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计划项目(2009-3-55)

作品数:6 被引量:24H指数:4
相关作者:李宏军耿艳杰齐石赵大伟李云芳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成像
  • 4篇磁共振
  • 4篇磁共振成像
  • 2篇加权成像
  • 2篇肝硬化
  • 1篇胆囊
  • 1篇胆囊壁
  • 1篇胆囊壁增厚
  • 1篇毒性肝炎
  • 1篇性病
  • 1篇乙型
  • 1篇乙型病毒
  • 1篇乙型病毒性肝...
  • 1篇乙型肝炎
  • 1篇乙型肝炎后
  • 1篇乙型肝炎后肝...
  • 1篇灶性
  • 1篇增厚
  • 1篇弥散
  • 1篇局灶

机构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垂杨柳...

作者

  • 5篇李宏军
  • 1篇耿艳杰
  • 1篇赵大伟
  • 1篇李瑞利
  • 1篇史东立
  • 1篇齐石
  • 1篇李云芳
  • 1篇赵晶
  • 1篇元达

传媒

  • 5篇磁共振成像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1篇2012
  • 5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CT与X线诊断脊柱骨折的临床价值比较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CT与X线在诊断脊柱骨折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0年7月期间区院脊柱骨科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80例,对所有患者行X线平片和CT扫描诊断,对影响学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CT诊断结果与手术诊断的相符率为96.25%,X线诊断结果与手术诊断的相符率为80.00%,两种方法的诊断相符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χ2=5.86,P=0.00)。CT诊断的各项指标平均得分为(11.62±1.62),X线诊断的各项指标平均得分为(8.89±1.71),两种方法的诊断指标得分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t=4.67,P=0.01)。结论:CT诊断与X线比较,在诊断脊柱骨折方面具有较高的影像学诊断价值。对于轻度的脊柱骨折患者可选用X线诊断法,对于重度的脊柱骨折患者应该选用CT诊断。
耿艳杰
关键词:CTX线脊柱骨折
重视磁共振成像在肝病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11年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约有1.3亿人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几乎占全世界乙肝病毒携带者总数的二分之一,其中四分之一最终将发展成慢性肝炎、肝硬变或原发性肝癌。因此,肝病的早期预防和正确诊断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关键。MRI的软组织分辨率高,能够对炎症、水肿、肿瘤病变进行定位、定性诊断,并可以检测人体代谢物的变化,这些新技术的合理应用对于肝病的早期诊断、疗效评估、随访具有重要意义。
李宏军
关键词:肝病磁共振成像
MR扩散加权与BLADE-T2-SPAIR对肝脏局灶性病变检出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比较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与刀锋伪影校正(BLADE)技术、精确频率反转恢复(spectral presaturation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SPAIR)T2压脂序列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检出效能。方法选择BLADE-T2-SPAIR与DWI2种序列均进行了检查的35例患者共51个病灶(31个恶性:肝细胞癌21个,转移瘤10个;20个良性:囊肿6个,血管瘤14个)纳入本次研究。1位读片者分别阅读T2压脂与DWI图像并测量病灶和邻近肝实质在DWI及T2压脂上的信号强度,计算病灶/肝信号强度比(contrast ratios,CR)。比较2种序列之间检出率及CR值的差异。结果 2种序列对囊肿、血管瘤、转移瘤的检出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压脂序列对肝细胞癌的检出率高于DWI(P<0.05)。所有病灶均测量了CR,囊肿的CR值在T2WI高于DWI(P<0.05),血管瘤、肝细胞癌、转移瘤的CR值在2种序列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DWI对肝细胞癌的检出效能低于T2压脂序列。
李瑞利赵晶元达李宏军
关键词:肝脏肝脏局灶性病变扩散加权成像
胆囊壁增厚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中胆囊壁增厚的相关因素。方法测量42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非急性胆囊炎患者在MRI上的胆囊壁厚度、门脉、脾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管腔直径,并对比患者MRI检查前2周内肝功能检查结果及每毫升病毒复制拷贝数量。将胆囊壁厚度≤3mm归为A组;将胆囊壁厚度>3mm归为B组。结果 A组较B组血清白蛋白明显减低(P=0.004);A组较B组乙型肝炎病毒活动的患者有更少的趋势,但没有统计学意义(P=0.352);A组与B组门脉、脾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管腔内径没有明显差异(P=0.917,P=0.230,P=0.322)。结论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非急性胆囊炎中,胆囊壁增厚可能与Child-pugh级别、血清白蛋白含量有关,与总胆红素、总胆汁酸、门脉、脾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管腔内径无关。
齐石李宏军赵大伟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肝硬化乙型病毒性肝炎胆囊壁增厚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评价肝硬化程度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肝脏弥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值(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s,ADC)评价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5例受检者行DWI检查,正常对照组35例,肝硬化组60例,其中Child-Pugh分级A级、B级28例,为肝硬化AB组,Child-Pugh分级C级32例,为肝硬化C组。测量所有受检者肝脏ADC值,比较三组间ADC值差异。结果正常对照组肝脏ADC值为(1.28±0.14)×10-3mm2/s,肝硬化AB组和C组ADC值分别为(1.18±0.17)×10-3mm2/s和(0.91±0.34)×10-3mm2/s,肝硬化AB组和正常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69),肝硬化C组和肝硬化AB组、肝硬化C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0)。结论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程度越重,ADC值越小。ADC值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肝硬化程度。
史东立李宏军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肝硬化弥散加权成像CHILD-PUGH分级
肝小静脉闭塞病的影像学分析(附4例报道)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肝小静脉闭塞病(hepatic veno-occlusive disease,HVOD)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HVOD的临床及影像资料。4例行MRI三期增强扫描及超声检查,其中3例同时接受CT增强三期扫描。重点观察肝实质及肝血管的动态扫描变化并与平扫时进行比较。结果 2例经穿刺活检确诊,另外2例综合临床各项指征确诊。MR平扫显示肝大、腹腔积液、肝实质信号不均匀。增强扫描动脉期表现为全肝弥漫的信号不均匀改变,门静脉期表现具特征性的雪花片状强化与低灌注区呈补丁样分布,延迟期对比剂消退缓慢。CT平扫肝脏密度不均,增强扫描表现与MRI相似。超声显示4例病变肝静脉及下腔静脉均无梗阻。结论 HVOD在超声、平扫MRI和CT表现无特异性,动态增强扫描表现诊断价值较大。
李云芳李宏军
关键词:肝静脉闭塞性疾病磁共振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