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kzcx2-yw-201)

作品数:7 被引量:110H指数:6
相关作者:齐义泉程旭华毛庆文苏奋振孙晓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河海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水利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篇地理信息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 1篇东中国海
  • 1篇信息系统
  • 1篇沿岸
  • 1篇遥感
  • 1篇中尺度
  • 1篇中尺度涡
  • 1篇中国海
  • 1篇上升流
  • 1篇深水区
  • 1篇时空变化分析
  • 1篇台风
  • 1篇气温
  • 1篇群岛
  • 1篇珠江口
  • 1篇卫星
  • 1篇闽浙沿岸
  • 1篇南海台风

机构

  • 7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河海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6篇齐义泉
  • 2篇程旭华
  • 2篇毛庆文
  • 1篇周成虎
  • 1篇刘辉
  • 1篇王静
  • 1篇薛振山
  • 1篇华祖林
  • 1篇张志旭
  • 1篇孙晓宇
  • 1篇葛黎丽
  • 1篇严幼芳
  • 1篇苏奋振
  • 1篇江丽芳
  • 1篇尹毅
  • 1篇经志友

传媒

  • 2篇海洋科学进展
  • 1篇资源科学
  • 1篇河海大学学报...
  • 1篇海洋通报
  • 1篇海洋学研究
  • 1篇中国海上油气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南海深水区风、浪、流多年一遇重现期极值的推算被引量:15
2009年
在充分利用海洋观测和卫星遥感资料的基础上,基于利用数值模拟和资料同化技术构建的南海30年(1976—2005)风、浪、流网格化数据,采用Weibull三参数极值统计模型,推算了南海深水区4个具有一定代表意义区域的风、浪、流多年一遇重现期极值,可为南海深水区油气开发工程的设计和管理提供参考。
葛黎丽屈衍张志旭严幼芳齐义泉
关键词:深水区
闽浙沿岸上升流及其季节变化的数值研究被引量:18
2007年
采用三维斜压非线性数值模式ECOMSED,同时考虑地形、边界流(台湾暖流、黑潮和长江冲淡水)、热通量及QuikSCAT风场等动力因子,对闽浙沿岸上升流及其季节变化进行了数值研究.结果表明,闽浙沿岸一年四季均有上升流存在,且上升流中心及上升流强度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其中,浙江沿岸舟山群岛和渔山列岛附近、福建沿岸海坛岛和马祖列岛附近四季均存在较强的上升流中心,上升流强度季节变化特征是"冬弱夏强".冬季上升流强度为10-3cm/s量级,沿岸平均上升流速约为0.3×10-3cm/s;夏季最大上升流速可达0.8×10-2cm/s,沿岸平均上升流速约为0.4×10-2cm/s.
经志友齐义泉华祖林
关键词:东中国海闽浙沿岸上升流
基于卫星高度计观测的全球中尺度涡的分布和传播特征被引量:36
2008年
利用将近12 a的融合高度计资料获得了全球海洋中尺度涡的空间分布和传播特征。结果表明,中尺度涡在副热带海域呈明显的带状分布,反气旋涡和气旋涡的数目相当,但在某些海域它们的数目有很大不同;在40°S^60°N间,大多数涡的运动方向向西,然而在40°~60°S间约有70%的涡向东传播;对于西向传播的涡而言,纬向平均速度随纬度有明显的变化,在赤道附近的西向传播速度为13 cm/s,而在高纬度递减到不足1 cm/s,中尺度涡的传播表现出类似于Rossby波的传播特征。
程旭华齐义泉
关键词:中尺度涡高度计
东、黄海SST与850hPa气温季节变化关系的SVD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利用1998~2004年的热带降雨测量卫星的卫星遥感海表面温度(SST)数据以及美国NO-AA/NCEP再分析产品的850 hPa气温数据,采用EOF分析方法,分析了850 hPa气温的季节内变化特征,运用奇异值分解(SVD)分析方法对东、黄海SST与850 hPa气温季节内变化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对850 hPa气温季节内变化的EOF分析结果表明,EOF分析获得的前4个模态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6.51%,其中EOF的第一模态的方差贡献率占44.49%,其空间模态呈现出明显的东南海域为正值、西北海域为负值的反相分布特征,这一模态的显著变化周期为6.6周(约46 d)和2.8周(约19 d)。SVD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对模态的协方差解释率为83.6%,基本上能体现出SST温度场与850 hPa气温场季节变化的特征,其空间分布型表明,东海北部以及黄海近岸等海区SST季节变化与30°N以南的东海海区850 hPa气温的季节振荡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SVD第一对模态空间分布型时间系数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0.29。
曾广恩齐义泉陈秀珠
关键词:季节内变化
基于GIS的南海台风风浪预报系统被引量:6
2008年
探索了以组件式GIS为平台集成风场与海浪数值模型的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实现过程,成功构建了南海台风风浪预报系统。该系统实现了数值模型计算所有阶段,即模型前处理、模型计算、模型后处理以及模型计算结果与GIS的无缝集成,大大提高了模型应用的可操作性和决策效率。经半年以上时间的使用,取得了良好的运行效果。
尹毅王静毛庆文齐义泉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GIS)VISUALFORTRANCOM
南沙群岛海域混合层深度季节变化特征被引量:10
2007年
基于南沙群岛海域综合科学考察11个航次的实测资料,研究了南沙群岛海域的混合层深度季节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南沙群岛海域混合层深度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并且与季风和海表热通量的变化密切相关。春季,风速较小且风向不稳定,海面得到的净热通量全年最大,上层水体层结稳定,混合层深度较小;夏季,南海西南季风盛行,上层为反气旋式环流,海面得到的净热通量减少,混合层呈加深的趋势;秋季,海面净热通量继续减少,混合层深度达到最大值;冬季,东北季风驱动下形成的上层气旋式环流引起深层冷水的上升,限制了混合层的加深。
刘辉江丽芳齐义泉毛庆文程旭华
关键词:南沙群岛海域混合层深度
基于RS与GIS的珠江口养殖用地时空变化分析被引量:24
2010年
珠江口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养殖基地,近20年来养殖业在数量和空间分布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利用遥感(RS)及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能够有效监测珠江口海岸带地区水产养殖场的变化。本文应用1990年、2000年、2005年和2008年4个时相的遥感数据,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综合光谱、空间关系和形状特征信息进行了养殖用地的提取。结果表明1990年-2000年珠江口沿岸地区养殖用地面积有较大增长。2000年-2005年该地区养殖用地变化强度减弱。2005年-2008年西岸养殖用地仍然保持增长,而东岸却大幅减少。对养殖用地重心的迁移距离和迁移方向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0年-2008年珠江口东西岸养殖用地均呈向西北方向迁移的模式。研究期内增加的养殖用地主要来源于滩涂围垦和农业用地,而减少的养殖用地主要转化为城镇用地。该研究客观、准确的反演了海岸带养殖用地的动态变化过程,对海岸带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孙晓宇苏奋振周成虎薛振山
关键词:遥感珠江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