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02904)

作品数:6 被引量:65H指数:4
相关作者:王宏洁司南边宝林赵海誉杨健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首都医科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解毒
  • 3篇解毒汤
  • 3篇黄连
  • 3篇黄连解毒
  • 3篇黄连解毒汤
  • 2篇代谢
  • 2篇炎症
  • 2篇脂质
  • 2篇阿尔茨海默病
  • 1篇代谢产物
  • 1篇炎症因子
  • 1篇药代
  • 1篇药代动力学
  • 1篇脂质代谢
  • 1篇入血成分
  • 1篇生物标志
  • 1篇生物标志物
  • 1篇实热
  • 1篇实热证
  • 1篇鼠血浆

机构

  • 6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6篇杨健
  • 6篇赵海誉
  • 6篇边宝林
  • 6篇司南
  • 6篇王宏洁
  • 1篇贺晶
  • 1篇宋建芳
  • 1篇周严严
  • 1篇李艳
  • 1篇杨阳

传媒

  • 2篇药学学报
  • 2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Journa...

年份

  • 3篇2018
  • 2篇2014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four different polarity fractions from Huang-Lian-Jie-Du-Decoction by HPLC-DAD-ESI-MS/MS and their related neuroprotective effects被引量:4
2013年
Huang-Lian-Jie-Du-Decoction (HLJDD) has been widely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Alzheimer's disease (AD) in clinic. Howev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ts chemical profile and neuroprotective bioactivity was not clearly clarified yet. In present study, the water extract of HLJDD and subsequent three polarity fractions divided by different reagents were investigated. A total of 17 chromatographic peaks were confirmed by comparison with standards and their UV, MS spectra. Among them, 11 major compounds were determined by HPLC-DAD method with good linear regression relationship (r2, 0.9994-0.9999), precisions (inter-day precision RSD, 0.79%-1.07%; intra-day precision RSD, 1.59%-2.10%), repeatability (RSD, 1.66%-3.67%), stability (RSD, 1.26%-4.77%) and recovery (95.24%-105.41%, RSD, 0.29%-2.69%). Furthermore, PC12 cells and primary neurons cells were used for the neuroprotective effective assessment of aforementioned four samples from HLJDD. 3"he total aqueous extract and n-butanol extract of HLJDD presented more significant effects than the other two parts. According to their quality and quantity determination results, iridoids and alkaloids have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neuroprotective effectiveness of HLJDD.
杨阳赵海誉王宏洁宋建芳杨健司南边宝林
黄连解毒汤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综合阐述近年来黄连解毒汤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方法]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β淀粉样蛋白沉淀而形成的老年斑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是其主要的病理特征。近年来,关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机制研究较为深入并形成多种假说。这篇综述总结近几年的相关文献,试图从临床,抗炎、抗氧化、调节脂质代谢和改善肠道微环境等5个方面探讨黄连解毒汤治疗AD的作用机制。[结果]黄连解毒汤能够从改善体内炎症和氧化应激状态,调节脂质代谢和肠道微环境等方面发挥其治疗AD的作用。[结论]黄连解毒汤对AD的治疗机制具有多环节干预、整体改善、使内源性物质达到新的平衡等特点。
顾欣如王宏洁杨健司南赵海誉方思月边宝林
关键词:黄连解毒汤阿尔茨海默病抗炎抗氧化脂质代谢
黄连解毒汤在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及对脑内炎症微环境改善的研究被引量:27
2018年
