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8BADB2B03-06)

作品数:12 被引量:93H指数:6
相关作者:杨章平毛永江施雪奎常玲玲陈仁金更多>>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上海奶牛育种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中国荷斯坦
  • 5篇中国荷斯坦牛
  • 5篇荷斯坦牛
  • 4篇泌乳
  • 4篇基因
  • 3篇多态
  • 3篇泌乳性
  • 2篇多态性
  • 2篇肉质
  • 2篇肉质性状
  • 2篇乳房炎
  • 2篇体细胞
  • 2篇系统进化
  • 2篇泌乳性状
  • 2篇进化
  • 2篇基因多态性
  • 2篇PCR-SS...
  • 2篇SNP
  • 1篇蛋白基因
  • 1篇多因子降维法

机构

  • 12篇扬州大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上海奶牛育种...

作者

  • 12篇杨章平
  • 11篇毛永江
  • 8篇施雪奎
  • 7篇陈仁金
  • 7篇常玲玲
  • 6篇陈莹
  • 4篇吴海涛
  • 4篇冀德君
  • 4篇武秀香
  • 3篇常洪
  • 3篇高会江
  • 3篇李俊雅
  • 2篇李锐
  • 2篇王小龙
  • 2篇张亚琴
  • 1篇许兆君
  • 1篇刘姗
  • 1篇李云龙
  • 1篇施健
  • 1篇张美荣

