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07EYA039)

作品数:18 被引量:135H指数:6
相关作者:张华兵杨志平刘红玉郝敬锋陈洪全更多>>
相关机构:盐城师范学院江苏沿海开发研究院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经济管理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5篇生态
  • 5篇城镇化
  • 4篇湿地
  • 4篇城市
  • 3篇生态环境
  • 3篇自然保护
  • 3篇自然保护区
  • 3篇保护区
  • 2篇盐城自然保护...
  • 2篇沿海滩涂
  • 2篇生态补偿
  • 2篇生态系统
  • 2篇生态足迹
  • 2篇滩涂资源
  • 2篇农村
  • 2篇侵蚀海岸
  • 2篇景观
  • 2篇海岸
  • 2篇海岸湿地
  • 1篇丹顶鹤

机构

  • 17篇盐城师范学院
  • 4篇江苏沿海开发...
  • 3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江苏省环境演...

作者

  • 8篇张华兵
  • 5篇杨志平
  • 3篇刘红玉
  • 2篇陈洪全
  • 2篇郝敬锋
  • 2篇张云峰
  • 2篇韩爽
  • 1篇王亮
  • 1篇秦文俊
  • 1篇李玉凤
  • 1篇张彦彦

传媒

  • 3篇国土与自然资...
  • 2篇乡镇经济
  • 2篇水土保持研究
  • 2篇盐城师范学院...
  • 1篇商业时代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特区经济
  • 1篇现代城市研究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生态与农村环...
  • 1篇林区教学
  • 1篇黑龙江生态工...

