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省科技攻关计划(02676115)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梁锐英吴文慧王琳李炎张彬更多>>
相关机构:华北煤炭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电图
  • 2篇咀嚼
  • 2篇咀嚼肌
  • 2篇肌电
  • 2篇肌电图
  • 2篇嚼肌
  • 1篇咬合
  • 1篇咬合重建
  • 1篇咬合重建修复
  • 1篇太极扣
  • 1篇太极扣附着体
  • 1篇套筒冠
  • 1篇附着体

机构

  • 3篇华北煤炭医学...

作者

  • 3篇吴文慧
  • 3篇梁锐英
  • 1篇白宇宏
  • 1篇彭伟
  • 1篇徐艳丽
  • 1篇王琳
  • 1篇张彬
  • 1篇李炎

传媒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双侧游离缺失修复前后咀嚼肌表面肌电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通过测定咀嚼肌肌电变化分析双侧游离缺失修复前后戴用时间与咀嚼功能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来我门诊就诊的双侧末端游离牙列缺损患者50例,义齿修复前后2周、1、2和3个月对患者咀嚼肌进行肌电分析,记录颞肌前束和咬肌的表面峰值电位,计算咀嚼肌总体不对称指数、咬肌不对称指数、颞肌前束不对称指数和肌功能储备指数,并将修复前后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修复后1个月患者的咬肌不对称指数较修复前增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修复后1,3,6个月,咀嚼肌活动总体不对称指数、颞肌前束不对称指数与修复前比较均减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咀嚼肌功能储备指数修复后1周明显减小。结论双侧游离牙列缺失患者在附着体义齿修复后,咀嚼肌活动对称性和功能储备可以得到明显改善,但患者对新义齿的适应需要2个月左右的过程。
梁锐英吴文慧
关键词:咀嚼肌肌电图
套筒冠咬合重建修复前后咀嚼肌表面肌电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双侧游离缺失伴垂直距离降低的患者咬合重建修复过程中,咀嚼肌肌电图的变化。方法对15例双侧游离缺失垂直距离降低的患者先用塑料合垫式可摘局部义齿过渡修复并恢复垂直距离,患者适应后再按此高度进行套筒冠义齿修复。对比修复前、过渡修复后2周、1月、永久修复后2周、1月及3月后双侧颞肌前束、咬肌的表面峰值电位,计算咀嚼肌总体不对称指数、咬肌不对称指数、颞肌前束不对称指数。结果过渡修复后2周,与修复前无明显区别,咀嚼肌峰值电位减小,咬肌不对称指数变化不明显,过渡修复后1月咀嚼效率和咀嚼肌峰值电位明显增加(P<0.05)。永久修复后咀嚼效率逐渐增加,咀嚼肌活动总体不对称指数与修复前有显著性差异,修复后2周咀嚼肌活动总体不对称指数与过渡修复后1个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双侧游离缺失垂直距离降低患者需过渡修复1个月,套筒冠义齿永久修复2周后患者基本可以适应新义齿。
梁锐英吴文慧王琳
关键词:肌电图套筒冠咬合重建
太极扣附着体在游离缺失修复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索太极扣附着体修复游离缺失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太极扣附着体作为固位体,为30例单侧或双侧牙列末端游离缺失伴缺牙区间隙不足的患者制作太极扣附着体义齿。随访12-24个月,对义齿使用效果和基牙、牙槽嵴情况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所有患者对义齿固位力、咀嚼功能、美观、舒适性均感到满意,1例患者有末端基牙牙槽骨少量吸收。结论太极扣附着体适用于基牙稳固、缺牙区间隙≥3 mm的末端游离缺损的患者,并能获得较理想的修复效果。
吴文慧梁锐英张彬白宇宏彭伟李炎徐艳丽
关键词:太极扣附着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