流动情况。
孙炜冉
关键词:渤海国军事装备武器
渤海国的高句丽遗民被引量:8
2015年
在两《唐书》之《渤海传》中,皆有关于高句丽遗民参与渤海建国的记载,尤其是渤海国建置多重合于高句丽故地之上,说明渤海国内可能有大批高句丽人的存在。然而,通过对渤海建国时东奔集团的高句丽构成以及建国后治下高句丽人口比例的分析,可以明显看出,高句丽故地的遗民多为"弱窭者",且在整个渤海国中所占比重不大。但是,在渤海政权存续的过程中,高句丽遗民的作用还是不容忽视的。
苗威
关键词:遗民
辽末金初的渤海移民及其后裔在金代的社会情况被引量:8
2015年
渤海人在辽末金初的移民,多系因战争关系被迫迁徙它地,因为这些移民不是像辽初移民那样具有计划性和统筹性,所以直接造成了渤海人与汉人等其他民族杂混于一处,再难以民族群体的形式大规模聚居,从而最终打破了渤海人的族群组织结构,加速了其民族特征的消失及与其他民族的融合,惟有辽阳世族的渤海人顽强维系着最后的宗族关系。经过辽代二百余年时间的统治,渤海人仍未消失于历史的长河之中,而且,在辽亡金兴之际,充当了非常重要的历史角色,加速了辽的败亡和金的崛起。所以,在金朝其民族却有着相对较高的社会地位。渤海人与女真人,尤其是与完颜氏皇族有着密切的联姻关系,这便造成了渤海人在金朝政权中有活跃的政治活动。有金一代,涌现出众多极具影响的渤海裔文臣武将,以及文化名人,这是渤海人在金朝社会享有特权的真实反映。
孙炜冉
关键词:女真金朝移民
高句丽世界文化遗产旅游研究进展综述被引量:3
2015年
高句丽世界文化遗产是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文物古迹,近年来依托旅游业的迅速发展,相关研究文献也越来越多。从整体上分析了高句丽遗产旅游研究文献的计量学特征,从旅游资源评价、旅游开发利用、旅游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其他旅游研究四个方面对集安高句丽遗产旅游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在此基础上,总结了高句丽遗产旅游研究的特点和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朱尖柏松
关键词:遗产旅游
关于金富轼历史观的探讨被引量:7
2012年
金富轼是朝鲜半岛第一部正史《三国史记》的撰写者,其史学观层面丰富,其中,事大观、神话观、渤海观以及以新罗为中心的正统观等四个方面不仅集中体现了金富轼重要的史学思想,也是学界评价《三国史记》史学价值的焦点。文章认为,金富轼的历史观中虽然有时代的局限性,但在正统、渤海等问题上所体现的史学认识基本上是客观而合理的。
苗威
关键词:金富轼《三国史记》历史观史学思想
辽代对渤海人的统治政策及民族同化被引量:7
2016年
契丹灭亡渤海国后,为了消弭渤海民众的反抗意志,对刚刚纳入其统治之下的渤海人最初多采用了以防范为主的措施,因此,反而加剧了渤海人同契丹人之间的民族矛盾,加重了治下渤海人的反抗情绪,引发了诸如燕颇和大延琳起义这样的渤海遗民叛乱事件,在几次叛乱事件之后,契丹统治者着手对其民族壁垒的统治策略做以调整。政治上,再次开始任用大量渤海人入仕为官,契丹贵族与渤海王室联姻;经济上,采用宽简政策;社会风俗上,尊重其民族传统,放开契丹民间与渤海人的通婚。通过一系列策略调整,稳定了渤海人的情绪,使渤海人成为辽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辽代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孙炜冉
关键词:辽代统治政策民族同化
百济前期历史与地理述考被引量:2
2013年
百济的建立与马韩之伯济密切相关。建立百济的民族是朝鲜半岛南部的土著民族,而非夫余族。百济政权存续期间,与乐浪、带方等东北边郡,高句丽、新罗以及马韩等民族政权联系密切,百济疆域的由小而大,即是在与周边势力的推拉之中进行的。
苗威
关键词:疆域马韩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