年份

  • 6篇2012
  • 7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城市功能对城市空间发展格局影响的实证研究
2011年
通过对江苏省盐城市城市空间发展条件、城市历史沿革和城市空间发展及城市性质演变的阐述,提出了盐城城市功能和空间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城市功能与城市空间发展的相互关系,进一步论述了新城市功能对空间发展格局的影响。
韩爽
盐城市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综合评价研究
2012年
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城市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已成为推动城市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以江苏省盐城市为例,从资源环境、经济发展和社会协调3个方面构建了盐城市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盐城市2009和2010年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并针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杨志平
关键词:城市土地AHP综合评价
废黄河三角洲城镇化的约束及对策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废黄河三角洲位于江苏沿海北部,由黄河夺淮形成。文章从废黄河三角洲的城镇化角度出发,探讨了废黄河三角洲城镇的分布特征,以其主体部分响水、滨海、射阳三县为例,城镇空间分布特征为凝聚分布。并选取了经济和人口等方面的6个指标,作为影响城镇密度的因子,对其发展的约束因素进行定量分析,提出所面临的问题,并针对未来发展提出相关对策。
陈洪全张华兵吉中会
关键词:城镇化
自然和人工管理驱动下盐城海滨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特征与空间差异被引量:52
2012年
将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划分为人工管理区和自然湿地区两种模式,根据1987年、1997年、2007年3个时相的景观资料,运用RS、GIS技术和景观生态学方法,分析不同驱动力下湿地景观格局的变化差异。结果表明:(1)人工管理区,景观斑块平均面积由205.31 hm2降至55.60 hm2,景观多样性指数1.4284降低到1.2928,优势度从0.3634上升到0.7766,表明景观破碎化明显,景观多样性呈降低趋势,优势度则呈上升趋势。景观变化的结果导致景观带状特征变弱,镶嵌性特征十分明显;1987—1997年期间,景观格局空间演变表现为从陆地向海洋的单向演替;而1997—2007年,景观演替呈现多向性特征。(2)自然湿地区,景观优势度呈下降趋势,从0.4844下降到0.3164;而景观多样性呈上升趋势,其指数从0.9019上升到1.4754。景观带状格局发育更加明显,各景观带宽趋于均匀,并且景观从陆地向海洋呈单向演替特征。(3)影响海滨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的驱动因素是:自然湿地区主要受海洋潮汐作用影响,其主要自然过程如地貌过程和植物群落演替过程等呈连续性变化,从而导致景观演变呈带状连续性发展;人工管理区主要受人为管理影响,人为管理往往使生态过程的连续性发生突变,从而使景观演变呈多向性特征。
张华兵刘红玉郝敬锋李玉凤
关键词:海滨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盐城自然保护区
基于生态足迹变化的盐城丹顶鹤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定量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以盐城市丹顶鹤自然保护区为例,利用RS和GIS相关技术分析保护区的1988年、1998年、2008年近20 a的土地利用变化,以及相应生态承载力变化和空间分异特征,结合生态足迹效率对生态补偿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表明:保护区成立以来土地利用相对稳定,变化主要集中在耕地、草地、水域和滩涂湿地。1988年、1998年、2008年保护区的人均生态承载力分别为1.116 2 hm2/人、1.478 3 hm2/人、1.669 1 hm2/人;以2008年保护区的生态足迹效率和生态农业足迹效率为基准,综合直接收益损失补偿、基于生态承载力的静态评价补偿和动态评价补偿分析,比较合适的补偿标准为户均补偿2 347.47元/a、人均补偿670.71元/a。在江苏沿海大开发的背景下这种定量的生态补偿模式,可以为滩涂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生态补偿提供合理的参考模式,引导滩涂资源生态补偿的科学进行,促进盐城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可持续发展。
王亮
关键词:滩涂资源生态足迹生态补偿
江苏沿海地区城镇化的生态效应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客观的动态耦合关系。以江苏省沿海地区(南通市、盐城市、连云港市)2000—2008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构建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协调发展模型对其演化趋势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1)城镇化指数逐步提高,呈线性增长趋势,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2)生态环境指数具有不同的变化特征,表现为波动上升趋势,生态环境质量不断得到改善;(3)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指数表现出多样化的等级类型,当城镇化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生态环境压力也随之增大,同时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也逐步增强,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逐步走向适应与协调。
张云峰
关键词:城镇化生态环境
基于分形理论的江苏沿海农村经济发展差异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随着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新一轮沿海开发的号角已经奏响。农村现代化是沿海地区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实现江苏沿海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区域内协调发展是提高江苏沿海经济水平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沿海地区发展的成败。论文在对沿海地区认识的基础上,首先选取11个指标构建了沿海农村经济发展差异的评价体系,运用分形理论对2005-2009年江苏沿海中13个样本(县、市)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关联维数进行了测算。结果所有关联维数都小于1,说明江苏沿海农村经济发展差异显著,在空间上表现出明显地域特征,即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从南向北降低,从时间上看,2005-2009年,关联维数变化缓慢,有上升的趋势,表明沿海农村发展的差距有减缓的趋势。最后针对对沿海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与空间差异性,从经济结构调整、区际合作、加速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江苏沿海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张华兵
关键词:分形关联维数农村经济
苏北侵蚀型海岸湿地景观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机制被引量:5
2011年
运用RS、GIS技术和景观生态学方法,对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侵蚀型海岸湿地1987、1997和2007年3个时相的景观数据进行分析,辨识侵蚀型海岸湿地景观格局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987—1997年,研究区光滩面积比例由76.91%下降至58.37%,碱蓬湿地由18.68%下降至5.51%,芦苇湿地由4.42%上升至13.01%,并出现了米草湿地和养殖池景观类型,1997年其面积比例分别为13.35%和9.76%。1997—2007年,碱蓬湿地退化消失,养殖池减少,芦苇湿地、米草湿地、光滩面积增加,其比例分别为15.85%、14.50%和60.86%。就景观异质性而言,多样性指数先升后降,景观优势度持续下降。景观空间演替呈现单向性特征:1987—1997年,从陆地向海洋方向演替;1997—2007年,从海洋向陆地方向演替。海岸地貌过程和植物覆被类型的连续变化导致湿地景观演变呈连续变化,但干扰往往使生态过程的连续性发生改变。
张华兵刘红玉郝敬锋
关键词:海岸湿地侵蚀海岸盐城自然保护区
徐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机制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基于徐州市2002~2007年统计年鉴和徐州市国土资源局的土地现状和变更调查等相关数据,采用土地利用率、土地利用动态度和土地利用程度变化量三项指标对5年间土地利用现状及变化特征做出分析和总结。并选取了12项驱动因子指标,运用spss统计软件,采用相关分析法,对影响徐州市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验证,结果表明:影响徐州市土地利用的主要社会经济驱动因子是总人口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总产值,GDP以及产业结构。进而建立了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模型,并提出促进徐州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建议与对策,以期为徐州市正确认识土地利用现状,合理制定未来土地利用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杨志平
关键词: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
南通县域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
2012年
城市综合承载力大小是衡量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依据,城市综合承载力的不断提高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不仅有助于城市的发展,也有助于城市周边区域的整体进步。提高南通县域城市综合承载力,可以促进南通的可持续发展,早日实现"崛起苏东,融入苏南,接轨上海,走向世界"的目标。通过设计合理的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南通县域城市综合承载力进行分析评价,并根据综合承载力得分的高低提出如何提高南通县域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建议。
杨志平
关键词:城市综合承载力指标体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