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2CB4125)

作品数:44 被引量:785H指数:17
相关作者:刘琪璟马泽清涂洁曾慧卿李轩然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南昌大学南昌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生态网络野外台站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8篇农业科学
  • 10篇生物学
  • 4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6篇湿地松
  • 12篇生物量
  • 11篇物量
  • 10篇千烟洲
  • 7篇树干
  • 7篇人工林
  • 6篇灌木
  • 5篇树干液流
  • 5篇红壤
  • 4篇湿地松林
  • 4篇湿地松人工林
  • 4篇松林
  • 4篇丘陵区
  • 4篇红壤丘陵
  • 4篇红壤丘陵区
  • 3篇蓄积
  • 3篇植被
  • 3篇气象
  • 3篇气象因子
  • 3篇群落

机构

  • 24篇中国科学院
  • 16篇南昌大学
  • 7篇南昌工程学院
  • 6篇北京林业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生...
  • 5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江西师范大学
  • 3篇江西省气象局
  • 2篇赤峰学院
  • 1篇北京农学院
  • 1篇多伦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马里兰大学

作者

  • 31篇刘琪璟
  • 12篇马泽清
  • 11篇涂洁
  • 8篇曾慧卿
  • 6篇李轩然
  • 4篇王辉民
  • 4篇胡理乐
  • 4篇简敏菲
  • 4篇蔡哲
  • 4篇徐雯佳
  • 3篇刘纪远
  • 3篇刘荣高
  • 3篇李燕燕
  • 3篇冯宗炜
  • 3篇曾珍英
  • 3篇刘迎春
  • 3篇廖迎春
  • 2篇林耀明
  • 2篇庄大方
  • 1篇万运帆

