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1PY012)

作品数:10 被引量:352H指数:7
相关作者:田北海雷华耿宇瀚李春芳王彩云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农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经济管理
  • 5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7篇农民
  • 5篇养老
  • 5篇农民工
  • 5篇民工
  • 4篇保险
  • 3篇养老保险
  • 3篇社会养老
  • 3篇农村
  • 2篇人力资本
  • 2篇社会
  • 2篇社会交往
  • 2篇社会养老保险
  • 2篇实证
  • 2篇市民
  • 2篇资本
  • 2篇老年人
  • 2篇家庭养老
  • 2篇交往
  • 1篇待遇
  • 1篇新型农村社会

机构

  • 10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10篇田北海
  • 3篇雷华
  • 2篇耿宇瀚
  • 2篇李春芳
  • 1篇王彩云
  • 1篇丁镇
  • 1篇徐燕
  • 1篇佘洪毅
  • 1篇钟涨宝

传媒

  • 4篇学习与实践
  • 3篇中国农村观察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甘肃行政学院...

年份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活境遇与养老意愿——农村老年人家庭养老偏好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被引量:73
2012年
本文基于对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横店街和咸宁市崇阳县青山镇农村老年人的问卷调查,实证分析了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意愿及其生活境遇对其家庭养老偏好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意愿虽然呈现出多元化特征,但他们中的多数人仍然具有家庭养老偏好。生活境遇对其家庭养老偏好影响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反映个体客观状态与特征的年龄和个人年收入水平、反映经济支持境遇的生活开支的主要来源、反映生活照料境遇的是否与子女居住在一起以及反映情感慰藉境遇的心情烦恼时家人的反应,都对农村老年人家庭养老偏好有显著影响。具体而言,年龄越大、个人年收入水平越低的农村老年人,越可能有家庭养老偏好;生活开支的主要来源为子女供养、与子女居住在一起和心情烦恼时能得到家人关心与安慰的农村老年人,更可能有家庭养老偏好。因此,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意愿并不完全是一种"经济理性",而是一种嵌入生活境遇中的"情境理性"。
田北海雷华钟涨宝
关键词:农村老年人生活境遇养老意愿
供需均衡视角下的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基于对鄂、皖、桂、浙、鲁、冀、黔7省(区)的调查被引量:5
2013年
基于在鄂、皖、桂、浙、鲁、冀、黔7个省(区)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调查,从供需均衡视角出发分析了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供给与需求的契合度问题。研究发现,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3个方面存在供需失衡,即:个人缴费负担偏重,筹资责任分担不尽合理;一次性缴费的规定与失地农民的较长缴费年限期望存在较大出入;待遇水平偏低,不能满足失地农民多层次的需求。为促进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供需均衡,建议拓宽筹资渠道,明确各方筹资责任;充分照顾失地农民的多层次需求,改进筹资模式,提高待遇水平;提高失地农民收入,增强其缴费能力;引导失地农民形成合理的养老观,提升其制度认知水平。
田北海李春芳
关键词: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筹资模式
生活场域与情境体验:农民工与市民社会交往的影响机制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本文基于对湖北省农民工的问卷调查,参照布劳和戈夫曼的社会交往理论,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从生活场域和情境体验两个方面探讨了农民工与市民社会交往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第一,在职业生活场域,农民工与市民的社会交往受到行业属性与受雇状态的影响。商业服务业农民工与市民的社会交往水平高于建筑装饰业农民;自雇型农民工与市民的社会交往水平高于受雇型农民工。第二,在闲暇生活场域,农民工与市民的社会交往受到居所类型和居住区域的影响。以居住在集体工棚或宿舍为参照,居住在单人宿舍或套房的农民工与市民社会交往的水平更高;以居住在商品房小区为参照,居住在单位小区、城中村的农民工与市民的社会交往水平更低。第三,农民工与市民的社会交往受到交往情境体验的影响,农民工与市民的关系融洽度越高,其社会交往水平越高。基于上述结论,本文从建筑装饰业农民工社会交往的去内卷化、农民工城市境遇的市民化、农民工生活空间的"去边缘化"和农民工与市民联系的亲密化四个方面,提出了促进农民工社会交往与城市融入的对策建议。
田北海耿宇瀚
关键词:农民工市民社会交往情境体验
制度安排与行动逻辑:农民工养老保险参与现状的实证研究--以湖北籍农民工的调查为例被引量:19
2011年
论文基于"结构与行动互构论"的研究取向,以课题组对11个区、县262位湖北籍农民工的实证调查为基础,对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制度安排与参与现状进行了描述分析,并从结构性制约因素、能动性因素和感性因素三个方面剖析了农民工参保的行动逻辑。研究发现:农民工养老保险既存在制度缺失,也存在制度文本与制度实践脱节的问题;农民工养老保险参与现状滞后于农民工养老保险参与意愿。作为结构性制约因素,完善的城市用工环境对农民工参保有积极影响,农民工与农村尤其是土地的强关联制约其参保意愿与行为;作为能动性因素,农民工较强的自致性人力资本有助于其实现养老保障权益;作为感性因素,农民工的"注意力焦点"——农民工对其农民户籍身份的过度关注,制约着其养老保障权益的实现。在养老保险实践中,农民工是一个既受到结构情境制约,又能根据结构情境作出能动选择的有限理性行动主体。
田北海徐燕
关键词:农民工养老保险行为逻辑
农民参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意愿研究被引量:23
2011年