研究黄连解毒汤(HLJDD)中有效成分(生物碱类、环烯醚萜类和黄酮类)在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过程,并探讨黄连解毒汤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性。实验分为正常组(n=6),假手术组(n=4)和模型组(n=12)。假手术组大鼠连续45 d皮下注射D-半乳糖(50 mg·kg^-1)造成亚急性衰老模型,模型组大鼠在注射D-半乳糖的基础上,基底核注射Aβ25-35(4.0 g·L^-1)和鹅膏蕈氨酸(2.0 g·L^-1)。模型组大鼠分为黄连解毒汤单次给药组(n=6)和黄连解毒汤连续给药1周组(n=6)。采用LC-QQQ-MS方法测定不同时间点生物碱类、环烯醚萜类和黄酮类成分的血药浓度。并利用Bio-Plex多因子检测技术检测大鼠脑脊液中7个炎症因子(MIP-2,IL-1β,IL-2,IL-8,IL-10,IL-13,TNF-α)的水平。环烯醚萜类成分在AD模型大鼠体内吸收和消除较快,生物利用度高。原小檗碱型生物碱在血浆中含量较低,其AUC(药时曲线下面积)在给药1周组大鼠中高于单次给药组。黄酮类成分在大鼠体内的药时曲线出现了明显的双峰现象。黄连解毒汤给药后,AD模型大鼠脑脊液中的炎症因子表现出回调趋势,其中IL-1β/IL-10(P〈0.05)出现显著性差异。基本阐述了环烯醚萜类,生物碱类和黄酮类成分(共41个化合物)在AD模型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黄连解毒汤能够通过调节炎症因子的水平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中枢炎症状态。
顾欣如方思月任维王宏洁杨健司南边宝林赵海誉
关键词:黄连解毒汤阿尔茨海默病药代动力学炎症因子
LPS诱导斑马鱼炎症实热模型构建及脂质生物标志物筛选研究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基于脂质组学技术,探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实热炎症对斑马鱼体内脂质代谢的影响,并筛选出与炎症相关的差异脂质标志物。[方法]采用荧光标记转基因中性粒细胞斑马鱼,结合活体成像系统实时监测中性粒细胞炎症迁移过程,计算斑马鱼炎症部位中性粒细胞的个数。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 exactive-mass spectrometry,UPLC-QE-MS)技术进行脂质组学检测,根据多元统计分析比较模型组与正常组斑马鱼的代谢谱图,寻找潜在生物标志物。[结果]模型组斑马鱼炎症部位中性粒细胞个数(18个)与正常对照组(2个)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显示LPS诱发转基因中性粒细胞荧光斑马鱼炎症模型建立成功。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的代谢谱图存在明显差异,并根据精确分子量及质谱碎片初步共筛选鉴定出28个差异代谢物,包括16个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 PC)、7个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ethanolamines, PE)、2个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 PS)、1个磷脂酸(phosphatidic acid, PA)、1个磷脂酰肌醇(phosphatidylinositol, PI)、1个鞘磷脂(sphingomyelin, SM)。[结论]卵黄囊显微注射LPS能够诱导斑马鱼产生感染性炎症,差异脂质代谢物以PC和PE为主,说明LPS诱导炎症的相关机制及相关的实热症状与PC和PE的代谢有关,可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防奠定基础。
周俊怡周严严边宝林王宏洁司南杨健赵海誉
关键词:炎症实热证斑马鱼生物标志物
LC-FT-ICR-MS方法鉴定黄连解毒汤在大鼠血浆中的原形及代谢产物研究被引量:17
2014年
为深入研究黄连解毒汤体内发挥疗效的效应物质基础,本文采用正负离子扫描模式下的LC-FT-ICR-MS方法,通过与黄连解毒汤提取物和混合对照品的保留时间和高分辨质谱信号比较分析,发现并确证了给予黄连解毒汤后大鼠血浆中主要的38个入血成分,包括22个原形成分和16个代谢产物。在原型成分中,16个原型化合物通过与对照品比对得到了准确鉴定;在代谢产物中,除M11为一相代谢产物外,黄连解毒汤主要成分在大鼠体内多以二相代谢产物形式存在,包括葡糖醛酸和硫酸化产物。该研究通过对黄连解毒汤入血成分的分析,基本阐明了黄连解毒汤体内发挥药效的可能作用物质基础,为进一步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提供了依据。
左冉王宏洁司南赵海誉杨健边宝林
关键词:入血成分代谢产物
应用UPLC-Orbitrap质谱分析鸡屎藤次苷甲酯在4个种属肝微粒体中代谢差异性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鸡屎藤次苷甲酯是中药栀子中含量较高的环稀醚萜类成分之一,目前对其在肝微粒中的代谢研究较少。为更好的阐明鸡屎藤次苷甲酯在不同种属肝微粒体中的代谢差异,本研究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高分辨静电场轨道阱质谱技术(UPLC-Oribitrap MS/MS),结合鸡屎藤次苷甲酯的电喷雾电离源质谱裂解规律,快速鉴定并比较了鸡屎藤次苷甲酯在大鼠、比格犬、恒河猴和人4种肝微粒体中的代谢产物及主要代谢产物的生成比例差异。通过代谢产物的一级及二级碎片的精确分子量信息,共鉴定出5个代谢产物。结果显示,鸡屎藤次苷甲酯在肝微粒体中的主要代谢途径为水解、氧化和还原反应,且种属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该研究为进一步阐明环稀醚萜类成分的体内代谢途径提供了研究基础。
李艳王宏洁贺晶司南杨健赵海誉边宝林
关键词:肝微粒体环烯醚萜类化合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