传媒

  • 4篇江西农业大学...
  • 4篇长江流域资源...
  • 4篇应用生态学报
  • 3篇生态学报
  • 3篇生态学杂志
  • 2篇植物生态学报
  • 2篇林业科学
  • 2篇地理学报
  • 2篇福建林业科技
  • 2篇浙江林学院学...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广西植物
  • 1篇中国农业气象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江西科学
  • 1篇中南林学院学...
  • 1篇江西林业科技
  • 1篇遥感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09
  • 13篇2008
  • 8篇2007
  • 6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红壤丘陵区林下灌木生物量估算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被引量:86
2007年
以中国科学院千烟洲生态试验站林下常见的16种物种作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单一物种以植冠面积(Ac)为变量的二次方程和以植冠投影体积(Vc)为变量的乘幂方程来估算物种生物量,以及16种物种的混合模型来估算其生物量,并将最佳生物量估算模型应用于不同森林内灌木层生物量的估计.不同森林的灌木层生物量组成存在较大差异.以物种单一模型计算的落叶阔叶林、次生林、人工针叶林灌木层的生物量分别为4773、3175和733kg.hm-2;以物种混合模型估算的结果略低于单一模型,分别为3946、2772和840kg.hm-2.混合模型在未能对所有物种建立单一模型的情况下估算灌木层生物量时,具有简便、实用性的特点.
曾慧卿刘琪璟冯宗炜马泽清胡理乐
关键词:灌木层生物量红壤丘陵区
南方丘陵人工林林下植物种间关系分析被引量:39
2005年
在2×2联列表的基础上,应用χ2检验和联结系数,检测南方丘陵人工林林下植物种间关系,以期分析南方丘陵人工林植被恢复程度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灌草两层联结程度达到显著的种对很少;灌木层极显著的有12种对,显著的有19种对,其余200种对联结程度不显著;草本层极显著和显著各有11种对,其余83种对联结程度不显著.按组间联系及种间的正负关联性,灌木层植物可分为2个种组:Ⅰ.四川红淡比、三叶赤楠、乌饭树、满树星、长托菝葜、格药柃;Ⅱ.大叶胡枝子、白马骨、牡荆.种组Ⅰ与种组Ⅱ之间许多种群间存在显著负关联.优势种往往在种间关系中起着关键作用.草本层优势种狗脊蕨、暗鳞鳞毛蕨、扇叶铁线蕨之间存在极显著正关联,且与多种群存在极显著或显著正关联;灌木层中2个种组均以优势种为联结核心.灌草层中正负关联的比例反映了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处在动态变化中.灌木层正负关联比例为125/106,草本层42/63.最后分析了种间联结方法的几个缺陷,并对该方法的使用提出建议.
胡理乐闫伯前刘琪璟朱教君
关键词:种间联结人工林
基于MODIS数据的中国陆面制图:方法软件和数据产品(英文)被引量:3
2007年
本文介绍一个自动处理MODIS1B数据并生产覆盖全中国陆面产品的软件系统。该算法改进了LAI(MOD15),土地覆被分类(MOD12),云检测(MOD35),陆面反射率(MOD09)和气溶胶(MOD04)产品。这些算法的输入数据都是本地获取的参数,能够有效降低其带来的不确定性。产生的部分新产品是NASA标准产品中没有的,包括森林火烧迹地和PAR。数据处理系统运行于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环境数据中心。
刘荣高刘纪远梁顺林陈镜明庄大方
关键词:MODIS数据处理系统
应用热扩散式探针法对南方红壤丘陵区湿地松人工林耗水量的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运用Granier热扩散式探针法对湿地松(Pinus elliottii)树干液流密度进行长期连续测定,并对其周围多个气象要素和土壤要素进行同步测定。湿地松生长旺季不同月份晴天液流密度日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但液流启动、到达峰值的时间以及开始升高、开始下降的时间间隔存在差异。样木解析结果表明,处于低龄期的湿地松,整个木质部都可看作边材,边材面积和胸径可用二次函数很好地拟合。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胸径湿地松树干液流密度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与胸径无紧密关系。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湿地松日累计液流量与边材面积呈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相关关系的判定系数达0.99。另外,单位边材面积日累计液流量与入选各气象因素的相关性显著,相关程度大小顺序为光合有效辐射>冠层相对湿度>冠层温度。结合边材面积-胸径回归方程和样木胸径调查资料,分别采用2种方法推算整个标准地的耗水量。经比较,2种方法所得结果差别不大,各自适用于一定的范围。
涂洁刘琪璟
关键词:树干液流湿地松
亚热带红壤丘陵区湿地松人工林固碳释氧效益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用标准样方法对19年生湿地松(Pinus elliottii)人工林碳素含量及碳贮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湿地松各器官的碳素含量在50.92±0.46%~54.38±0.26%之间波动,按碳含量高低排列为树叶>树枝>树干>树根>树皮,且各器官的碳素含量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不同林冠层枝、叶碳素含量存在差异,上层叶与下层叶的碳素含量较低,下层枝条碳素含量明显比上、中层枝条高。灌木层、草本层、凋落物层的碳素含量依次为45.16±0.4%、42.28±0.41%、40.88±0.31%,土壤层碳素含量平均为0.43±0.04%,且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明显递减。湿地松林生态系统碳贮量为121.94 t·hm^(-2),其中乔木层碳贮量为86.18 t·hm^(-2),占总量的70.67%,下木层和凋落物层碳贮量分别为0.6 t·hm^(-2)(0.49%)和8.86 t·hm^(-2)(7.27%)。林地土壤(0~60 cm)为26.3 t·hm^(-2),占总碳贮量的21.57%。乔木层年净固碳量为4.54 t·hm^(-2),年净释氧量为12.12 t·hm^(-2)。采用造林成本法计算得出试区湿地松林平均每年发挥的净固碳释氧效益达9 034元·hm^(-2)。