论文基于2010年在鲁、冀、皖、黔四省的调查数据,对农民参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意愿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大部分农民愿意参与新农保,参保意愿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和地区差异,与参保行为的契合度较低,现行的新农保制度与农民理想的农保模式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农民的参保意愿受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制度认知、未来预期的综合影响,收入主要源于务农、劳动能力低、子女定期给钱用、子女未读过大学、认知程度较高、未来预期乐观的农民参保意愿更强。最后笔者从关注低收入群体、加强新农保宣传等方面提出了完善新农保制度的对策建议。
田北海丁镇
关键词:农民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意愿
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制度困境及其优化路径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面临着理念困境、文本缺陷与运行困境等三大困境。其中,理念困境在于救助主体施恩观念尚存,责任意识有待提升;救助对象公民权利意识薄弱,诚信观念淡薄;社会公众对贫困原因认识不清,歧视、排斥现象明显。文本缺陷在于规范缺失、执行程序失范、监督乏力以及自控机制缺位。运行困境在于筹资难、低保对象甄选难、家庭收入核算难、低保标准确定难与动态管理难共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三个方面提出了优化农村低保制度的相关建议。
田北海李春芳
关键词: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孰重孰轻:对农民工职业流动影响因素的再探讨——基于地位结构观与网络结构观的综合视角被引量:34
2013年
针对现有研究在农民工职业地位获得方面存在的分歧和尚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湖北省四个城市的农民工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地位结构观与网络结构观,考察农民工"在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向上流动"和"向外部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情况,并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两个角度,分析影响农民工职业流动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农民工在内部劳动力市场向上流动的机会有限;在外部劳动力市场虽然流动频繁,但是向上流动较少。在人力资本方面,专业资格证书明显有助于农民工在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向上流动,而受教育水平对农民工向外部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有积极作用;在社会资本方面,无论是强关系还是弱关系,都不仅没有促进农民工向外部劳动力市场流动,而且显著地制约了农民工在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向上流动。
田北海雷华佘洪毅刘定学
关键词:农民工人力资本社会资本
农民工与市民的社会交往及其对农民工心理融入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5
2013年
论文基于对湖北省进城农民工的问卷调查,以社会交换理论和群际接触理论为支撑,运用因子分析法将农民工与市民的社会交往降维为工具型职业交往、情感型职业交往、互惠型生活交往、礼节型生活交往、关照型生活交往和亲密型生活交往六种类型,运用频次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等方法分析了农民工与市民社会交往现状及其对农民工心理融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民工与市民的社会交往总体水平偏低,二者的职业交往多于生活交往,工具型职业交往多于情感型职业交往,礼节型、互惠型生活交往多于亲密型、关照型生活交往;农民工与市民的社会交往对其心理融入有微弱的促进作用,其中,工具型职业交往、礼节型生活交往和亲密型生活交往对农民工心理融入的影响较为显著。上述结果表明,当前,农民工与市民的社会交往主要源自工具性因素和外在吸引;由于农民工与市民主要限于浅层次社会交往,其群际接触的积极效应尚未充分显示出来。为此,需要加快打破城乡二元社会体制壁垒,加强舆论引导,促进农民工社区参与和社区合作,加强农民工资本建设,以促进农民工与市民的社会交往及农民工心理融入。
田北海耿宇瀚
关键词:农民工市民社会交往
城乡老年人社会养老服务需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对家庭养老替代机制的分析被引量:170
2014年
社会养老服务是家庭养老日渐式微的产物,社会养老服务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养老的可替代性。本文基于嵌入性分析视角,阐释了家庭养老的替代机制,分析了城乡老年人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老年人社会养老服务需求的总体水平较低,医疗护理和精神慰藉服务需求水平相对较高;身体机能是社会养老服务需求的硬约束条件,身体机能越差,老年人社会养老服务需求水平越高;社会养老服务需求嵌入家庭结构情境之中,家庭人口数或上过大学的家庭成员越多、代际数或儿子数越少,老年人社会养老服务需求水平越高,配偶健在的老年人社会养老服务需求水平相对较低;基于当前养老方式的自我强化效应,在机构养老的老年人有更高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水平。对于身体机能较差的高龄老年人而言,其社会养老服务需求是一种刚性的现实性需求。为此,强化居家养老的核心地位,以身体机能较差的高龄、鳏居老人为重点对象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应成为当务之急。
田北海王彩云
关键词:老年人家庭养老嵌入性
人力资本、权利意识、维权行动与福利获得——农民工社会保险待遇的雇主供给机制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以湖北省城市农民工的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从雇主视角出发,并根据社会理性人假设和社会民主论观点,分析了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权利意识和维权行动对其社会保险福利供给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因素中,专业资格证书对农民工社会保险福利的获得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文化程度、是否接受职业培训影响不显著。权利意识和维权行动因素中,知道雇主有义务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要求雇主为其缴纳社会保险的农民工更可能获得社会保险福利。农民工社会保险权益的改善有赖于农民工人力资本的提升及其维权意识与维权能力的增强。
田北海雷华
关键词:农民工社会保险待遇人力资本权利意识维权行动
共1页<1>
聚类工具0