传媒

  • 4篇畜牧兽医学报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牛业科学
  • 1篇中国畜牧杂志
  • 1篇扬州大学学报...
  • 1篇家畜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7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荷斯坦牛乳铁蛋白基因5′侧翼区的遗传多态性与体细胞评分的关联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利用PCR-R FLP技术检测了来自30个公牛家系的610头中国荷斯坦牛乳铁蛋白(LF)基因5′侧翼区的基因多态性,并用最小二乘法分析了不同基因型与乳中体细胞评分的关系。结果表明:扩增片段在LF基因启动子区的-3727(C/G)、-3717(A/G)存在连锁碱基突变,在所检测的样本中发现3种基因型CCAA、CGAG和GGGG,频率分别为0.674、0.300和0.026,等位基因G和A频率分别为0.824和0.176。该位点突变对体细胞评分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GGGG基因型的体细胞评分数极显著小于CGAG和CCAA基因型(P<0.01),CGAG基因型的体细胞评分数显著小于CCAA基因型(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乳铁蛋白基因该突变位点对中国荷斯坦牛乳房炎抗性有很大的遗传效应,可用于中国荷斯坦牛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王小龙杨章平陈仁金毛永江冀德君
关键词:乳铁蛋白基因体细胞评分PCR-RFLP中国荷斯坦牛
牛亚科6个群体LYZ基因序列分析及系统进化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对牛亚科6个群体溶菌酶(LYZ)基因的编码区核苷酸序列进行PCR扩增和测序,结合GenBank上海福特牛该基因编码区核苷酸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并采用邻接法构建分子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在检测的样本中(水牛除外),有5个核苷酸多态位点,定义了9种单倍型;群内核苷酸多样性(Pi)在0.000 00~0.001 96之间,说明群体内遗传多样性程度较低。构建的分子系统发育树表明,瘤牛、蒙古牛、鲁西黄牛间关系密切,瘤牛和普通牛与牦牛关系相对较近,而与大额牛关系相对较远。
陈仁金杨章平毛永江冀德君常洪陈莹施雪奎吴海涛
关键词:牛亚科系统进化
乳房炎对中国荷斯坦牛测定日泌乳性能及体细胞数变化的影响被引量:13
2011年
旨在研究乳房炎及病原菌组成对中国荷斯坦牛测定日泌乳性能及体细胞数变化的影响。本研究于2009年9月对江苏某奶牛场140头成年中国荷斯坦泌乳牛进行乳房炎检测和DHI测定,同时对隐性乳房炎阳性乳区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并分析了不同乳房炎类型和隐性乳房炎病原菌组成对测定日泌乳性能和乳中SCC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牛场临床乳房炎、隐性乳房炎和正常奶牛比例分别为10.00%、51.10%和37.90%,其中隐性乳房炎以大肠杆菌和链球菌混合感染最多(19头,占26.00%),其次为链球菌单独感染(17头,占23.30%)。由1种细菌单独感染的比例为26头(占36.11%),2种或2种以上细菌混合感染为44头(占61.11%)。乳房炎类型对测定日产奶量、乳糖含量、体细胞数和体细胞评分4个指标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临床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奶牛日产奶量和乳糖含量极显著低于正常奶,同时体细胞数和体细胞评分极显著高于正常奶,而临床乳房炎奶和隐性乳房炎奶在所有检测指标上均无显著差异,但临床乳房炎奶比隐性乳房炎奶体细胞数高出约100万.mL-1。不同病原菌组成类型对乳中体细胞数和体细胞评分有极显著影响(P<0.01),而对其它性状无显著影响(P>0.05)。混合感染奶牛测定日产奶量极显著低于单独感染奶牛(P<0.01),同时乳中体细胞数显著高于单独感染奶牛(P<0.01)。乳房炎类型对乳中SCC的变化趋势有显著影响(P<0.01),正常奶牛维持较低SCC的能力较强,隐性乳房炎奶牛在下一泌乳月体细胞增加的可能性较大。不同隐性乳房炎病原菌组成类型对乳中SCC的变化无显著影响。奶牛生产中隐性乳房炎发病率高,危害性也最大,不同病原菌混合感染引起的隐性乳房炎对测定日产奶量和乳中体细胞数影响最大。该结果为奶牛场采取合理措施,降低隐性乳房炎发生率提供了参考。
毛永江陈莹陈仁金常玲玲施雪奎杨章平梁祥焕尹召华
关键词:中国荷斯坦牛乳房炎泌乳性能体细胞数
大额牛溶菌酶(LYZ)基因序列测定和进化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为了对大额牛与其他物种间分子系统进化研究以及为大额牛群体遗传资源评价、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依据普通牛溶菌酶(lysozyme,LYZ)基因已知序列设计引物,用PCR的方法扩增并测定了大额牛LYZ基因的编码区核苷酸序列(444bp),并与GenBank上8个物种相应基因编码区核苷酸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大额牛与普通牛、人、猪、家鼠、沟鼠、猊猴、鸡、斑马鱼各物种在LYZ基因编码区核苷酸序列上同源性大小分别为99.3%、76.6%、79.4%、81.8%、71.3%、68.2%、58.9%、50.5%,并分别采用邻接法(NJ)和最大简约法(MP)构建了大额牛与其他物种间分子进化树,并得到了基本一致的拓扑结构。系统发育分析发现大额牛与普通牛首先聚为一类,再与其他物种聚为一类。该系统聚类结果与动物学分类一致,表明LYZ基因适合于构建不同物种间系统进化树。[结论]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索大额牛与近缘物种间分子进化,阐明大额牛的真正起源奠定一定实验基础。
李锐陈仁金杨章平陈莹常玲玲常洪
关键词:大额牛溶菌酶基因分子系统进化
牛SCD1基因C878T位点遗传多态性与中国西门塔尔牛部分脂肪相关性状的效应分析被引量:7
2011年
为探索8个中国牛群SCD1基因多态性与屠宰和肉质性状的相关性,选取中国西门塔尔牛、雷琼牛、云南高峰牛、BMY牛、闽南黄牛、鲁西黄牛、渤海黑牛和中国南方荷斯坦牛等8个群体共682头个体为研究对象,采用PCR-SSCP法分析SCD1基因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在878bp处发现1个碱基C→T的突变(C878T),导致蛋白质肽链中丙氨酸(alanine)突变为缬氨酸(valine)。C878T位点在所研究群体中表现为CC、CT和TT3种基因型,其中,中国西门塔尔牛中TT基因型频率较高(0.114),鲁西黄牛和渤海黑牛中较低(0.050/0.063),4个热带群体中未发现TT基因型。采用GLM对SCD1基因C878T位点与132头中国西门塔尔屠宰牛的部分脂肪相关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CC基因型个体肌间脂肪含量和肠系膜油质量显著高于TT型个体(P<0.05),背膘厚极显著低于TT型个体(P<0.01),其他性状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SCD1基因C878T位点突变对中国西门塔尔牛脂肪相关性状有较大的遗传效应,可用于其部分屠宰与肉质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武秀香施雪奎常玲玲杨章平李俊雅毛永江高会江
关键词:屠宰性状肉质性状SNP