涂洁刘琪璟
关键词:固碳释氧生态环境效益湿地松人工林
千烟洲湿地松树干生长量解析简捷方法探讨被引量:2
2006年
树干生长量的调查是林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制定木材间伐方案的重要依据。针对目前传统材积调查方法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用枝条生长量解析树干生长量的方法。以千烟洲湿地松人工林特定林分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轮枝层枝条直径、节间长及材积的生长状况。通过对大量标准枝条生长量的测定,建立了枝条材积生长量与年龄及基径的回归预测模型。结合树干解析结果,得出了树干材积量与枝条材积量的相关关系方程。根据所得的回归模型,可以有效提高森林材积调查的工作效率,同时可以大大减少对树木的破坏。经一系列评价指标验证,回归模型可以满足精度要求。
涂洁刘琪璟
关键词:湿地松枝条树干
江西九连山常绿阔叶林群落区系特征分析被引量:14
2008年
采用群落生态学的方法对九连山常绿阔叶林的区系组成进行了分析。样地调查结果表明,群落内种类丰富,种子植物共有144科379属647种,其中裸子植物有6科8属9种,单子叶植物21科77属116种,双子叶植物117科294属522种。九连山常绿阔叶林群落的主要表征科为壳斗科、樟科、冬青科、蔷薇科、厚皮香科、山茶科、茜草科、桑科、大戟科等,且多为热带或亚热带科。从样地科的分布型统计看,热带、亚热带与温带成分属的比例为100∶62.8。从属的分布型统计看,有205属热带、亚热带地理分布类型;131属温带地理分布类型,35属世界广布类型和8属中国特有分布类型;热带、亚热带与温带成分的属比例为100∶63.9。九连山常绿阔叶林群落的标志种及其区系组成均较好地反映了本地区热带、亚热带区系成分的组合特征,对于九连山自然保护区天然常绿阔叶林的保护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简敏菲刘琪璟唐培荣梁跃龙
关键词: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分布区类型
湿地松林叶面积指数测算被引量:28
2006年
对湿地松(Pinus elliotii)当年生和多年生两针一束、三针一束叶片的长度、宽度、厚度和重量分别进行量测,据此探讨不同类型叶片的叶形和比叶面积差异,并结合样地调查数据对中科院千烟洲试验站湿地松人工林的叶面积指数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湿地松三针一束叶片合拢后横切面基本呈圆形,当年生叶和多年生叶的平均直径分别为1.688mm和1.706mm;两针一束叶片合拢后从统计学上讲横切面不是圆形,而是椭圆形,叶片厚度方向直径大于宽度方向(当年生叶厚度和宽度方向直径分别为1.580ram和1.422mm,多年生叶分别为1.568mm和1.410mm),但如果把厚度和宽度方向直径的平均值近似成圆柱体直径计算时误差在3%以内;如果只用厚度或宽度方向直径代表平均直径计算结果会有2%。10%的误差;当年生叶和多年生叶、两针一束叶和三针一束叶之间比叶面积差别很大,计算的三种比叶面积(投影比叶面积、圆柱面比叶面积和比表面积)中,当年生叶的比叶面积明显大于多年生叶,三针一束叶片的投影比叶面积和比表面积都大于两针一束叶片,但圆柱面比叶面积恰好相反。湿地松林的叶面积指数若按投影叶面积算为3.61,按圆柱面的外表面算为5.12,按总表面积的一半算为4.52,比利用冠层分析仪测量的结果略大。
李轩然刘琪璟蔡哲马泽清
关键词:叶形比叶面积叶面积指数湿地松
退化红壤区湿地松恢复林潜在耗水量预测及造林密度选择被引量:1
2011年
基于植被重建的生态恢复作为退化红壤治理的重要技术在南方得到了广泛应用。采用热扩散探针法(TDP)对以千烟洲为代表的南方退化红壤区湿地松树干液流与气象因子进行同步观测,建立湿地松潜在耗水量模型,并对目前湿地松的造林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湿地松边材面积与胸径、树龄的相关关系分别可用二次函数和幂函数很好地拟合。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潜在液流通量模型,潜在液流通量与冠层温度、冠层相对湿度、光合有效辐射相关性均显著。基于边材面积和潜在液流通量的潜在耗水量模型不仅可以预测林分耗水动态规律,还可以插补液流观测过程中的非正常值和缺失值。就林分耗水量方面而言,目前研究区湿地松林造林密度是比较合理的。
涂洁
关键词:退化红壤湿地松造林密度
江西退化红壤区马尾松液流特征及其对气象因子的响应被引量:3
2013年
运用Granier热扩散法对马尾松树干液流速率及气象因子进行长期连续测定,探讨马尾松水分生理生态特征及其对气象因子变化的响应,为马尾松林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结论如下:(1)不同胸径大小马尾松树干液流昼夜节律呈基本一致的单峰型变化,但液流启动和开始下降的时间存在差异;(2)不同月份晴天马尾松树干液流昼夜节律存在差异,4、9、10月呈单峰型变化,5-8月则呈宽峰型变化.5-9月液流启动时间比4、10月提早1~2h,迅速上升达到峰值后保持较大液流速率至少5h以上.平均液流速率关系依次为:7月(0.002 182) >6月(0.001 937) >8月(0.001 895) >9月(0.001 561) >5月(0.001 367) >4月(0.001 206)> 10月(0.001 123).雨天马尾松树干液流明显低于同时期晴天液流水平,但树干液流昼夜节律由于降雨时段和降雨强度不同存在差异;(3)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液流速率与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与空气温度、平均净辐射和风速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程度顺序为:平均净辐射(0.823**)>相对湿度(-0.744**)>空气温度(0.683**)>风速(0.411**).建立液流速率与上述气象因子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回归方程和回归系数的相关性检验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涂洁廖迎春王辉民李燕燕
关键词:马尾松树干液流气象因子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