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05003980)
- 作品数:6 被引量:44H指数:4
- 相关作者:宋建军刘纪显林翔吕江林张宗益更多>>
- 相关机构:广东商学院江西财经大学重庆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基于蒙特卡罗模拟法的可转换债券VaR测度被引量:3
- 2008年
- 可转换债券是兼具债权和期权的复合衍生金融工具,其价值包括普通债券价值和转股期权价值。由于目前我国的利率未市场化,纯粹债券价值保持稳定,可转换债券价值的波动仅取决于期权价值的波动,而短期内期权价格的变动主要受股票价格的影响。文章首先采用一般的蒙特卡罗模拟法计算出可转债对应股票的VaR,然后与基于t分布和TARCH(1,1)-M模型的蒙特卡罗模拟法相比较,发现后者的股票VaR模型是合理的;最后根据金融随机过程,计算出转股期权的VaR,进而推算出可转换债券的VaR。
- 邱子源刘纪显
- 关键词:蒙特卡罗模拟T分布VAR可转换债券
- 人民币名义升值是否“人民币升值”被引量:4
- 2008年
- 以开放的宏观经济为框架,以厂商利润最大化为微观经济基础,本文提出并构建了两国货币政策的粘性均衡汇率效应模型。应用此模型,本文对1992-2000年人民币汇率进行了定价,对2001年的定价进行了预测。本文提出并建立了基于定价汇率的本币升值新度量。以此为基础,本文度量了1993~2000年人民币汇率升贬值过程,并预测了2001年人民币升贬值度量。本文对人民币粘性均衡定价汇率及基于这一定价汇率的人民币升贬值度量进行了弹性分析。最后,本文获得了名义汇率升值并不意味着汇率升值等重要结论。
- 刘纪显吕江林
- 关键词:汇率通货膨胀人民币升值
- 货币政策的粘性均衡汇率效应模型及人民币汇率定价的弹性分析被引量:4
- 2006年
- 本文以开放的宏观经济为框架、以厂商利润最大化为微观经济基础、以严格的数学推导为逻辑纽带、以粘性价格为理论依据、以购买力平价的微分冲击形式为理论基础,提出并构建了两国货币政策的粘性均衡汇率效应模型。应用模型,本文对1992~2002年的人民币粘性均衡汇率进行了定价,并对2003年的定价进行了预测。以定价汇率及其预测为标准,对1992~2003年的人民币汇率偏离与经常性项目的关系,进行了弹性分析。根据模型与实证分析,获得了一些重要结论。
- 刘纪显张宗益
- 关键词:汇率通货膨胀粘性价格
- 人民币生成储备货币的政策选择被引量:5
- 2007年
- 本文认为一个小国的货币生成国际储备货币只有三个必要条件,而一个大国的货币生成储备货币还须附加一个条件。根据这些生成条件和我国的现实情况,人民币生成储备货币的政策选择应该是先升值,然后实行由市场定价的浮动汇率;先让人民币生成储备货币,再实现完全自由兑换。
- 宋建军
-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国际储备货币
- 日元国际储备地位变迁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被引量:15
- 2008年
- 20世纪70年代,日元曾迅速赶上英镑,成为世界第三大储备货币,而21世纪初日元的储备地位却被英镑悄然越过;尽管日本的GDP长期高于德国,但日元在国际储备中的比例一直低于马克。数据分析表明,日元和英镑的储备地位相对变化源于币值的变动;而日元和马克储备地位差别源于商品与劳务进口总额的差别。中国相应参数的比较暗示:人民币有可能在实现自由兑换之前成为世界第三储备货币。
- 宋建军
-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国际储备货币自由兑换
- 关于日元国际地位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5
- 2009年
- 早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便开始了其日元的国际化进程。但是经过30多年的努力,日元却早早地退出了国际货币的第一阵容。实证结果表明,在日元的国际化进程中,日元国际地位的变化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日本的对外贸易规模、对外贸易结构、日元的稳定性、美元的粘滞作用以及日本国内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等,但归根结底还是取决于日本本国国内的经济和金融基础。在当今美元霸权主导的国际货币格局下,日本在其国内经济和金融基础尚不够坚实的条件下,企图依靠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张来直接实现日元国际化的下场注定是可悲的。分析日元国际地位的影响因素对人民币的国际化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 宋建军林翔
- 关键词:国际货币对外贸易美元霸权主成分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