热应激条件下不同黄牛群体血液生化指标变化规律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为探讨中国南方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黄牛热应激条件下的血相变化,分别采集雷琼牛、云南高峰牛、BMY牛和中国西门塔尔4个群体血样,进行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分析。使用血液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所采集的黄牛静脉血液进行血清K+,红细胞K+,血红蛋白、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浓度等指标进行测定,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西门塔尔牛血清K+浓度极显著低于三个热带群体(P<0.01);血清碱性磷酸酶浓度极显著高于三个热带群体(P<0.01),谷草转氨酶浓度显著低于三个热带群体(P<0.05),谷丙转氨酶浓度极显著低于三个热带群体(P<0.01),同时谷丙转氨酶浓度在不同地域品种间的差异也达到了极显著的水平(P<0.01)。BMY牛和中国西门塔尔牛血红蛋白浓度极显著高于地方黄牛群体(P<0.01)。雷琼牛红细胞K+浓度极显著低于其他三个群体(P<0.01)。血清K+,红细胞K+,血红蛋白、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浓度与热应激程度紧密相关,可作为牛抗热应急指标的基本依据。
武秀香施雪奎吴海涛杨章平李俊雅毛永江高会江
关键词:热应激血液生化指标
南方地区中国荷斯坦牛DGAT1基因多态性与泌乳性状的关联分析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探索南方地区中国荷斯坦牛DGAT1基因多态性与泌乳性状的相关性。【方法】以上海光明乳业集团金山奶牛场30个公牛家系的605头中国荷斯坦牛为试验材料,采用PCR-SSCP法分析DGAT1基因K232A位点遗传多态性,采用混合动物模型分析DGAT1基因K232A位点突变对测定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305d校正产奶量、乳脂量、乳蛋白量及体细胞评分7个泌乳性状的影响。【结果】共检测到KK、KA和AA三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7918、0.1917和0.0165,等位基因K和A的频率分别为0.8876和0.1124。该位点突变对测定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305d校正产奶量、乳蛋白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对乳脂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对乳中体细胞评分影响不显著(P>0.05)。多重比较表明,KK和KA型测定日产奶量、305d校正产奶量和乳蛋白量极显著高于AA型(P<0.01),AA型乳脂率和乳蛋白率极显著高于KK和KA型(P<0.01)。【结论】DGAT1基因K232A位点突变对中国荷斯坦牛泌乳性状有较大的遗传效应,可用于其泌乳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毛永江陈仁金陈莹常玲玲施雪奎杨章平施健黄回华
关键词:中国荷斯坦牛DGAT1泌乳性状PCR-SSCP
我国南方黄牛遗传资源及其利用探讨被引量:5
2010年
深入分析了我国南方地区黄牛资源的重要性,尤其是遗传资源的分布、良种特性、血统的独立性等特点;在当前形势下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对黄牛资源的保护问题认识不统一,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关系不明确,特色效益难以发挥等。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开发利用我国南方黄牛资源的可行性建议。
武秀香施雪奎吴海涛毛永江冀德君常洪杨章平
关键词:遗传资源
利用多因子降维法研究CXCR1和IL-8基因交互作用与中国荷斯坦牛乳房炎的关系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运用多因子降维法(MDR)分析中国荷斯坦牛CXCR1和IL-8两个基因多态性与乳房炎易感性的交互作用,并评价MDR模型的具体应用。【方法】以上海光明乳业集团金山种奶牛场634头(其中有228头患乳房炎)中国荷斯坦牛为试验材料,采用PCR-SSCP和直接测序法分析CXCR1基因-5′端和编码区及IL-8基因编码区共7个SNP位点的遗传多态性,并用MDR法和Logistic回归分析CXCR1和IL-8基因各位点突变及其基因型组合对奶牛乳房炎易感性的影响。【结果】CXCR1基因5′端-1 830、-1 768、-344和编码区783共4处发生突变,IL-8基因的2 789(A/G)位点与2 862(T/C)位点发生连锁突变,并导致两位点分别发生Ser→Gly和Cys→Arg的突变。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CXCR1基因和IL-8基因5个SNP位点变异对该牛场奶牛乳房炎易感性均没有达到显著水平,但MDR分析发现CXCR1-(-1 768)-IL-8两位点、CXCR1-(-1 768)-(783)-IL-8三位点及CXCR1-(-1 768)-(–344)-(783)-IL-8四位点交互作用均达到显著水平,且交叉验证一致性均为最大(10/10)。CXCR1-(-1 768)-(783)-IL-8三位点互作模型和CXCR1-(-1 768)-IL-8两位点互作模型检验样本准确度较高(分别为0.5457和0.5485),但4个位点联合效应分级图表明CXCR1-(-1 768)-IL-8两易感基因型为强正交互作用,同时将CXCR1-(-1 768)-(783)-IL-8三位点互作效应和CXCR1-(-1 768)-IL-8两位点互作效应引入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CXCR1-(-1 768)-IL-8两位点互作效应对该牛场奶牛乳房炎易感性达到显著水平。【结论】CXCR1-(-1 768)-IL-8两位点交互模型作为奶牛乳房炎易感性相关的基因联合选择模型最佳,MDR和Logistic回归均可用于奶牛乳房炎易感性多基因分析模型,MDR发现交互作用的能力比Logistic回归强,但两者有着各自的适用条件和优点。遇到有交互作用分析要求时,二者的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毛永江陈仁金陈莹常玲玲施雪奎张亚琴杨章平
关键词:多因子降维法LOGISTIC回归CXCR1IL-8
中国荷斯坦牛SCD1基因多态性与泌乳性状的关联分析被引量:7
2011年
本研究旨在探索中国荷斯坦牛SCD1基因多态性与产奶性状的相关性。以上海某奶牛场610头中国荷斯坦牛为试验材料,采用PCR-SSCP法对SCD1基因A293V位点遗传多态性进行分析,利用一般线性模型分析SCD1基因A293V位点突变对测定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305天校正产奶量、乳脂量、乳蛋白量及体细胞评分7个泌乳性状的影响。共检测到AA、AV和VV 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634、0.323和0.043,等位基因A和V的频率分别为0.796和0.204。该位点突变对乳脂率、乳蛋白率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对测定日产奶量、305天校正产奶量、305天乳蛋白量和305天乳脂量以及体细胞评分影响不显著(P>0.05)。多重比较表明,VV基因型个体的乳蛋白率、乳脂率极显著高于AA、AV型个体(P<0.01)。SCD1基因A293V位点突变对中国荷斯坦牛泌乳性状的遗传效应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影响机理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王小龙陈仁金杨章平毛永江冀德君陈莹常玲玲李云龙李锐
关键词:中国荷斯坦牛产奶性状PCR-SSCP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